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

  • 作者:于屏方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6604
  •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用心中“杆秤”的这两颗“秤星儿”来衡量一下于屏方博士的新著《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十分欣慰地发现:她没有落进上面所指出的常见的“窠臼”,而是分别实现了可贵的超越。
    首先,她不但拥有丰富的材料,而且能对浩瀚的材料加以识别,吸取各家所长,扬弃其中的短处,进行适当的衔接和整合,融会贯通,在理论构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框架的三分观——认知框架、语言框架和释义框架”,并进而以汉语的动作义位为切人点,经过大量的周密分析,为词典中的动作义位释义提供了受一定理论统领的自成系统的优化模式。
    其次,她分别选取了四部汉语学习词典与五部英语学习词典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解型词典进行对比分析,*后她以充分的数据显示:“汉语学习词典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沿袭了理解型词典的释义模式,‘学习’因素没有得到彰显,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词典。”我说,这是个“惊人的发现”,这话大体并没有说过头。因为这一发现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现代汉语学习词典还有待我们开发、研编。而屏方的这部力作,正好为这种新型学习词典的编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初步的、可资借鉴的释义模式。
    文章节选
    **章 绪论
    **节 研究主题和对象
    一 研究主题
    本研究析取结构语义学和框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菲尔默、阿特金,1994;菲尔默、约翰逊等,2003;贝克、菲尔默等,2003;菲尔默和佩特鲁克,2003;阿特金和朗德尔,2003),以动作义位作为封闭域,在对汉、.英相关词典中动作义位的释义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词典中存在的问题,力图建立汉语学习词典中动作义位的优化释义模式。以动作义位为切入点,体现系统释义原则下的范畴释义观。
    “词的意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单一性对象。”(倪波、顾柏林,1995:4)因此,意义作为一个整体的、笼统的概念,具有内部分层的特点。意义总是以一定背景框架为参照的选择性显示。意义分析过程中所选择的框架不同,决定了意义分析的不同结果。按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的不同,意义可分为:认知意义、语言意义和词典释义;三者分别对应于认知框架、语言框架和释义框架。在理论构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展示释义框架如何受到认知框架和语言框架的双重制约以及在这种双重制约下释义框架的特点。
    具体到动作义位,本研究认为:动作义位的释义同样受到认知框架和语义框架的双重制约。认知框架中的动作义位,描述了一个典型情景中相对完整的动作事件,该动作事件是由不同的概念范畴组成的意象图式。在语义框架中,认知概念范畴投射为不同的抽象意义参数,意义参数在动作义位的释义配列式中递归性地出现;在释义框架中,相关抽象意义参数通过语义赋值得以具体化。因此,我们认为,动作义位的释义整体上可以进行系统化、模式化、规律化的框架研究和描写,上述观点成为本研究的主旨。
    ……
    目录
    序言
    图表目录
    缩略语说明
    **章 绪论
    **节 研究主题和对象
    一 研究主题
    二 对研究对象的细化和限定
    第二节 研究理据
    一 意义研究的重要性
    二 动词义位词典释义的缺陷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问题、方法及论文主体框架
    一 研究的具体问题
    二 研究方法
    三 论文主体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节 按范畴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根据
    一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语言范畴中范畴成员隶属度的研究
    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语言范畴相似性的研究
    第二节 按词类不同进行区别释义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按词类释义的相关理论研究
    二 国内按词类释义的相关理论研究
    三 按词类释义的词典实践
    四 小结
    第三节 针对动词义位进行的相关研究
    一 从语法视角对动词及其共现成分的研究
    二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动词及其共现成分的研究
    第四节 对相关研究的反思
    第三章 意义的不同层面及其对应框架
    **节 词典编纂视角下意义分析的三个层面
    一 对“意义”的意义的回溯
    二 词典释义的整合意义观
    三 词典释义过程中的意义分层观
    第二节 在词典编纂视角下对“框架”模式的分析和分类
    一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
    二 对认知语言学中意义分析模式术语的梳理
    三 对意义分析的“框架”模式的分析
    四 对“框架”的探索性分类
    第三节 认知框架与认知意义
    一 认知框架的内部结构
    二 以认知框架为参照的认知意义
    三 认知意义在词典编纂过程中的作用
    四 小结
    第四节 语言框架和语言意义
    一 认知框架和语言框架分别对应的意义分析法
    二 语言框架的内部结构
    三 语言框架参照下的语言意义
    四 语言意义在目前词典释义中的地位
    第四章 认知和语言框架双重制约下的动作义位
    第五章 汉、英词典中动作义位释义的统计分析:基于抽象意义参数的定量一定性研究
    第六章 基于抽象意义参数的动作义位释义的优化模式
    第七章 基于语义与语法对应关系的动作义位例证的选择
    第八章 抽象意义参数的历时演变对动作义位释义的影响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