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当代北京语言史话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当代北京语言史话

  • 作者:金汕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801706447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178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1706447
    • 作者
    • 页数
      178
    •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01日
    • 定价
      ¥2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当代北京编辑部用几年的时间,策划、编辑了这套《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这套丛书属于当代北京编辑部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中的史话系列,它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是需要用文字、图片等记录下来的。记录的方式很多,党史、国史、地方志以及纪实文学等等都是。这套史话丛书,则是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力求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使老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个努力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就需要请读者来做出评判了。
    文章节选
    **章 源远流长的北京方言
    一、方言的保护
    “北京方言”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动越来越引人注目,引起了争议。在这之前,也有几个地方在酝酿申请这样的遗产。反对者提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个标准,其中之一必须是濒危的。因为语言活在人类口头上,如果语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就失去了活力。方言“死去”很正常,因此,北京方言随着社会发展总会有死去的,总会有变迁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要申遗。”况且,北京方言并没有死,还不是遗产。只要到北京一些大杂院和上了年纪的群体中,人们就会感到北��方言并不濒危,现在正宗的北京话远远没有死,它还活在北京城里。赞成申遗者认为,“北京方言”源远流长,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很多北京老话已经被北京人淡忘了。当今的北京年轻人也许父辈甚至祖辈都在北京,但有几个会地道的北京方言?若把这些逐渐消失的北京土话“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利于集中一批人来从事北京方言的保护工作,如果只靠民间的个人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终是否申遗或者申遗能否成功也许并不很重要,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北京话能够长时间地被人们津津乐道,已经说明作为一个地域性语言的魅力。
    但是,人们也无奈地感到,无论专家如何提倡保护,无论地方采取怎样的抢救措施,对于方言的保护延续,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在缩减。道理很简单,在一个一切都被简化、被“通用”的时代,一个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不要说今天这样的“地球村”状态,就是中国古代,早就有民族的共同语,也就是古代当时的“普通话”。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方言,更不要说有不同的民族,彼此间交流需要听得懂,比如孔夫子的弟子三千,来自五湖四海,如果没有一个大家能听懂的教学语言,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孔子是鲁围人,话并不好懂。他当年是用雅言说的,《论语》里就说过,孔夫子是:“《涛》、《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雅言就是古代的官话。
    让今天的年轻人要延续一个方言的世界,是多么勉为其难。他们从踏进小学校门就被规定不能讲方言,他们听老师的讲课,他们接触的广播、电视、电影、歌曲,他们的上网等娱乐方式,他们哪怕偶尔离开故土,这一切都要远离方言。方言在主流场合的寿终正寝,也许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潮流。就拿北京方言来说,是公认的优美的方言,但是北京的年轻人哪怕祖父辈就是老北京,他们还有几个在讲“京片子”呢?有多少北京年轻人能听懂“得活”(工作完了)、“得人儿”(惹人喜欢)、“回脖儿”(改变主张)、奶膀子(乳头之外四周凸起的部分)、搜老营儿(搜刮全部财产、财务)、半彪子(缺心眼儿)、扳大闸(撬锁偷盗)这样的老北京话呢?
    ……
    目录
    **章 源远流长的北京方言
    一 方言的保护
    二 方言让位于普通话推广
    三 北京语音成为普通话的标准音
    四 国语的确定
    五 普通话难以撼动
    六 北京土话不会灭绝
    第二章 开放型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北京语文
    一 文化整合与北京话的形成
    二 北京话在辽金时期就可能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快、结构*简单的汉语方言
    三 北京语言的开放型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
    四 元代北京语言的嬗变
    五 明朝北京方言所接受的又一次大融合
    六 清代北京的语言
    七 民国时期的北京话
    八 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北京话的词语变化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的北京语言*大的文化融合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北京话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
    二 外来人一方面学习北京话,另一方面也在改造北京话
    三 北京人和外地人总体都向普通话靠拢
    四 北京*大一次外来移民促使北京话向普通话全面靠拢
    第四章 北京人的语言
    一 热情礼貌的北京话
    二 **根儿下北京人说话的自信
    三 北京人语言中的政治情结
    四 幽默的痃人幽默的北京话
    五 “北京大爷”的语言
    第五章 北京人不认同不文明的语言
    一 曾经讲究骂人不带脏字
    二 解析风靡全国的球场“京骂”
    第六章 商潮和网络中的北京话
    一 北京语言添新语
    二 推敲取舍外来词
    三 粤语北上
    四 新流行语与网络语言融入了北京话
    五 经过整肃和宽容,北京话雅俗兼容
    第七章 文学艺术记载北京语言的变迁
    一 北京口语文学的历史传统
    二 清代戏曲、曲艺所反映的北京语言艺术
    三 《红楼梦》——京味语言的丰碑
    四 北京话走进现代
    五 “京味儿”的集大成者——老舍
    六 “京味儿”的沉寂与复苏
    七 “文化大革命”中的语言
    八 新时期文坛北京语言风格
    九 京剧、话剧、影视、说唱与北京语言
    十 “京味儿”语言的嬗变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