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变态心理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变态心理学

  • 作者:张伯源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089729
  •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1日
  • 页数:282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性教材。全书可分为三部分:其一主要讲述了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方法以及解释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的各种观点。其二分别介绍了各种病症的患病因素、病症表现、**方法和预后情况。其三主要介绍了心理异常的测评、诊断标准及心理**的几种方法。为了方便读者按兴趣学习,本书编写中力求各章有相对独立性,各章内容紧凑细致、案例丰富。
    本书在1986年出版的原书基础上,保留了有价值的观点、理论和资料,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专著(包括教科书)和研究报告以后,补充变态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资料而成的。这是一本比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人的心量活动异常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避免心理异常、保持心理健康的书籍。内容比较丰富,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的可读性,并开设了介绍实用材料和案例的许多专栏。本书对于心理异常的类别划分及书中采用的名称,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即CCMD-3)。例如书中把癔症和神经症分别作为专章编写,而不是以解离性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专章的名称。本书可以作为大学心理学系���科学生的教材;可以作为医学院校学生
    文章节选
    1 绪论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方法也从属于心理学方法的范畴;当然,它的方法也有自身的某些特殊性。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复杂性的多样性。在方法论上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则要严格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等原则,用相互联系的全面观点进行分析,按照现象的本来面目去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力求避免用孤立、片面和机械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问题。下面就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作一概述。
    (一)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由主试(医生或心理工作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在谈话中的观察对被试(病人或健康)的心理、行为表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了解。在进行观察时,除了直接的视觉观察以外,常常用辅助以谈话,因为通话谈话,可以使观察更有目的、更有方向地进行,还可使观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在观察之前应做好准备,了解被观察者的基本情况,订出观察目的和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忠实地、客观地进行记录,也可做观察日记,然后根据观察所得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切忌主观臆测。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自然观察是在不加任何控制的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如对住院病人,可在病房、活动室或医院庭院里,在病人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现场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或电影摄影,以及取样本作实验室化验等进行间接的观察。控制观察则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特定情境中对个体进行观察,如让被试者进入一个预先布置好的可以引起紧张情绪气氛的环境中,记录其情境反应和行为表现的变化过程。在观察时间上,可作长期、连续和系统的观察;也可作短暂、断续或一次性的观察,前者可在医院环境中进行;后者可在门诊或家访中进行。观察的内容一般可以包括身体外观,仪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状态;人际交往风格,对已对人对事的态度;在活动中表现的兴趣和爱好;在困难情境中的应对方式,等等。
    ……
    目录
    1 绪论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
    四、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
    五、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简述
    2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一、遗传学基础
    二、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三、神经生化基础
    四、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3 行为障碍的心理学观点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
    二、行为(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观点
    四、认知心理学观点
    4 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社会-文化因素是心理异常的重要成因
    二、心理异常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三、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对心理异常的评定、态度与处理方法的差别
    四、变态心理学的社会(学)观点
    五、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观点
    5 认知心理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二、记忆障碍
    三、思维障碍
    6 情感障碍与意志行为障碍
    一、情感活动异常
    二、意志和行为动作异常
    7 智力障碍
    一、智力和智力障碍
    二、智力迟滞的病因及临床类型
    三、智力迟滞的诊断、**和预防
    8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及其演化历程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三、人格障碍的成因
    四、人格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五、人格障碍问题在医学临床上的意义
    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9 性行为障碍
    一、性心理障碍
    二、同性恋
    三、性功能障碍
    10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三、致病因素分析
    四、常见的心身疾病举例
    11 神经症
    一、恐怖症
    二、惊恐障碍
    三、广泛性焦虑障碍
    四、强迫症
    五、躯体形式障碍
    六、神经衰弱
    12 癔证
    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二、癔症性躯体障碍
    三、癔症的病因
    四、癔症的**
    ……
    13 应激相关障碍和危机干预
    14 心理障碍与自杀
    15 精神分裂症
    16 **滥用与依赖
    17 儿童心理障碍
    18 老年期心理障碍
    19 心理评估与诊断
    20 心理**与心理障碍的预防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