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幽灵学方法批判
QQ咨询:
有路璐璐:

幽灵学方法批判

  • 作者:岳梁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3973
  •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01日
  • 页数:340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63973
    • 作者
    • 页数
      340
    • 出版时间
      2008年02月01日
    • 定价
      ¥2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德里达是世界**的哲学家和解构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苏东剧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德里达以“哈姆雷特”自居,提出了“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即“幽灵学”。本书着眼于德里达的后期思想,从历史的视域和后现代性的学术视野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立场上,透视了德里达的“幽灵学”,不仅**次界定了幽灵学就是用解构主义的思想方法或思维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定阶段的思想的一种学说,而且系统地分析了“幽灵了”的逻辑、方法与主旨。本书是一部个体性的关于德里达后期思想的探索性的研究著性,其所力图达到的正是通过对幽灵学的批判,显示现代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切、理解与追求。
    文章节选
    **章德里达晚期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早期的德里达以结构主义而著称,并且较少正面谈论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为此,当德里达提出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之时,人们普遍地感到吃惊,而且不可理解。德里达早期没有较多地、尤其是正面地谈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并不证明他没有接触或研究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有事实证明,早期德里达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是有比较深刻的研究的。按照德里达的话说,他没有对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发表意见,是因为没有找到发表意见的“机会”。德里达终于找到了“机会”,当“终结论”无限膨胀的时候,德里达公开地“不合时宜”地发表了《马克思的幽灵》,从而表达了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在德里达看来,解构主义的“解构”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相通的,而且解构超越了“批判”。我们说,解构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脱节时代”的产物。解构是德里达的强项,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大师”。特里·伊格尔顿就���为:毫无疑问,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政治工程,或者从某种应该具有不确定性的意义上说,雅克·德里达本人一直是左派的人。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的*终相逢并不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解构的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德里达解构了的马克思主义,解构的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备里达重新改写过的马克思主义,尽管德里达声称解构主义始终就是激进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解构主义从来没有任何用意或图谋,它只是某种激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符合某种马克思主义传统,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
    ……
    目录
    导论 解构与批判: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亟待澄清的问题
    一、研究德里达解构的马克思主义暨“幽灵学”是时代的重大挑战
    二、对“幽灵学”的研究也是对“脱节时代”的后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必要回应
    三、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形态是时代课题,也是当代中国之急务
    四、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幽灵学
    **章 德里达晚期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一、德里达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与理解
    二、解构与解构主义思想阐释
    三、在脱节的时代: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方未能公开承认追随马克思
    四、解构的马克思主义“转向”的背景分析
    五、解构的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分析
    六、解构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解读
    第二章 德里达的“幽灵学”方法
    一、幽灵学的“幽灵”概念
    二、基础:后现代主义
    三、基本论域:遗产的继承与复活
    四、基本方法:幽灵的出场、退场、再出场
    第三章 德里达解构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置换与重构
    一、解构: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消解
    二、遗产: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第四章 当代国内外学者对“幽灵学”的批判
    一、国外学者对“幽灵学”的反应
    二、中国学者对“幽灵学”的理解
    第五章 “幽灵学”方法批判
    一、幽灵学是“脱节时代”的产物
    二、幽灵学是德里达对新全球化与马克思关系主题的反思
    ……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