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巴黎文学地图
QQ咨询:
有路璐璐:

巴黎文学地图

  • 作者:BY工作室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55143
  •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把作品与作家奇闻轶事放进巴黎游览地图之中,会带来怎样的阅读体验? 本书以十一位法国现当代文豪级作家和巴黎的关系为线索,把作品与作家的奇闻轶事放进巴黎的游览地图之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游览视角,是对世界文学和旅游感兴趣的都市年轻人的休闲图文小品。
    巴黎的浪漫之名与它的文学底子是分不开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巴黎。本书提供的线索,是十一位法国现当代文豪级作家和这个城市的关系。由此展开的旅程,不仅有作品与作家的奇闻秩事,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游览与欣赏这个美丽都会的全新的路线。
    文章节选
    波德莱尔和圣路易岛(Ile St-Louis)
    塞纳-马恩河蜿蜒流过巴黎市,市**的河水有一处特别宽广,水中有两个迷你小岛,一个是西堤岛(Ile de la Cité),一个是圣路易岛(Ile St-Louis)。这两座小岛以桥与左岸右岸相通,位于巴黎市心脏部位,**游客蜂拥,游船“苍蝇船”(bateau mouche)在此穿梭交会,岛上充满闻名全世界的古迹,狭窄的小街、河岸带着古老的韵味,*适合体会巴黎历史的地方。
    不过,波德莱尔在圣路易岛上落脚的那个时代,那里正经历没落的一段历史,岛上地狭路窄,不够**气派,加之河水时有泛滥,湿气阴潮,原本在这盖豪宅的**摒弃了这里,房租一落千丈,旅馆破旧,成为软囊羞涩的波德莱尔落脚的地方,从这里俯瞰巴黎屋顶,真是苍凉。《巴黎的忧郁》 (Spleen de Paris)就是在这里,对着巴黎屋顶写出来的。一个城市**的小岛,无法扬帆远航,却又无法完全融入城市风景,诗人的一生也是一样的困境,无法挣脱,也无法流俗。
    当然,**的圣路易岛又回复十七世纪的光彩,成为游客的宝贝,巴黎的摇钱树��它的兴衰诚如波德莱尔的著作,当年潦倒**腾达。一本《恶之花》 (Fleur du Mal) ,是诗人困顿的一生,也是一段巴黎的阴暗写实。
    **来圣路易岛的访客,大多是冲着小石板街两边林立的各式小店来的。时装、首饰、玩偶、画廊……诸多巴掌大的门面中,*神气的当属贝狄庸冰淇淋店(Berthillon,31r St-Louis-en-l’Ile),因为这里有被誉为巴黎*好吃的冰淇淋。面对多达数十种风味的选择——从*寻常的巧克力一直到姜饼味或是怪怪的西番莲味——观光客全回到童年,人手一个卷筒。
    但圣路易岛还是有文学的, 因为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 & Co. 37 rue de la B?cherie)就在这里。
    歇薇尼夫人和玛黑区 (Marais)
    沦陷在巴黎*历史也*年轻的沼泽里吧——从**市场向东,就是玛黑区。
    Marais在法文里的意思是沼泽,望文生义,当西堤岛上的居民依塞纳-马恩河而居的时候,这里还是芒草飘摇的河边沼泽,一片荒芜,只在风吹草低时偶尔看见牛羊。
    沧海桑田,中古世纪时塞纳-马恩河泥沙日渐淤积,河道变窄,粘稠的沼泽在经年的日晒下变成干燥肥沃的黄土地,这块紧邻西堤岛的土地点石成金,成为****。教堂一座座矗立起来了,小路上铺了青石板,一栋栋深宅大院也在此兴建起来。
    十七世纪风光的玛黑区,却在十八世纪黯淡下来,当太阳王路易十四兴建的凡尔赛宫终于竣工,大批**美眷要员正式搬迁过去,玛黑区就像下了堂的前妻,失了光彩。也幸好玛黑区黯淡了,被人遗忘了,才逃过十九世纪中奥斯曼(Haussmann)大刀阔斧的市区重建,以及二十世纪60年代的“现代化建筑”,保留了古老的小街小巷。
    风水轮流转,转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玛黑区又熬出了头。人们依恋它古老的风貌,喜欢它古典式的豪宅,缅怀它充满历史的遗韵——因为怀旧,玛黑区又成了*时髦的去处。这一翻身,中间隔的是300年的沉寂。在历史中浮沉的玛黑再度成为时尚前卫的同义词。这也许是因为它被蓬皮杜艺术**和毕加索纪念馆左右护持的缘故吧。
    年轻风流的歇薇尼侯爵韵事不断,左右逢源,甚至为了一个情妇争风吃醋而在一场决斗中身亡——那是1651年,他27岁,夫人25岁。按照当时习俗,女人一旦守寡就得远离社交生活,*好是遁入空门,青灯木鱼,再不成也得移居乡野,闭门谢客,但是年纪轻轻,生性活泼的歇薇尼夫人一不可能皈依天主,二也舍不下花都繁华,就继续留在巴黎当个风流俏寡妇。
    她在玛黑区租下卡纳瓦雷宅阺(Hotel Carnavalet),古典式的华美建筑,雕花楼梯,法式花园,这里举办了多少媲美宫廷的晚宴!当寻常百姓为五斗米折腰,寻常寡妇青灯木鱼之时,歇薇尼夫人却可以被有身分、有教养、有学问的男子包围,更提升她的文学素养。当同时代的大作家拉辛(Racine)、高乃依(Corneille)、莫里哀(Molière)以悲喜剧名动一方之时,歇薇尼夫人以书信抒发内心所感。当时,一个女人要成为作家是不可思议的事,歇薇尼夫人也从没过发表作品文札的念头,只很单纯地落笔为文,寄给朋友、孩子们。也正因为没有发表的打算,这些信件毫无矫饰,充满真实的情感,细腻的描写,流露女性的文学特质。
    以当时罕见的70高龄过世的歇薇尼夫人,身后留下数千封书简,其中却无只字词组提到她7年的婚姻生活,或是她早逝的薄幸丈夫。这些书简在1730年由后人结辑出版,成为十七世纪女性书写的见证,是一个时代的剪影,一个充满传奇的一生。
    目录
    自序
    波德莱尔和圣路易岛
    左拉和旧**市场
    歇薇尼夫人和玛黑区
    雨果和孚日广场
    柯蕾特和王宫区
    乔治桑和大道区
    普鲁斯特和香榭丽舍
    巴尔扎克和拉丁区
    萨特波娃和圣日尔曼德普雷
    纪德和卢森堡公园
    后记
    编辑推荐语
    《巴黎文学地图》——十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
    据2005年法国旅游部的统计,从中国来的游客在巴黎参观的三大**,一是卢浮宫,二是艾菲尔铁塔,排名第三的竟是??“雨果之家”!
    这是他们的城市:雨果的浮日广场、巴尔扎克的拉丁区、普鲁斯特的香榭丽舍、纪德的卢森堡公园、乔治桑的大道区……十一个法国文学大师,十处巴黎特写。艺术滋养了一座城市,大师们的足迹遍布各处。《巴黎文学地图》从这个特殊的角度,让你穿过那些闻名的景致,穿过些光阴,回到那个时代。
    你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做游记来看,每一章节的开始,都是一幅相对应的《巴黎地图》,剔除那些被明信片拍腻的大风景,也许你愿意驻足凝视一下大风景下的小局部。
    那不是一个旅行者的眼睛,过度敏锐和匆忙。摄影师就居住在那里,耐心地陪着他的相机,记录下巴黎生活的点滴。也许是只美丽得让人惊叹的玻璃酒杯,也许是块风雨飘摇的路牌,也许是路边不起眼的旧书店,也许是拱门下刻花的吊灯,琐碎逼肖,正是这些局部和细节,酝酿发酵,筑就了这座城市。
    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法国文学家漫谈来看。书中记录十位**的法国文学家的生平小传,慢笔轻刻,写得十分俏皮易读。还写了每个作家的“私房小故事”,小小的趣闻逸事,令人会心。拿它当作文学普及读物,真是赏心悦目。读完之后,也许你会突然想去品尝一下那种叫马德兰的小蛋糕,《追忆似水年华》中用3页多惊人的篇幅细细描绘,它要就着红茶吃,吃毕让人幸福快乐得“无以名状,不知所以”。
    还有,那关于墓园的描写,那是和中国文化里很不同的一种概念。
    但千万别想当然地把乌漆麻黑的蒙巴纳斯塔和人潮涌动的蒙巴纳斯塔火车站也算进去。*终为此地保留了骄傲与尊重的,是蒙巴纳斯墓园(le 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与娇美的卢森堡公园相比,拉丁区的学生们都认为,还是到这里来呼吸新鲜空气更酷。
    作为巴黎第二大墓园,自1824年至今,这里已埋葬了30万人,但现在还数得着的墓地,只有3万5千个。萨特和波娃、波德莱尔、莫泊桑……都在一起了。
    这就是文学的缩影,也是巴黎的缩影——忘了是谁说谁的,反正,在这儿,“有傲慢、恶和天才”。巴黎和文学,对我们而言,忽远忽近。
    全书在设计上没有啰里啰唆的小装饰,而致力于营造大块面的和谐。听说工作室的主持者极其爱好厨艺,所以可以体会到其对于文字和图片的敏感与挑剔丝毫不亚于她对食品原材料的要求,色彩诱人、滋味新鲜。
    这本书让人犹如面对丰盛的筵席,垂涎欲滴。悠闲的行人、沉思的老者,乃至门环、窗棱、喷泉、路面……交织成这个**都市的场景和氛围。图说巴黎是文字的延伸,大气的设计和经过推敲的美感非常适合巴黎这个城市的品味。
    谈作家、写巴黎。离了巴黎的作家就少了历史和背景;缺少作家的巴黎则流于大都会的浮光掠影。于是,作者找到一个两者皆备、巧妙融合的方式——一个区一个作家,绘制巴黎的文学地图。
    因为有了一个**人物,陌生的区域都随之生动起来。究竟是从作家的故事来展现巴黎的历史变迁、人文掌故,还是以巴黎来丰富作家的生平背景,两个角度都取决于读者选择的位置。但*后,你会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到底谁为谁赋予了魅力、增添了光彩,是难以区分、难以言说的。这是十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共同演绎的故事。一次独特的文学旅游、一本独特的旅游文学。
    学院派研究的训练让人缚手缚脚,写什么都像教科书。这只是撰文者的自谦。读完此书之后,十一个耳熟能详却面目模糊的作家忽然眉眼生动起来,好像刚刚和他们坐下喝过一杯咖啡,耳畔还能捕捉笑谈余音。如果这是教科书,那就只有梁实秋写《英国文学史》的春秋笔法可以比拟了。要跳脱大量的资料,能凌驾之上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写作。
    看过了一个城市的生动、繁华、伟大和琐碎之后,**不能忘记的倒是自序中一句类似公案的话:“巴黎在这里也是一个象征”。这层领悟,却在书外。
    《巴黎文学地图》——文学巴黎,“高知”们的巴黎!
    不做“小资”做“高知”。——据说,此书刚出炉之际,看见的人都习惯性地欢呼:**小资啊!原因是一本和文学有关的书如此地时髦,而一本关于巴黎的书又可以这样优雅。而此书的作者们却坚决地排斥这样的一顶帽子,还言之凿凿:小资已经过时,我们是高知——有高品位、高品味的知识分子。
    封面上黑白调性的路边咖啡馆和红色的圆桌,加上特殊的印刷工艺,亚光和油亮,毛面和凹凸——营造出某种电影场景——那个摩登的、流光溢彩的、但又是文人们、思想者的巴黎跃然纸上。而整本书的设计,同样遵循了黑白彩色混合的调性,历史和文学的纯色安静和今天巴黎的华丽片断不断交错,和文字的夹叙夹议呼应。
    平面设计上十分大气现代,仔细地看,每个细节都力臻**,版式上非常舒服,——用设计师的话来说,让眼睛舒服其实是美学的*高境界。可以想见,所谓高品位,是包括了美学品位,也是生活品味。
    “十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香榭丽舍找不到普鲁斯特;萨特波娃的小广场今天大卖咖啡;**广场比左拉现实;波德莱尔的梦里没有花朵;还有跳舞的乔治桑不想回家??”这是此书海报上的广告语——和通常的图书海报大不相同,没有什么畅销背景,或者名家作序,或者人文学术……那些跳跃生动的意象却深深地抓住了读者。这可能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有别于传统概念的文人知识分子的姿态。
    书的“剪裁”也很有特点,单色和彩色的混合,让人同时享有安静阅读和美学欣赏,文字与图片都相对保持独立性,免去了阅读时目不暇接的困惑。令读者完全沉浸于这一主题——文学的巴黎和巴黎的文学。
    千万不要因为书的名字就以为这本书是泛泛之作,因为似乎现在市面上叫做“地图”的书实在太多,且大多是所谓主题类的旅游书,其中还不乏投机取巧者。
    所以,据说BY工作室一度想要改掉书名,令其更具个性化些。但经过再三考虑仍然保留了现在的“巴黎文学地图”。原因是关于这个主题,确实是撰文者严慧莹当初写作的初衷,全书的结构非常的直接明晰。
    而一本具有精致美学品位的主题图文书,就成为制作的主旨。
    文字是全书的重中之重,撰文严慧莹有多年写作经验,是移居巴黎的台湾籍作家,有极其丰富的写作技巧,当初写作此书,缘于其在巴黎的寓所正在乔治桑旧居对面,常看着旅游团进进出出,由此在某天突发感慨,住在花都的人常常还发牢骚,抱怨物价昂贵、效率拖沓等等,而如果想想,你的对面或者所住的房子常离那些影响过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或者思想家、文学巨匠一步之遥,又或者实际上你坐过他们曾经挥洒智慧的咖啡桌的时候,也许会从那些琐碎的生活场景中跳出来,重新体会到巴黎的细节、巴黎的意义。
    而要让读者避免重新学习文学史的尴尬,就要在一万多字里浓缩那些文学大师级的生平、与所在区域的关系,以及那个区域在巴黎的特点,文字还要深入浅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都得归功于其细致的资料收集、考证,和老到的写作技巧。
    工作室为此还特别邀请了文学编辑,是旅法三年的媒体从事者,从时尚、现代的角度补充了关于巴黎十个区域今天的摩登片断。
    而在图片的选择上,也特别邀请了巴黎当地的摄影师,从场景、场地,到人物,到生活细节,前后拍摄了数十次,从大约两三千张图片中选择出现有的三百余张图片,十分具有现场感和生活气息。
    包括黑白图片在内,每一张图片都有具体的要求,每一组图片都严格根据行文的主题,按照巴黎的十个区域和十一个作家的生活线索实地拍摄,连一盏路灯、一张咖啡椅都没有“张冠李戴”。工作室的想法就是绝不把大道区的栏杆安到孚日区。比之市面上的图文书,常看到意大利的咖啡馆场景却标注是法国的之类,本书的图片在追求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异常地严谨。
    用工作室主持人的话来说,——这就是品质,我们面对的是那些眼光和眼界都很高的读者,是不容许被糊弄的。
    平面设计上也有与众不同的思路,由一种非常鲜明的破题方式一以贯之。每个作家都从一个单色的巴黎地图(作家所在,所关联的区域地图)和一个艳丽的数字符号开始。
    而“今天”部分,则有饱和色和白色进入摩登版块。也标示着全彩页的开始,连续性的大图,或者拼贴图,都集中在这个版块,而饱和色的线条则强化了篇章感。等到你看到另一张单色地图和另一个颜色的数字,就知道要进入另一个文学大师的巴黎了。
    文字部分的留白恰到好处,据说这个留白,包括行文的字距行距都是被仔细推敲出来的,在平面设计工作开始的初两周,每天的实验就是在计算留白的多寡和文字的间距,务必要做到阅读上的某种**。
    这样的一种诉求,在今天急功近利的出版界,未免成本太高,但也正因此,作者们要标榜的就是“高知”时代的需求,——小资已然过时,有阅历、有思想、有见地,有美学口味的“高知”正当道。 巴黎的浪漫之名与它的文学底子是分不开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巴黎。本书提供的线索,是十一位法国现当代文豪级作家和这个城市的关系。由此展开的旅程,不仅有作品与作家的奇闻秩事,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游览与欣赏这个美丽都会的全新的路线。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