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味与味道
QQ咨询:
有路璐璐:

味与味道

  • 作者:贡华南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0799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293
  • 定价:¥3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的旨趣是寻求以味觉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哲学在存在论上以味为性,相应于此,在方法论上以味辨物,以味论性,以味论道。味以“合”、“进入”为基本特征,而区别于以“距离”为基本特征的“看”。味渗透于中国思想的各个层面,在生存论上强调以味(感)在世;思想方式上以感思、感情为特征,以象为范畴形态,以立象为通达普遍性的道路,以自证为实证。味、感、象因此成为中国哲学精神失落与重建的重要尺度,也成为审视、反思视觉文化的一个出发点与参照系。
    本书作者以味觉为起点,讨论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并探讨了“味”活动的存在论意义、结构、在感觉谱系中的地位,以及形下、形上层面所生长出来的丰富意义。考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化”、“哲学化”的双重努力,并以“味”、“感”、“象”为核心对此问题作了提纲式展望。
    文章节选
    **篇 味论
    **章 从“味”开始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一饮一食皆有味,然而饮食者却鲜能“知味”,此为何?按照《中庸》的思路,“鲜能知味”是因为饫食者大多“过”或“不及”:知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所谓“过”大抵是以“超越的”态度将“味”“消解”、“转换”为生命的材料、工具等他者,所谓“不及”大抵是沉溺于饮食,而不回味、不思想。“过”与“不及”尽管有差异,但都是食而不知其味。《中庸》寻求的是饮食而知味。“知味”的办法相应就是消除对饮食的思想超越(“过”)以及沉溺于饮食而不思想(“不及”),就是回到饮食本身,在饮食中让味到来(“回味”)。就对道的理解、把握(即“知道”)而言,则须消除以言、知“过”道,以及沉溺于“身”而“不及道”,从��如饮食知味般“身”入“道”、“道”入“身”,而得以知“道”之“味”。道身相人才能知“道味”,道人身才使道得以“行”,得以“明”,此即破除“过”与“不及”的中庸之法,也即“味一道”。此是“味”之方法论秘密。
    **唤起我们关注“味”的秘密的是“纯粹的看”,一种由视觉开始,达及、贯通心灵的经验方式、思想方式、存在方式。体现、承载这一思想方式的是古希腊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看”对“道”采取的立场、态度是把“道”转换为一种可以看到的(包括肉眼的看与心眼的看)客观存在物,“看者”保持着对“道”的距离性,而不是进入,不是以人承载、呈现。在这一点上,“看”或“过”或“不及”。
    ……
    目录
    总序
    绪论 味道:追寻中国哲学方法论
    **篇 味论
    **章 从“味”开始
    **节 气、味、物
    第二节 味之质:时、阴阳、形式、本质
    第三节 心开窍于舌——中国哲学中感觉的秩序
    第四节 中国哲学中的“看”:看何以没有产生哲学
    第二章 味物与味道
    **节 物与体:物之为物与成物
    第二节 以事解物与万物一体
    第三节 味物与感物——进入物的方式
    第四节 味、感与物自身
    第五节 道味(道何以有味)
    第六节 味一道:有味之道的理解与把握
    第七节 谁解其中味——重味的普遍意义
    第二篇 感论
    第三章 感:以心灵味世界
    **节 咸:从“味”到“感”
    第二节 一身皆感焉:诸觉之“感化”及其影响
    第三节 “看”与沉思
    第四节 “感”与“感思”
    第五节 感思、沉思与哲学之思
    第四章 以味在世:羞与感情
    **节 羞与味
    第二节 移情与感情
    第三节 感一情
    第三篇 象论
    第五章 味与象——味、感的范畴表达
    **节 “象”义辨析:从大象到物象、心象
    第二节 象与形
    第三节 感与象:从物象到意象、心象
    第四节 形之上下与象之内外
    第五节 象与启发
    第六章 味:普遍性与实证
    **节 相与抽象
    第二节 象与立象
    第三节 象与幽明之故
    第四节 实证与他证
    第五节 自得与自证
    第六节 “中国科学”与内证
    第七章 “味”的失落与重建
    **节 自然之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二节 意味的重建及其问题——以金岳霖为例
    第三节 象、像、相之辩——中西之间
    第四节 “相”到“象”之辩——儒、释之间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