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 作者:刘海龙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86293
  •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01日
  • 页数:458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板块。对于研究生层面的阅读者来说,要求全面掌握,而对本科生,则可以有一些侧重。**部分从**章到第三章,介绍了传播的观念、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八章,除了第四章中的宣传研究外,主要是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第三部分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主要是介绍批判理论。第四部分是第十二章,主要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研究范式上来看,它属于经验诠释主义范式,更接近于历史文化研究。第十二章中关于麦克卢汉修辞与认识论的部分内容本科生可以略读。
    文章节选
    **章 传播的六种话语
    **节 什么是话语研究
    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
    什么是传播?这是每一个学习和研究传播理论的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翻阅各种讨论传播的书籍,我们发现,对于这个*基本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当然,循着不同的界定,对于传播现象的考察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这本书要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关于传播的理论——甚至有许多理论相互矛盾?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有助于公共管理,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控制。尽管造成上述分歧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对“传播”的界定存在差异。
    是什么产生了上述分歧呢?可能是认识角度、利益、价值观、世界观不同,但是*根本的一点是他们采用的定义方式造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学者的定义都采用了“传播是……”这样的判断句,他们试图透过传播现象的迷雾,揭示出传播的本质。
    学者们为什么采取某一个特殊的本质主义(essentialism)的定义呢?有两个原因。**个原因是一些学者认为,他采取的某种定义要比其他定义更“正确”。这种思维方式来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中,因为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大家认可的统一的数据获取方式和判断结果的标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找出一个*符合这个标准的解释,它当然比其他解释更“正确”(实际上,这种“常识”式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受到质疑①)。然而在社会研究中,不论是在数据的观察与获取上,还是结果的判断上,都存在人言人殊的局面,如何能保证这种自封的“标准”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呢?这让本质主义的定义陷入困境。
    为了避免上述困境,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既然客观上存在分歧,那么就承认它们。之所以要采取某一种本质的定义,无非是为了使用的方便,是一种个人化的研究策略。这是采用本质主义定义方式的第二个原因。
    ① 参见[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美]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
    目录
    **章 传播的六种话语
    **节 什么是话语研究
    第二节 传播是传递
    第三节 传播是控制
    第四节 传播是游戏
    第五节 传播是权力
    第六节 传播是撒播
    第七节 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总结
    第二章 大众传播研究史:诠释与建构
    **节 在争论中被建构起来的传播研究史
    第二节 “传播学”在中国的建构
    第三节 修辞学和文学批评传统
    第四节 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的大众传播研究
    第五节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早期大众传播研究
    第六节 李普曼和《民意》
    第七节 大众传播研究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第五节 芝加哥学派与美国早期大众传播研究
    第六节 李普曼和《民意》
    第七节 大众传播研究
    总结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节 理论与范式
    第二节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第三节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第四节 如何评估理论
    总结
    第四章 大众传播中的宣传与说服
    **节 争论中的宣传概念
    第二节 从“旧宣传”到“新宣传”
    第三节 传播与说服
    总结
    第五章 从功能到效果
    **节 早期的功能研究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大众传播的功能:知沟假说
    第三节 效果研究与传播流
    第四节 创新及信息的扩散
    总结
    第六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
    **节 大众传播与认知基模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
    第三节 第三人效果
    总结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信息环境取向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影响:受众使用与依赖取向
    第九章 批判理论的兴起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
    第十章 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
    第十一章 媒体生产与媒介场
    第十二章 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