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

  • 作者:王永德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59618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247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研究采用语言实验的方法,以母语是汉语的大学生为参照,对以英语、日语、韩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不同标记汉语句子上的加工表现进行了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留学生在这些句子上的理解方式,探索他们习得汉语句子的规律。
    在对比汉语作为母语和第二语言在得上的异同,评介语言习得中的迁移、中介语、语言加工中**、汉语名子理解等跟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后,本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范式、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确定研究方案。综合运用语言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是本研究的显著特点。用语言学上的标记理论和心理学上的原型理论对所研究的句式的结构规则进行了描写与解释,用心理学上的迁移理论描述被试理解汉语句子时所受的母语或目标语汉的影响。上述两方结合在一起,即从标记迁移的角度概括留学生被试在所研究句式上的理解结果,并从语言加工中的激活和**过程来分析理解结果。
    文章节选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全球性外语学习的发展,世界各国陆续兴起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热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汉语学习和研究在国内外持续升温,高校里和社会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很快。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崭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推广政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得以蓬勃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由**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王永德主持完成的专著《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1. 融合相关理论,注重相通之处
    “标记”是书中的关键概念,它*初是布拉格学派在分析间位时提出的概念,后来语言类型学运用标记来描写和解释不同语言间的共性现象。20世纪后期,国内语言学界试对汉语语法以及词汇语音中的标记现象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作为与人类认知有关的标记现象,作者认为汉语语法标记现象还应包括它在认知上的实验研究,其在应用上的作用也值得探讨。
    书中确定若干类型的汉语句子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的标记理论和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对这些句子的句法语义因素——即句子标记化的手段进行了必要的描写和解释。作者把标记等级*低的句子当作句子范畴的原型,其他不同标记程度的句子作为这一范畴中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句子。根据目标语汉语与留学生母语的“一致程度”这一关键性质,对比两种语言,分析出所研究的句式及其内部构成规则的标记程度。书中运用心理学的迁移理论分析留学生被试在理解汉语句子时所受到的母语影响或目标语影响,从标记迁移的角度来概括留学生被试在所研究句式上的理解结果。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从跨语言学习角度理解汉语句子标记现象的认知基础,有利于认清标记因素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目录

    前言
    上编 理论前提和相关研究述评
    第1章 汉语作为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语法习得
    1.1 儿童习得语法的理论解释
    1.2 母语为汉语的儿童语法习得过程
    1.3 两类汉语语法习得比较及其应用
    第2章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2.1 迁移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表现
    2.2 母语的作用
    2.3 第二语言的作用
    2.4 标记迁移:语言规则的习得
    第3章 习得过程的中介语
    3.1 中介语概念及其研究历程
    3.2 中介语来源及其产生模式
    3.3 中介语特性
    3.4 Ellis的可变语言能力模式
    3.5 国内相关的研究
    3.6 小结
    第4章 **机制及其在语言加工上的表现
    4.1 认知加工中的**机制
    4.2 人类**的生理基础及其发展
    4.3 语言加工的**机制及其相关研究
    4.4 汉语和汉字加工中的**机制
    4.5 语言加工**能力的个体差异
    4.6 从**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
    第5章 汉语句子理解的相关研究
    5.1 对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与语义作用的探讨
    5.2 对影响句子理解语言因素的研究
    5.3 对影响句子理解非语言因素的探讨
    5.4 句法整合和语义解释过程及其发生的前提
    5.5 汉语子理解研究展望
    下编 问题和方法、结果及其应用
    第6章 课题设计
    6.1 两种基本研究范式
    6.2 研究的问题
    6.3 语言材料
    6.4 研究方法
    6.5 被试
    第7章 标记因素对理解汉语句子的影响
    7.1 对汉语被试理解的影响
    7.2 对英语被试理解的影响
    7.3 对日语被试理解的影响
    7.4 对韩语被试理解的影响
    7.5 讨论和小结
    第8章 不同句式上的理解差异
    第9章 3组留学生理解汉语句子的对比
    第10章 留学生被试和汉语被试的比较
    第11章 句子理解规律及其在教学上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项目研究概况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