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语言学系列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语言学系列丛书)

  • 作者:杨元刚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5024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47
  • 定价:¥4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系统对比研究。首先,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主要限于研究词和部分短语的文化意义,因而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探讨了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将词语文化含义分成表层概念信息、语用内涵信息、修辞审美信息三个层面并总结出英汉词语文化语义互译的三种方法,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文章节选
    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反映。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对待世界的看法,我们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孕育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又进一步模塑了该民族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语言形态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精神并对它反过来有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对语言背后的哲学观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刘宓庆先生说:“语言观决定着语言研究的发展,没有正确的语言观就意识不到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使语言研究获得健全的充分的发展。科学的语言观应该符合语言科学的价值观和语言发展的实际。,,(刘宓庆,2001:148)过去人们总是强调语言是一门自然科学,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认知属性,这是不对的。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和语言本质的探索
    我们在对语言这个复杂的思维认知工具和文化符号的编码系统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多维属性,布朗(Bmwn,2002)从语言学角度总结了语言的八个本质特征,即语言具有系统性和生成性;语言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主要是通过口头言语来表现的,有时也通过书面文字来表现;语言符号所指称的意义也是通过约定俗成而形成的;语言的功能就是用于人类的交际;所有的言语交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团进行,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或文化而存在;虽然其他动物也可能学会一些语言,但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语言和语言学习具有普适的共性,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学会一种语言。因此,当今人文学科中产生了连字符语言学,这些交叉语言学科从不同的领域认识和揭示语言的本质,而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一般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由**真理和相对真理构成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全面认识和把握,相对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局部认识和把握,众多相对真理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逐渐逼近**真理,**真理包含在科学长期的发展历史中,“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这个**真理的总和增添新的一粟”。(列宁,1976:324)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每一具体科学真理都有**性的一面和相对性的一面,都是**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人类认识真理的基本规律从柏对真理逐步迈向**真理,这是需要数代人甚至是数十代人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目标,人们对语言多维属性的认识过程就是这样一个逐渐
    …… **章“绪论”构建本书立论的哲学基础: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首先探讨了认知语言观的含义,我们主张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媒介和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本章还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提出了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媒介,语言的特性是民族文化精神特性对语言不断施予影响的自然结果。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是该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形态特点和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三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三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三个研究原则和研究目的,试图建立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作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七种意义理论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词义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文化语义是语言使用者主客观互动、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产物。语义研究必然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本章试图在客观现实——词语的文化意义——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现实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来考察人在用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认知时所彰显出自己特有的而与其他一切民族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认知方式。作者梳理了中西方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思想,一方面总结了国外同质语言观和异质语言观、语言生物机能说和社会行为说、客观主义和体验主义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还总结了20年来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对中国汉英词语对比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后总结了对比语言学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主要从语言本体的角度阐明语言认知观的具体含义,本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编码符号,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该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作者从语音、语符和句法三个维度分析了语言系统的语用认知功能以及对词语文化含义的影响,试图说明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本章着重分析了理性思维和悟性思维的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字构造、表意方式和语法组织机制的影响,阐述了语法的形态特征和语义结构规律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在语言结构上的外在化的观点。
    第四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从多级符号系统说出发,研究词语文化语义的五种表现形式,即概念意义、语境意义、联想意义、习语意义和历史沿革意义,我们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心理在这五种意义中均有所反映,而且这五种文化语义互相缠绕。本章从认知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角度探讨英汉文化语义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以及造成这些共性和个性差异背后的中西文化因素和深层的哲学观念,包括“语言多层级符号系统说”,典故的阐释和文本外照应,词语语境意义的推导和翻译原则,词语联想意义的隐喻链说,基督教和佛教的语言观、自然观、入神观和人性观对英汉习语意义的影响等。
    第五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本着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探讨词语文化语义照应的四种形式,即词汇联想对应、词汇联想重合、词汇联想空缺、词汇联想碰撞,作者从对比角度探讨语言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对词语文化语义产生的制约和影响,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对词语民族文化语义的正确理解。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分析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形成的基本原因,本章**分析了中西哲学元典精神的内核“道”和“逻格斯”对东西方****与天人相分哲学观的影响,以及****与天人相分哲学观对英汉两个民族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然后讨论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语言文字系统、客观社会环境等对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文化语义学和翻译学、词汇学和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首先,作者提出了交际翻译观,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行为,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的双语语码转换、认知关联重建和文化语义信息再表达与阐释的过程,我们把文化语义分成词语表层概念信息、语用内涵信息和美学修辞信息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总结了文化语义词语的翻译方法和“信、达、适”的翻译原则。
    *后是“结语”,作者检视了本书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建立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目录
    1 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1 认知语言观的本质
    1.1.1 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1.1.2 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1.1.3 认知语言观和民族文化精神
    1.1.4 语言的多维属性和语言本质的探索
    1.1.5 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1.2 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1.2.1 文化的词源含义
    1.2.2 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1.2.3 本书对文化的定义
    1.2.4 文化的本质特征
    1.2.5 文化要素的分层
    1.3 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3.1 思维能力、思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1.3.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3.3 语言、思维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1.3.4 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1.4 本书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1.4.1 词语的界定
    1.4.2 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1.4.3 词语文化语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1.5 本书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1.5.1 本书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目标
    1.5.3 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2.1 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1.1 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2.1.2 本书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2.2 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申的语义研究
    2.2.1 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2.2.2 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2.2.3 形式语义学vs认知语义学
    2.3 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2.3.1 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3.2 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2.3.3 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3 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1 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1.1 语音与语境
    3.1.2 语音与审美
    3.1.3 语音与语法
    3.1.4 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3.1.5 结论
    3.2 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2.1 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3.2.2 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3.2.3 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3.2.4 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3.2.5 结论
    3.3 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3.3.1 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3.3.2 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3.3.3 国内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与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3.3.4 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3.3.5 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3.3.6 结论

    4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4.1 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4.1.1 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4.1.2 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3 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1.4 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4.2 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4.2.1 《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4.2.2 语境、关联与翻译
    4.2.3 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4.2.4 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4.3 跨文化传播申的语境意义研究
    4.3.1 语境分类
    4.3.2 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阐释
    4.3.3 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4.4 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4.4.1 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4.4.2 比喻意义
    4.4.3 情感意义
    4.4.4 修辞意义
    4.5 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4.5.1 习语的定义
    4.5.2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4.5.3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入神观对比
    4.5.4 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5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5.1 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5.1.1 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5.1.2 紫色与SCARLET文化语义对比
    5.1.3 黄色与cREEN文化语义对比
    5.2 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5.2.1 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2.2 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2.3 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3 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相异
    5.3.1 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3.2 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5.3.3 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5.3.4 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5.4 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5.4.1 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5.4.2 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5.4.4 青色与BLUE、BIACK文化语义对比
    5.5 英汉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5.5.1 英汉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5.5.2 英汉文化语义的相互渗透
    5.5.3 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5.6 英汉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5.6.1 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5.6.2 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5.6.3 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5.6.4 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6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6.1 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
    6.1.1 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的内涵
    6.1.2 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6.1.3 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6.2 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6.2.1 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6.2.2 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6.2.3 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6.3 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6.4 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6.5 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7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7.1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7.1.1 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7.1.2 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7.1.3 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7.2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7.2.1 一词多义与词义阐释
    7.2.2 形态区别与词义褒贬
    7.2.3 文化语义的阐释与文化背景
    7.3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结语
    后记
    后记二
    附件:27个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