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重印)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重印)

  • 作者:尚杰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49254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21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14049254
    • 作者
    • 页数
      221
    •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01日
    • 定价
      ¥2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20世纪的法国哲学使我们重新审视意志、直觉、想象的价值,那些被传统理性排挤到异域中的东西,那些冲动、激动人心的欲望。使思想具有趣味性,20世纪的法国人功不可没。从柏格森到德里达,思的感性特征得到****的发挥,以至于它透过每个词语的毛孔向我们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不是由枯燥乏味的概念组成的,思是情、梦、疯,是诗、史、字,乃至死。
    本书从**哲学的视野,把20世纪法国哲学,特别是在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后现代哲学放在现象学背景下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后现代哲学的核心精神就是追寻“归隐之路”,亦即通过显现达到非显现之路,并由此展现了后现代哲学与古典哲学的断裂及关联。
    文章节选
    上篇 缘起与过渡
    **章 引子:胡塞尔的感悟
    三 新的色彩
    1.直觉与顿悟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德国哲学暗流涌动,叔本华特别是尼采袭击了康德、黑格尔的营地,他们高度评价直觉、意志之类纯粹感性的因素,逐渐抛弃了纯逻辑思辨的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这里我们不称这种新倾向是一种进步,它只是一种潮流。新思潮的意义随着20世纪初胡塞尔现象学和柏格森生命哲学的问世渐渐明朗起栗,并从德国流向法国:德国人出思想,法国人出情趣,两者结合起来,就有了今天的法国哲学。直觉的感受更接近纯粹的生命。尽管胡塞尔很少提到他的德国同胞叔本华和尼采,但他所诉诸的直觉性描述不可能完全脱离这股暗流。
    胡塞尔写了《逻辑研究》,但读者切不可以为这是一本讲逻辑的书,相反,现象学精髓与传统逻辑背道而驰,“知不可能从逻辑的还原���得出”。他并不研究所谓正确思维应该遵守的规范,而只相信现象学描述的真实性,哪怕它是“圆的正方形”和“金山”,只要它们可以在直觉中加以领悟,就是有意义的。《逻辑研究》中的“逻辑”,乃现象学的“纯粹”之意,纯粹的描述。换句话说,这也就是直觉的内容。与纯粹的思辨不同,纯粹的描述(或直觉)的立足点不是“理解”,而是“看见”:“直接地‘见到’,不只是可见的经验材料,而是一般性地看到,它可以是任何一种意识种类的原始质料,它是一切合理性陈述*终的缘由,这只是因为就其给予的对象而言它是原生的(primordial,译成汉语还有‘原始的’、‘*初的’之意——译者注)……然后,如果我们看见(作为一种新的‘看见’方式——胡氏原注)对象是如何构成的,那么它就是真实表达这种构成的陈述之缘由。”……
    目录
    作者的话
    上篇 缘起与过渡
    **章 引子:胡塞尔的感悟
    一 自然的观点或显学
    二 隔离与隐学
    三 新的色彩
    1.直觉与顿悟
    2.感性、事物本身、想象
    3.意向与视域
    四 时间
    五 理性之外的“生活世界”
    第二章 断裂或在时间之外:重新发现柏格森
    一 创造生命
    二 意识的直接性或“爱的姿态”
    三 流淌出来的时间:记忆
    第三章 寻找失去的时间之一:柏格森与普鲁斯特
    一 感受:在习惯之外
    二 情感的缺失与增补之链
    三 普鲁斯特作品中的当代法国哲学问题
    第四章 寻找失去的时间之二:海德格尔从“死”出发的时间
    一 死或时间
    二 消失的路:艺术之死
    三 万物本源
    下篇 异域: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
    第五章 萨特与梅洛-庞蒂:虚无或看不见的
    一 存在即虚无
    二 陌生与过去的距离
    三 身体与知觉
    四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第六章 列维纳斯:异域、时间、死亡、它者
    一 异域中的时间与死
    二 时间与它者
    第七章 福柯:独断与断裂
    一 精神病、恶或原始身体活动的空间
    二 福柯与德里达:说话与沉默
    三 模仿与相似
    第八章 德勒兹的一千个平台
    一 盘根错节
    二 分叉、突变、根状物、褶皱
    1.平台之一:狼迹
    2.平台之二:“物质的沉醉”
    3.平台之三:语言的乌托邦
    4.平台之四:如何形成“无器官体”?
    5.平台之五:面貌或长相
    6.平台之六:在不察觉中成为动物
    第九章 米歇尔-塞尔:后现代艺术与科学
    一 混沌、躁动、喧闹——繁多性的效果
    二 科学四步曲
    1.交流
    2.干扰
    3.翻译
    4.有序与无序
    第十章 利奥塔尔:后现代的纷争
    一 引子
    二 纷争
    1.“读书卡片”
    2.纷争或言论自由
    3.名字、指称或乌托邦
    4.无题
    第十一章 德里达:归隐
    一 人/鬼/魂
    二 解构:另一个发明
    三 误解的历史/翻译/隐喻
    跋 隐显之道——从道家看20世纪后期法国哲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