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民间歌谣
QQ咨询:
有路璐璐:

民间歌谣

  • 作者:柯杨
  •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14301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214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8714301
    • 作者
    • 页数
      214
    •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01日
    • 定价
      ¥2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歌谣是一门民间艺术,它不但是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还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极为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浓缩了人们的喜怒哀乐。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的其中一册,参照有关文献资料,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谣作了通俗而简明的介绍,并对其艺术特征、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了简要的说明。
    文章节选
    **章 中国民歌的分类及其代表性作品举例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为了认识纷繁复杂的事物,就必须分类。科学的分类方法,能把客观事物条理化、有序化、清晰化,能增强人们认识事物的准确度。但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往往有突破一般规律的例外现象出现。因此,分类并不容易,可说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就拿民歌分类而言,由于视角和所强调的侧**不同,就有按民族分类、按地域分类、按题材内容分类、按章句形式分类、按格律分类、按音乐体裁分类等不同的分类方法。我这里采用我国民俗学界普遍采用的以题材、内容分类的方法,眉目比较清楚,叙述也比较方便。
    什么是民歌?古今中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民歌的性质下过定义,进行过说明。其中比较确切的定义是钟敬文教授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的一段话:“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问韵文样式相区别。”我国当代歌谣学家吴超在此定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补充,他说:“民间歌谣是从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有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词句)、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它以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为主,主要在口头流传,形体比较短小,字句比较整齐,与劳动生活结合紧密,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门具有多种功能与价值的科学研究对象。”(见吴超:《中国民歌》第13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二版)这个定义增添了歌、乐、舞三者的密切关系和民歌的形式特征,强调了它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显得更为全面。
    下面,我就按照常见的题材、内容分类法,把民歌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大类,并一一举例加以叙述。
    ……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民歌的分类及其代表性作品举例
    (一)劳动歌
    (二)仪式歌
    (三)时政歌
    (四)生活歌
    (五)情歌
    (六)儿歌
    第二章 民歌丰富多彩的艺术袤现方法
    第三章 民歌的多种功能与价值
    (一)民歌是劳动者的贴心伴侣
    (二)民歌在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三)民歌在政治与现实中的作用
    (四)民歌在百姓生活中的作用
    (五)民歌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图
    (六)情歌,是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媒介
    (七)民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第四章 民歌的格律
    (一)民歌的章句、节奏和押韵
    (二)民歌中的衬字、衬词和衬句
    第五章 民间小调
    第六章 民间歌瑶的保护与传承
    (一)民间歌谣的保护
    (二)民间歌谣的传承
    第七章 民歇的剀新与炭屋
    附录 中国传统民歇曲谱精选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语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分剂,是世世代代捶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