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彼得·林奇传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彼得·林奇传

  • 作者:橡树国际理财机构
  •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436648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265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文章节选
    **章 1944,波士顿
    你的投资才能不是来源于华尔街的专家,你本身就具有这种才能。如果你运用你的才能,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你就能超过专家。
    ——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65万。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优美的海港城市。它四周还有十多个城镇,这些市镇综合在一起被称作大波士顿区。
    波士顿是有370多年历史的城市,被称为“美国*古老的城市"。1620年,一批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经过长途艰难的航行,到达马萨诸塞州附近。其中有一支由约翰·温斯洛普率领的队伍在查尔斯河人海口的南部建立了定居点。因为这些人中有许多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他们便把定居地用故乡的名字命名。
    1632年,波士顿成为马萨诸塞州的**,由于该城连接各地的道路像车辐一样放射出去,于是获得了“车毂之城”的别称。
    波士顿在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早期曾是开展抗英独立运动的**。南北战争时期是主张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北方重镇。现今是新英格兰地区金融和工商业**;同时还是重要的渔业市场和羊毛贸易市场,工业有棉毛纺织、皮革制品、制鞋、造船等,二战后又发展了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塑料、化学等工业。
    波士顿的教育事业在美国****。这里学府林立,被称为是世界科技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城镇。1635年,当早期的拓荒者还在披荆斩棘时,北美大陆*早的拉丁语学校便在此诞生了。波士顿共有大专院校80多所,为全国各州之冠。**学府有哈佛大学(1636年建于市郊)、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等,专业院校有马萨诸塞学院、波士顿音乐学院等。另外,从事特殊教育的马萨诸塞盲校、贺拉斯曼聋哑学校也很有特色。政府每年都拨出大笔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反之,这些学校每年也给当地经济注入大量资金,吸引创办了许多企业。《财富》杂志曾将波士顿评为*佳国际商业环境、*利企业发展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还有**的美术馆、科学博物馆及成立于1881年的波士顿交响乐团。
    波士顿是四季分明的美丽城市,每年6月到8月的夏日时光是美国人的*爱。因为在这段时间,波士顿到处充满了阳光,还有看也看不完的免费音乐秀、演奏会和表演秀等。波士顿的夏天,因有着这些目不暇接的活动和大众的热情参与而沸腾,人们脸上的欢笑和快乐,是此时共同的语言。
    彼得·林奇的父亲曾是波士顿学院的数学教授。因此,彼得·林奇在儿时便生活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后来,彼得·林奇的父亲转业到约翰·汉考克公司作**审计师,而由于父母的工作,小时候的彼得·林奇便接触到了基金和股票。虽然那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些名词代表着什么,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父亲的工作还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人生的大门。
    有趣的是,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的这天,纽约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而且在之后的一周内,美国股市没有回升的迹象,而是一跌再跌。
    但不管股市如何动荡,中产**的家庭依然过着富足的生活。一般中产**家庭都拥有独立的别墅,并且家中有一辆轿车,这足以让孩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度过快乐的童年,并接受良好的教育。彼得·林奇3岁以前,他们一家像所有的中产**人士一样,过着悠闲的生活。
    在美国,中产**人士*热衷于高尔夫球运动。当时,彼得·林奇的父亲也是一名高尔夫球爱好者,并且经常在空闲时间与同事去郊外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打高尔夫球。刚会走路的彼得·林奇,有时就跟随父亲到高尔夫球场玩耍,以至于在很小的时候,彼得·林奇就对高尔夫球的规则了如指掌,并时常挥动着和他身高差不多的高尔夫球球杆跃跃欲试。但是,像他这样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哪怕一个非常简单的打球动作。但是彼得·林奇是一个既顽皮又聪明的小孩,父亲每次去高尔夫球场,他总是嚷嚷着要跟去,即便是在父亲去布雷·伯雷高尔夫俱乐部会见重要的客人的时候,彼得·林奇也哭着闹着要去。作为孩子的父亲,对于儿子这个简单而又幼稚的要求,父亲总是会尽量满足。让父亲想不到的是,在自己去世之后,自己的儿子竟然以此为生。
    彼得·林奇的母亲是20世纪40年代典型的美国妇女,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彼得·林奇的父亲能够赚到足够的钱来养家,因此母亲就呆在家里,充当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角色。在彼得·林奇的童年时期,母亲总是细致周到地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在彼得·林奇的爱好和事业上没有过多的帮助,但是她总是尽力为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并且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和蔼一些。
    彼得·林奇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患上了癌症。这让彼得·林奇一家陷入了经济危机。在以后的Et子里,因为父亲身体的每况愈下,家庭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到彼得·林奇10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已经十分贫困。
    由于彼得·林奇的父亲一直想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留下·笔财富,于是就拼命地工作,这使得他错过了**时机,以至于很快就一病不起。
    当时癌症是一种不治之症,经确诊后就只能等待上帝的召唤了。但是上帝却给了彼得·林奇的父亲更多的时间——好像上帝有意要给彼得·林奇一个机会,以便让他享受更多父爱的温暖。然而就在彼得·林奇10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还是因为癌症晚期去世了。而他留给彼得·林奇的,除了一些高尔夫知识以外,就只有贫困和饥饿。
    受家境的影响,10岁以前的彼得·林奇对股票知道的很少,也没有更多地去关注,他对高尔夫球场上那些时常谈论股市行情的人,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所有的兴趣还在绿色的高尔夫球场地,那时的他特别喜欢有人在他面前高高挥起球杆。有时,他会目不转睛地瞅着空中飞翔的小白球,直到落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他才会迈开脚步,迅速地跑过去,并且仔细寻找那个白色的高尔夫球。
    父亲的去世,对彼得·林奇来说是人生的**次打击。这个打击直接造就了彼得·林奇坚强自信的性格。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不得不外出工作,而在那个时代的美国,妇女外出工作只有很少的酬劳。而且还需要她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即使是那样,她们的工资也只有男性的60%~70%。因此,母亲辛苦工作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的开支。由于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再加上她对儿子的爱,使得她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坚决不让彼得·林奇辍学。
    虽然彼得·林奇也想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当时并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而接受教育需要一大笔开销。他当时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工作。而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是很难得到亲戚和朋友的经济支持。因为那时的美国人,只崇拜成功者,不同情失败者,要想依靠别人的帮助来使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工业、科学和教育发达的波士顿,人们都不能接受自己拥有一个非常贫困的亲戚。
    但是坚强的彼得·林奇和他的母亲承受住了这次失去亲人的打击。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年仅11岁的彼得·林奇决定半天上学,半天工作,以便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但是一个11岁的孩子又能干什么呢?而且有哪一家公司会雇佣瘦弱而又无知的儿童呢?
    经过二战洗礼的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经济实在谈不上飞速发展。那时,即便是一个成人,找到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这个时候,彼得·林奇想到了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想到了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球童。
    球童就是在打球时为球员携带和管理球杆,并按照规则帮助打球的人;当一个球童受雇于一个球员时,在发生与球有关的场合,该球童始终被视为球的所有者,而且他的携带品也被视为是该球员的携带品;除非该球童是按照另一球员的特定指示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该球童被视为是指示他采取行动球员的球童,即职业球童。
    因为小时候经常随父亲去高尔夫球场,彼得·林奇认识许多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当他独立一人来到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球场的经理,于是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出于同情;另一方面,球场也正需要一个懂得打高尔夫球规则、愿意为球场捡球的球童。因此,球场的经理愉快地答应了彼得·林奇的请求。
    在很短的时间里,从小就对数字有着浓厚兴趣的彼得·林奇,便熟悉了高尔夫球场的工作。
    虽然相比之下,球童比其他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拿的薪金少得多,但是高尔夫球场毕竟是一个富人的聚集地。而许多在高尔夫球场上挥杆的有钱人并不能够很好地击球,他们的水平相当业余,常常会将球击进树林和草丛中,这些富人当然不屑于去寻找那些击丢的球。这样俱乐部不得不雇一些儿童去替他们找球,那些找回高尔夫球的球童通常会得到一笔小费。因此,彼得·林奇赚的钱有时会比母亲还要多一些。
    在彼得·林奇的努力下,读二年级时,他竟从一所私立学校转到了一家条件更好的公立学校,并且可以让自己吃得更好一些。
    第二章 球童
    每个人都有炒股赚钱的智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如果你动不动就闻风出逃,那么你不要碰股票,也不要买股票基金。
    ——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
    1955年,彼得·林奇在高尔夫球场找到的这份球童的工作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理想了,球童工作一个下午赚的钱比报童一周挣得还多。
    在球场中,球童的服务态度往往能够影响到客人对该俱乐部的评价,因为在整个球场中,只有球童和客人相处的时间*长,他们的说话方式,正确的用语都影响着客人打球的心情,所以他们的任务是多样性的。
    在球场上,球童不仅是俱乐部的运送人员,还是球场的颜面,是客人的*佳咨询者,有促使击球过程顺畅的功能。
    所以,客人是否能尽兴全依赖于球童的表现。同时,球童的表现可以左右客人,球童不和气和唐突,俱乐部是不会有客人愿意光临的;相反,若球童总是笑脸迎人,则客人一定还想再来。可是,由于客人大部分一个月仅到球场一两次,所以球童每天都应保持着相同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来场的客人。这就需要球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在高尔夫球场上,球童是球员的好帮手。在正规的比赛中,有关击球事项,选手仅能和球童商量,因此,对球员而言,球童就是**的战友,所以球童必须熟悉球场,并要了解球场的设计布局、距离、果岭的状态及规则,打球礼仪等众多情况。
    作为一名**的球童是应该恳切地、适度地给予球员帮助、忠告,在客人没有要求时,即便自身具备丰富知识也不能给予客人不需要的忠告,重要的是做一名令客人期待、信赖的球童。
    那时,彼得·林奇把打球人分成三类:一是那些受人崇拜的,他们球打得好,小费给得多,社会地位高;二是那种球技平平,小费也给得低的人;三是那种球技差、地位低且不给小费的人。虽然他侍候的球手大多是第三类,但他每次都尽力争取为前两类人服务,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给他更多的小费。
    在打工的这段时间里,彼得·林奇从高尔夫俱乐部成员口中接受到了投资股票的早期教育。
    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成员大都是公司的董事长和股东,他们在打高尔夫球时还交流投资观点,彼得·林奇跟随客人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了一堂有关股票的免费教育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股票并不是很信任。虽然那时股市上涨了3倍,但人们仍然视投资股票如赌博,但当球童的经历使彼得·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增强了投资股票意识,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但是通过听那些球手的聊天,使他开始对股票产生了兴趣。
    然而,彼得·林奇的亲友们大多对股票持有一种不信任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1929年股市暴跌后的股民生活而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凡是购买了股票的人,.无一不受其影响,有的甚至为此而自杀。
    因此,在彼得·林奇家族中,很少有人去投资股票。而彼得·林奇听说在亲戚中**一个购买过股票的人便是他的外祖父吉恩·格里芬。一次外祖父购买了一部分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但是他对股市常识知之甚少,而且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他之所以选择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他以为这是一家供应自来水的公共事业公司,后来他去纽约旅行时却发现这家公司竟是一家石油公司,于是回来后,便马上就把股票卖掉了,可是从他卖出股票以后,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上涨了50倍。
    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弥漫着一股对股市不信任的态度,尽管在此期间股市先是上涨了3倍,后来又上涨了2倍。但是在这个时期,波士顿人很少把钱投到股市中,即使有些人投资股市挣到了钱,但是人们一想到1929年股灾,就望而却步了。
    在现实生活中,*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也*容易成功。在布雷·伯雷高尔夫球场打球的客人,大都具备这一特性。
    俱乐部实行的是会员制,成员大都是证券投资者。这些人都是资产**,而且大多都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股市中,并且通常能够赚到可观的财富。在他们打球的同时,总会与自己的客户、朋友或家人分享他们的投资经验,而这成为彼得·林奇学习股票投资的*好教材。
    后来,彼得·林奇在总结自己的这段经历的时候,他认为高尔夫球场是一个仅次于股票交易所的*佳投资场所,特别是在客人打出一个左曲球或右曲球之后,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吹嘘他们*近的成功投资。作为他们的球童,在为他们背球杆、捡球的工作中,就总会借助有限的机会与他们交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交流之中,让彼得·林奇学习到很多投资股票的技巧。
    从那时起,彼得·林奇便对股票产生了兴趣,并立志长大后从事股票投资,也像这些股票大亨一样赚大钱。
    这些股票市场的大佬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位替他们捡高尔夫球的穷孩子,是一个这么有头脑的奇才,居然从他们的闲聊中,懂得了那些即使接受多年专业投资训练也无法学习到的投资股票经验。
    彼得·林奇曾坦诚地说:“我*初的股票知识,是从高尔夫球场上得来的。”
    遗憾的是,此时的彼得·林奇还没有足够的钱进行投资。他反复地想:“既然他们都能够从股市上挣到钱,我为什么不能?如果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做股票生意!”
    仅有14岁的彼得·林奇立志做一名股市投资者,并且将这个目标当成了人生之中的*远大的理想。而此后,彼得·林奇也一直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着。
    ……
    目录
    **部 从球童到基金经理
    **章 1944,波士顿
    第二章 球童
    第三章 乔治·沙利文
    第四章 投资是一门艺术
    第五章 战争与股市
    第六章 大学教育
    第七章 毕业时的初恋
    第八章 实习生
    第九章 参军
    第十章 结婚
    第十一章 重回麦哲伦
    第十二章 工作狂
    第十三章 基金经理
    第二部 十三年的投资传奇
    **章 上任
    第二章 别样度假
    第三章 鸡尾酒会
    第四章 汽车旅馆
    第五章 苹果风波
    第六章 克莱斯勒
    第七章 海外投资
    第八章 鼹鼠
    第九章 投资六类公司
    第十章 青睐与回避
    第十一章 多事之秋
    第十二章 搏杀华尔街
    第十三章 房利美
    第十四章 激流勇退
    第三部 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
    **章 理性思考的胜利
    第二章 彼得·林奇的选股原则
    第三章 小公司股票更容易赚钱
    第四章 随时从事任何一种股票生意
    第五章 彼得·林奇的基金投资法则
    第六章 财务报告的妙用
    第七章 彼得·林奇的投资风格
    第八章 投资的价值观
    第九章 长期投资
    第十章 基金投资策略
    第十一章 股市中的信息分析
    第十二章 股市分析
    第十三章 规避风险
    第十四章 投资与投机
    第十五章 如何看股价走势
    第十六章 看准买进时机
    第十七章 投资者**的十大投资习惯
    第十八章 买入和卖出法则
    第十九章 彼得·林奇的投资法则
    附录一
    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
    附录二
    彼得·林奇对股民的12条忠告
    附录三
    彼得·林奇十大投资技巧
    附录四
    彼得·林奇著作简介
    附录五
    彼得·林奇投资年表
    附录六
    彼得·林奇股市箴言
    编辑推荐语
    全球*佳选股者。历史上*传奇的基金经理人。
    “全球**理财家”——美国《时代》周刊。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的投资专家。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将选股变成了一门艺术。
    1990年,彼得·林奇退休,致力于著书立说,总结他的投资经验,并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轰动华尔街。他总结了自己二十余年投资的得失,推出20条黄金法则,告诫投资大众,对我们投资股市、正确理财都**有教益和启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