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

  • 作者:戚本超 景体华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0808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418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07年,无论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全国的政策大环境上说,影响区域发展的显性重要因素引人注目,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重大变化。本书以区域分篇,突出不同区域整体的转型思路和发展特点,并对2007~2008年区域发展的大环境和总趋势进行了概括和前瞻性预期。
    从东部率先到区域统筹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思路的阶段性深化,2007年是这一变化的凸显年。本书根据不同区域的实践,突出解析了这一变化的三条主线。
    本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编,每年出版一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作者是一支由中国和各省市区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研究机构有关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队伍,他们提出的观点和对策建议具有权威性,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文章节选
    综合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评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
    执笔:景体华魏书华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改革开放之日起,我国就开始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正式成员��到2006年底,我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在这五年中,我国履行了加入WTO的所有承诺,清理了2000多份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700多份与WTO规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之际,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对中国的表现给出了“A+”的评价。
    加入WTO的五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快的时期。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人世五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占到13%的比重,跃升为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三季度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有可能超过美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蜜月期还没有结束,与多个贸易成员国的贸易摩擦就已经接踵而来。根据WTO秘书处对2007年上半年各成员国的贸易纠纷调查报告:各成员国在此期间内共发起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有16起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虽然这一数字比2006年同期的31起下降了近一半,但中国仍然是反倾销调查的热点**,是美国和欧盟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在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现象,要求我国的发展模式和总体开放水平再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超出传统产品贸易,对国际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内涵不断深化与扩展,对各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一个**中的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深刻认识国情,同时也需要以新的理论体系构建分析框架,支持对全球化的认知,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新兴**崛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表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有一半来自中国、印度及俄罗斯三个**。新兴经济体正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关键的支撑,全球经济的扩张变得更加均衡,较为贫穷的**,尤其是一些亚洲**,走在了发展的前列。
    2007年,世界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权威人士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半冷半热”格局。美国次贷危机“冷潮”影响的重头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中国等新兴市场虽受牵连,但预计仍将继续呈现较“热”的经济增长势头。多极发展已经在世界经济进程的总体走势上产生重要影响。
    2.资本市场进入全球化新阶段,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将逐步在世界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的报告认为,全球资本市场正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07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连续三年增长,2006年达1306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8%,为2000年以来增幅*高的一年。尽管发达**的跨国公司仍然是外国直接投资*主要的来源,其直接投资占全球外资流出量的84%,然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的对外投资正在悄然而起。中国200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12亿美元,在全球位列第18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却更为令人瞩目。仅仅两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跃居全球新兴资本市场首位。针对2006~2(1/7年两年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评价: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其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支撑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后,中国资本市场作为全世界*大的新兴市场,将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金融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配置金融资源、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是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着重棋。必须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培育期,还很不完善,目前仍然具有单一层次、依靠简单规模扩张的基本特征。我国还构不成一个资本大国,我国在世界资本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我国几大区域加快金融体系全面建设的步伐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
    3.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得主要**经济波动的传导速度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深度远远超过以往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不仅放缓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波动。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在两个方面受到影响:一是影响到中国的外贸出口,特别是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外贸企业订单不断缩水;二是对金融业的冲击程度超过人们原先的预期,中国率先“出海”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QDI1基金以及大型上市银行的次级债投资,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损失。2008年美国经济放缓已成显势,次贷危机无论对全球经济有怎样的负面影响,中国都不可能是局外人,而且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敏感度也会强一些。
    除此之外,国际市场石油、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必须有效应对国际市场通胀的冲击,才能保证国内实现预防通胀的目标。
    中国在享有融入全球经济的好处时,也必须接受其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互相影响、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制定中国的宏观调控和区域发展政策,无疑是一个新的不可回避的难题。
    4.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11月发布了年度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该报告**次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全球海洋酸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报告揭示,人类经济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将海平面的酸性增加了三成,随着海水进一步酸化,海洋已经无法继续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从而加速全球变暖。报告指出,如果大气不断升温,不仅不断融化的冰雪以及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会给人类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还将使全球的粮食作物大大锐减,更为严重的是将有超过一半的物种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该报告是为200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各国政府构建2012年新的国际减排行动框架准备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特别提出在抗击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和世界各国一起关注经济发展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行动。
    综上所述,如果从双向来看大环境的变化更易理解:2007年,我国进出121贸易总值达2173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了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展与深化,无一不与我国的发展有关。这个深刻变化的启示是:开放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引进外资导向的变化,还要在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甚至要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法律方面与国际接轨。2007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2008年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在这一形势下,全球化深化过程中的每一步重要变化,都是各区域进行深入改革开放,促转型的重要战略关注点。只有从全球经济的多维动势中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才能理清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
    二 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各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006年,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板块来看,区域经济增长高地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中部板块整体提升之势居四大板块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
    1.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增长*快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强的地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7%,与2005年基本持平,比上年增长16.98%,快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但不及中部地区。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57.8%,比上年增长17.87%,略快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57.9%,比上年增长15.48%,增速居四大板块之首,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仍然保持全国的1.7倍,但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
    以长三角为支撑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强,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处于东部乃至全国的首位,北部沿海的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以珠三角为支撑的南部沿海地区分列二、三位。2006年三个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20.7%、19.9%和15.1%,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是全国的2.07倍、1.52倍和1.58倍。从增长速度看,北部沿海地区增长*快,南部沿海地区位列第二,东部沿海地区排在第三位。2006年三个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7.27%和16.16%、16.90%和15.68%、16.76%和15.14%。经济增长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北部沿海转移的趋势。
    2.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增长居四大板块之首
    2006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7.26%和17.05%,居于四大板块之首。其中内蒙古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2.8%。
    从整体经济实力看,中部地区明显不及东部,但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2.7%,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0.79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内部,黄河中游经济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略高于长江中游经济区。
    3.西部地区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006年,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1%,与2005年持平,比上年增长16.55%,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0.63倍,比上年增长15.94%。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八大经济区中*低,仅为全国的0.6倍。其中贵州为全国*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是全国的0.71倍。
    4.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全国*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第二位
    东北地区经济仍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2006年,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为全国*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增长15.02%,在四大板块中增速*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
    (二)各地区经济发展效益情况
    2006年,四大板块的横向比较值得注意: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关性较强的地方财力指标,东部和东北两大区域增长显得略低;中西部较高。但是,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工业增加值利润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综合等指标来看,东部要好于中西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东部不再以速度论英雄,而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民生,发展转型的理念与实践开始发生变化。
    1.东部地区地方财力雄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较快,能耗略有下降
    从地方财力看,2006年东部地区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全国的59.3%,比上年增长21.9%,虽然增速较快,但仅略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北部沿海地区略有上升,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略有下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地方财力*为雄厚,几乎占全国的1/4。
    从居民收入看,2006年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均有较快增长,其中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增长高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河北省的城市居民收入和海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东部其余各省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北京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于全国的**、二位。
    2006年,东部能耗水平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除河北、山东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省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能耗水平为全国*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经济结构优化水平较高。东部沿海的沪苏浙整体水平较好。
    2006年,东部的工业增加值利润率比上年提高了3.35%,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低于东北板块。这与东部地区具有优势的经济总量形成反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部地区加快提高经济附加值率、优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中部地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却没有实现同步提高
    2006年,中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地方财力比上年提高了29.81%,居四大板块之首;其中黄河中游经济区增长快于长江中游经济区,陕西省和山西省起到了拉动作用。工业增加值利润率增长了10.67%。其中黄河中游经济区增长幅度较高,河南省增长30.53%。与此同时,能耗水平略有下降。
    虽然中部的经济效益与上年相比有明显提升,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9倍。能耗除江西省、安徽省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未与地区经济实现同步增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西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效益不理想,能耗水平高
    2006年,西部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3.10%,排在中部之后,居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为12.8%,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大西北经济区的比重在八大经济区中*低。城乡居民收入有所提高,但除重庆市接近全国平均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虽然略有下降,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达4万多元,贵州省、青海省为3万多元,在全国*高。工业增加值利润率与全国持平,但降幅较大,下降了8.2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效益差,仍然以资源消耗、粗放的传统产业为主要支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4.东北地区经济效益整体水平较低
    2006年,东北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0.74%,在四大板块中涨幅*低。东北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增幅在1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均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居民收入却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三省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均远高于全国平均。
    ……
    目录
    前言
    综合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评析
    “十六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情况与未来的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中的地区问题:总体战略与区域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计划中的区域政策:回顾与探讨
    长三角区域
    2007年长三角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共享型市场、地方专业化与区域经济收敛——来自“义乌商圈”的证据
    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增长:结构变动、机制与效率
    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珠三角与海峡西岸区域
    优化珠三角产业布局的对策建议
    深圳衰退产业问题初探
    珠三角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香港回归以来的粤港合作
    海峡西岸:推动“两翼”协作发展研究
    环渤海区域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京津关系与合作发展
    京津地区公共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京津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区际比较
    京津高端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各市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环黄海经济圈的成长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
    中、西部区域
    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
    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带动大西北
    西部生态经济区划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关于成渝新特区的几点思考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东北区域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东北地区振兴的区域战略与途径研究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产业基地的功能价值取向
    2007年区域发展大事记
    长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大事记
    京津冀区域发展大事记
    山东半岛城市群大事记
    成渝经济区大事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事记(2003—2007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