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浙史: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
QQ咨询:
有路璐璐: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浙史: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

  • 作者:杨河 邓安庆
  •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42446
  •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01日
  • 页数:477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精神演进的现代历程,是传统文化吸收、回应西方文化精神的结果,其中康德黑格尔哲学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维新变法始,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科学、理性、民主、法治精神以及教育的、美的、伦理的思想,作为新文化的种子,广泛地播撒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上。
    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经历了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启蒙时期,融会传播与草创时期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研究时期。本书旨在通过对上述不同传播时期的不同特点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接受和传播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动机和心态,进而从文化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心理结构出发,真正了解康德黑格尔哲学对中国学人的哲学思维品质和人格精神的重要陶冶作用,了解中国学人选择、建构和塑造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曲折历程。
    文章节选
    **章 启蒙介绍时期(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一般而论,我们中国人习惯于日常的、经验的思维方式,对于康德黑格尔这样喜爱艰深晦涩的“先验逻辑”和思辨逻辑的哲学,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拒斥。因为“经世致用”,密切联系实际,自古至今一直是我们学术取舍的重要标准。但令人惊讶的是,近代中华民族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之下,有志之士竟然也对纯粹思辨的康德黑格尔哲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掀起了一个评介的热潮。那么,这是否表明,从近世开始,我们中国人真的感受到了��学思辨这种“无用知识”[1]的真正威力了呢?如果不是,那么我们起初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理驱使下接受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呢?
    一 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接受心理:
    康德哲学进入中国要早于黑格尔哲学,时间发生在戊戌变法前后,这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日益加剧的灾难时期,又是新的文化理念激烈震荡的混沌时刻。在戊戌变法之前,*令中国人感到震惊和耻辱的社会历史事件,就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
    善良的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把日本看做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而争强好胜的日本人至少在明治维新之前的一千多年一直也是怀着小学生般的崇敬之情,仰仗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巨大恩泽。然而,明治维新之后,“全盘西化”的日本在迅速崛起,国力日益强大。
    ……
    目录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导论
    一 西学东渐中的德国古典哲学
    二 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阶段及特点
    三 康德黑格尔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会创新
    **章 启蒙介绍时期(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一 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接受心理
    二 康德哲学的早期引进
    三 黑格尔哲学的早期引进
    第二章 传播与融会时期(“五四”运动~1949年)
    一 康德哲学系统传播的一般概况和新特点
    二 传播康德哲学的主要学者
    三 黑格尔哲学传播的一般概况和特点
    四 传介黑格尔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五 康德黑格尔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会创新
    第三章 反思与重新认识时期(1949~1957年)
    一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新文化建设
    二 日丹诺夫关于西方哲学的讲话及其影响
    三 寻求研究的新起点
    第四章 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年)
    一 政治运动对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冲击
    二“左”倾路线的三次干扰
    三 前苏联哲学界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方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四 曲折中的进展
    第五章 走向新的百家争鸣时期(1977~现在)
    一 思想解放运动与“左”倾路线的结束
    二 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的新走向
    三 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的新篇章
    四 新一代学者推陈出新的研究
    结束语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