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孟子讲座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孟子讲座

  • 作者:夏传才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65927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38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孟子是孔子之后*大的儒学大师,在战国中期继承孔子思想学说并把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被奉为“亚圣”,历来孔盂并称。本书是作者在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授课二十余年之课堂记录基础上,积极吸收百家研究成果,结合读书心得,边讲边充实、修订,不断完善而成的。全书共十三讲,力求以较少的文字,对孟子的生平及学说的精华,作简明、扼要的现代诠释。每一讲,都从阅读原文人手,附有译文,分别各个门类,作系统科学的讲解,是学习《孟子》理想的入门读物。
    文章节选
    家世与母教
    孟子出生在鲁国的邹地(今山东邹县),是鲁国**的后裔。鲁国本来是西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姬旦的封国,称为周王朝的兄弟之邦,春秋末期传至鲁桓公,桓公长子袭位,三位庶子孟孙、叔孙、季孙,即孔子时代所称的三桓;其中孟孙的嫡系称孟孙氏,其余支子改称孟氏,这是孟子姓氏的由来。春秋以后,三桓子孙衰微,孟子的祖先由鲁迁邹,孟子即为邹人。经查考,孟轲大约是鲁桓公的十二代后裔。孟轲出生前,家境早已败落,所以他是出生于没落**家庭的“士”。
    孟子的先代,世系记载甚详,其祖父以后则无记载,乃至其父名字无传,可见家道已经十分衰落。元代有本《孟氏谱》,说其父名激,字公宜,其母仉(音掌)氏,而元代所立墓碑又题“孟母李氏”,都未悉所据,无从考证,这正证明他们在乡里问默默无闻,连名字都不为人知。孟子生在这样一个衰微的家庭,从他的母亲自己织布来看,家境并不富裕。清代施彦士《读孟质疑》记录了一个传说:“仉氏梦神人乘云,攀龙凤自泰山来,将止于峰,凝视久之,忽见片云坠而寤。时闾巷皆见五色云覆孟氏居,而孟子生焉。”很显然,这只是元代高封孟子、大修孟庙以后,人们为神化孟子而编撰的神话传说而已。
    周代的鲁国是用王室礼乐���大邦,礼乐昌盛,春秋末年,鲁国又是孔子的故乡,儒学的发源地,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孟子虽生在平民之家,这个家族**的**传统,还是重视子女教育的,所以孟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孟子是否如某些传说所谓幼年丧父,现在无信史可以考证,称其“三岁父丧、寡母抚孤”之说,据孟子父殡的规格,此说可疑。不过,孟子的幼年教育确实受益于良母的孤诣苦心。《列女传》、《韩诗外传》分别记载有孟母教子的传说,三迁、断织、杀豚、去妻四则故事广为传诵,有的故事妇孺皆知。抄录于下: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列女传·母仪传·邹孟轲母》)
    这是“三迁择邻”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教育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孩子们思想纯洁,有如白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少年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意志不坚定,个性不定型,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明智的父母应该为子女营造适宜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尽量避免恶劣的社会风气和庸俗的市侩习俗对他们的侵扰和腐蚀。不仅家长应该如此,政府主管部门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如此。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日:“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韩诗外传》卷九**章)
    这是“断织教子”的故事。当孩子荒废学业,或趋向游嬉乃至下流,父母及时予以教育,使其回到正道上来。孟母的教育方法是亲情的感动和告诫。这个故事被许多戏曲和小说采用并加工,*有名的戏曲是“三娘教子”,寡母以织布养家,儿子逃学,寡母断杼,杼是织布机的主要部件,掌控经纬的梭,割断梭,表示再不能织布。这使儿子深切认识到母亲终年终的辛苦完全是希望教子成人,没有了这个希望她何必活着?她不再织布,母子也都无法生活。这种血肉相连的亲情自然会给孩子以深刻的激励。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日:“东家杀豚何为?”母日:“欲啖汝。”其母自悔失言。日:“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韩诗外传》卷九**章)
    这是“杀猪取信”的故事。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教育的**要务是学做人,不然的话,秦桧状元及第,汪精卫留洋归来,却做了汉奸国贼;法西斯的细菌战有一批技术专家,用科学技术杀人。从**人民的利益来说,这些大奸大恶之有知识不如没有知识,可以少一些害人精。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据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须以诚信为先。诚信,即不说谎,言出必行,是人在社会的立身之本。父母是儿童实际上的*亲近的教师,崇爱和模仿的榜样。教导孩子做诚信的人,父母对孩子必须先做到。孟母就是这样做的。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日:“妇无礼,请去之。”母日:“何也?”日:“踞。”母日:“何知之?”孟子日:“我亲见之。”母日:“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韩诗外传》卷九第十七章)
    这是孟子“去妻”的故事。古人婚配较早,孟子大约十几岁或二十岁结婚。有**孟子回家,看见妻子盘腿而坐(踞)。古时妇女在家必须尊敬尊长和丈夫,乃至在外人面前,是不能盘腿而坐的,认为这不合礼法。于是孟子禀告母亲,说要去妻。“去”是休弃的意思。孟母问明实际情况以后,向孟子说:这不是你妻违礼,而是你违礼。因为按礼法,男子进家先要问谁在家,进厅堂要出声,让里面的人知道有人进来,进入卧室,先向下看,让室内的人有所准备。你妻子是在卧室内盘腿独坐的,你进门、登堂、入室都并没有提示,“掩人不备”,是你不合礼法而不是你妻。孟子休妻的动议当然作罢。这个故事说明,孟母用礼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导孟子,孟子也能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批评。所谓礼法,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包括社会通行的道德规范。古代男尊女卑,现在社会进步了,这一类约束妇女的许多规则早就被破除了。道德随时代而进步,新时代的道德规范我们还是应该遵守的。
    以上四个故事,无载于信史,属民间传说性质,数千年相传,我们仍可相信孟子从其母那里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师承
    战国时代诸子并出,百家争鸣。诸子之中*受尊敬的是孔子;孔子逝世后,曾子、子夏、子思等都是影响很大的学者。百家之中儒家学派是*大的学派,在儒学发源地的鲁国,儒学传播*广,孟子居住的邹地距鲁都曲阜甚近,孟子自幼接受儒学。
    《汉书·艺文志》记:“《孟子》十一篇,名轲,邹人,子思弟子”。刘向《列女传》也说:“孟子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古时信从这种说法的人较多。其实,这个说法不符合实际。*有力的证据是由他们的年龄可以论定。孔子亡故在公元前479年,其亡故前四年即公元前483年其孙子思(孔假)出生;孟子于公元前372年出生,那时子思应是一百一十二岁,子思不太可能活到孟子出生的时候,孟子也就不可能受业于子思。
    《孟子外书》说:“子思之子子正,轲尝学焉,是以得圣人之传也。”说孟子受业于子思的儿子(孔子的曾孙)子正,也不可能。子正这个人活了四十五岁,假定子正在子思五十岁即公元前433年出生,亡故时间则是公元前388年,那时孟子仍未出生;再后推二十年,即公元前368年,孟子刚刚四岁。而孟子十四岁(公元前358年)志于学,**不可能受业于子思的儿子。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门人”一词,可以指弟子,也可以指弟子的弟子。我们从时间来推算,孟子只可能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前人撰称孟子是子思,或是子正的学生,无非是想说明孟子学说受自孔子的嫡传,说明孟子学派是儒学的嫡派传人。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学术渊源来看。孟子虽未直接受业于子思,但确实精读子思之学,并受到很大的影响。今人杨泽波,《孟子评传》论证:在孔子主要弟子之中,《孟子》一书称引其言论和事迹*多的是曾子(二十二次)、子思(十六次),孟子学说确受曾子、子思的重大的影响。《中庸》一书,可信前十九章是子思的著作,代表子思学派学说的精华,而《孟子》一书与《中庸》的思想一致,连部分文字都是相同的,所以后世并称为思孟学派,证明他们同为一脉。子思给予孟子思想的影响很重要,但是影响*大的还是孔子,《孟子》书中仅称引“孔子日”就达二十六章。孔子是孟子*崇敬的人物,他称颂孔子是自有人类以来的*伟大的圣人:“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他又自述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
    所谓“私淑”,就是读其书,慕其为人,私自奉以为师而学之。对这句话,朱熹《孟子章旬集注》解释说:“孟子言予虽未得亲受业于孔子之门,然圣人之,泽尚存,犹有能传其学者,故我得闻其道于人,而私窃以善其身。”近人胡毓寰《孟子事迹考略》又进一步解释:“彼虽未亲受孔子之门,然心慕其人则效之,间闻其道而私淑之,既不啻为一孔子门徒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又吸取了战国前期孔子弟子的一些学说,面向战国中期的社会现实,经过自己的思考,丰富、发展了孔子学说,把儒学提高到新的发展阶段。
    出仕和游历
    孟子十四岁志于学,到他四十岁(约前332年)出仕以及游历各国,至六十二岁返乡著述讲学。这一大段经历,古今许多学者曾进行考据,据多种传记、年谱、年表来看,至今仍很难准确地记述这个过程。考据成绩较大的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考证》和杨泽波的《孟子评传》,也不能准确地推定系年,我们在这里只能简略地叙述。
    孟子青少年勤学,而且德行出众,逐渐闻名乡里。他弱冠成婚,亲老家贫,需要他事亲养家。当时,尤其是儒家学派士人的出路,或是出仕,或是教学,二者都不行的话则充当司礼的司仪。孟子大约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办学。大约十年以后,邹穆公招揽人才,鉴于孟子的名声,请他出仕。
    他在邹国出仕担任过什么职务,不见记载。**可考的是他在邹任职期问殡葬父亲的礼仪,殡礼用的礼器是三鼎。按礼制,士用三鼎、大夫五鼎,据此可知,孟子在邹国出仕,地位不高,只是“士”。他在此期间的政治事迹,我们也知之甚少,在《孟子》书中只有孟子与邹穆公的一段谈话:
    邹与鲁哄。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第十二章)
    (邹国同鲁国发生冲突。邹穆公问道:“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百姓没一个为他们死难的。杀了这些百姓吧,杀不了这么多。不杀吧,他们眼看着长官被杀却不去救,怎么办合适呢?”孟子回答说:“饥荒年岁,您的百姓老弱的弃尸山沟荒野,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大概有一千人了。而您的粮仓满满的,库房里装满财宝的时候,管事官员却不把这情况向您报告,这就是在上位的人残害下面的百姓啊。曾子说:‘警惕呀警惕呀,你怎样对待他,他怎样对待你。’百姓今后怎样对待您呢,您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爱护他们的上级,愿为长官牺牲了。”)
    这样的批评意见,邹穆公不肯接受。孟子在邹出仕三年,他的才能和抱负不能施展,这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相当兴盛,齐威王招致天下的文学游说之士,大约公元前330年或稍前,孟子离邹来到齐国。
    孟子到齐国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没有官职。下面有两件事的记载,其中之一是他不去谒见齐威王。
    万章日: “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日:“在国日市井之臣,在野日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万章日:“庶务。再说,君要召见,为什么?”万章说:“为的是他见闻广博,为的是他贤良。”孟子说:“为的他见闻广博,天子不能召唤老师,何况诸侯呢?我没听说想见贤人而召唤来的。……”)
    从这件事可以知道,孟子到齐国,并不受特别重视。有一个阶段没有职位,他也不去谒见齐王,而保持自尊。另有一事,齐君派人向孟子馈赠黄金一百镒,他拒绝接受,理由是“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货取乎?”(《公孙丑下》)这里说的“黄金”就是黄铜,当时是稀有的金属,可以在商品交换中流通,每镒二十两。“货”指买卖商品,这句意为自己不可被收买。这仍然表现他的自尊自强和廉正不阿。这个时期,他还受到一些人的挖苦,他都淡然处之。
    上面提到的万章,是齐国的知名人士,年纪与孟子相仿,他佩服孟子的学识和品德,经常向孟子请教各种问题,二人交游甚为相得。当时齐国上层非议万章“不孝”,指责他不及时为父发丧,且有不合礼制之处。孟子不顾被众人误解,力排众议,认为万章草草发丧是另有大事筹划。果然,不久万章奉命领兵抗御来侵犯的秦军,并获得大胜。
    孟子在稷下学宫讲学,名声大增,齐君予以客卿之礼。约公元前327年,孟子母丧,他回邹归丧。殡母用大夫之礼,说明他在齐国后期已有客卿的地位,待遇等同大夫。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日:“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日:“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日:“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何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万章下》第七章)
    (万章问:“请问不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孟子回答:“住在都城的叫市井之臣,住在乡野的叫草莽之臣,都是平民。平民不经过一定的礼节任用为臣,不能谒见诸侯,这是礼制。”万章说:“是平民,召唤去服役,就要去服役;君要见他,召唤了,却不去见,为什么呢?”孟子说:“去服役,是义务;去谒见,不是义务。
    ……
    目录
    **讲 孟子生平
    家世与母教
    师承
    出仕和游历
    晚年著述讲 学及其主要贡献
    孟子学说的历史命运
    第二讲 其书
    《孟子》的成书
    历代主要注疏和研究
    第三讲 民为国本
    民为贵,君为轻
    治国之策仁义而已
    与民同乐
    保民养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和臣的辩证关系
    第四讲 仁政
    仁心治政
    法先王治国方策
    制民之产
    贤能政治
    第五讲 统一与战争
    春秋无义战,善战者服上刑
    王道和霸道
    吊民伐罪
    第六讲 理想人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大丈夫精神
    合生取义
    仁义礼智
    养吾浩然之气
    思诚者人之道
    严于律己,薄责于人
    第七讲 性善论
    四端
    孟子与告子的争论
    人人可为尧舜
    第八讲 心性天命
    义利之辨
    尽心知性
    天命
    万物皆备于我
    第九讲 社会发展史观.
    内圣外王
    一治一乱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第十讲 教育思想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为治国之根本
    尚志
    寓言:揠苗助长
    不为拙工改废墨绳
    寓���:弈秋教弈、一曝十寒
    精研覃思深造自得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第十一讲 文艺思想
    与众乐乐,与民同乐
    文艺为社会教化服务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知言养气
    第十二讲 《孟子》书中其他名言系列
    忧患和安乐
    荣和辱
    经和权
    有为和不为
    第十三讲 《孟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从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
    读《孟子见梁惠王》章
    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读《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孟子》的文学特色
    主要参考引用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