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陈世骧文存——新世纪万有文库·近世文化书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陈世骧文存——新世纪万有文库·近世文化书系

  • 作者:陈世骧
  •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8253894
  •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01日
  • 页数:202
  • 定价:¥7.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陈世骧文存》是**留美学者陈世骧**的中文论集。
    本书是陈世骧逝世以后,由其门生杨牧编定,于1972年7月由台湾志文出版社列为“新潮丛书”第十一种出版,书前有哈佛大学杨联陞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的序,书后有杨牧的《编辑报告》。书中收入论文七篇,演讲稿三篇,其中《中国的抒情传统》、《中国诗歌中的自然》、《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系从英文译出。除了《法国唯在主义运动的哲学背景》发表于四十年代末,其他均作于五六十年代,从中可以窥见陈世骧的治学路向和至今仍感鹇独到的学术见解。
    文章节选
    找寻各种文学间不管多抽象的共相,并进而细察每种共相的特点,是比较文学的要务之一。把本国和他国相对共相的实际例子排在一起,能使各个共相的特色产生格外清楚,格外深远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光用一种传统的目光探讨不出的。所以比较文学的要务,并不止于文学相等因式的找寻;它还要建立文学新的解释和新的评价。
    当我们说某样东西是某种文学特色的时候,我们的话里已经含有拿它和别种文学比较的意味。我们要是说中国的抒情传统各方面都可代表东方文学,那么我们就已经把它拿来和西方在做比较了。我们所以发现中国的抒情传统相当突出,所以能在世界文学的批评研究中获致更大的意义,就是靠这样的并列比较。
    近世论中国诗者,在西洋有种说法,以为中国没有广义抽象的“诗”字,如英文的poetry者。这话只有片面的道理。我们很可以问,中国人人熟知的所谓“诗中有画,���中有诗”,那“诗”字不是广义抽象的是甚么呢?但若说中国的“诗”字和英文的poetry字一般应用起来,意义范围和所引起的联想作用常有不同,倒是一部分事实。不过自然我们也要记住德文的putching,甚至声貌甚似的法文的poésie,和英文的poetry在应用及联想上也不是处处相同的。
    现在我们想试着探求“诗”字原始构成的因素,援引较可适用的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字学的方法,看出它*初的得形成义,有其根本的特点,和其他古文化的类似产物有所不同,而又有所相通。因而它在传统的解释和沿用中也有各种异同。
    初民谣咏,自成天籁,这在各国古文化中都早到洪荒难稽的时代。但这样的谣咏,都各各是独特的,具体的行为,要过多少算不尽的岁月,也还没有一个抽象的总名词普遍代表。甚至于有些长篇巨制都已传下来,会过好久,也还是没有一个总括的命名。“诗”字是这样的难产,一则自然是因为抽象观念熔铸成词之较难,再则是因为它根源复杂,与其他原始艺术综合着,各文化集团自有其不同的观感。等到“诗”一个字的定名成立,可以说是一个文艺哲学范畴初步的建树,也可以说是文艺批评的开始萌芽。
    西洋文艺哲学与批评,上承希腊。可是说来也许像大为奇怪,事实是直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时代希腊文中也竟还没有一个“诗”字像poetry那样的共名。亚氏《诗学》(poetics)是一创举。但他**章开宗明义,先道出这个事实:古希腊到亚氏时代还无代表诗之专字。他这段话我们译为文言,或与本来意味尤近:“兹复有一艺焉,唯藉语言以‘模效’。其体或散行,或和韵,而其韵文之为节也,或繁复或单纯——惟自古至今,斯艺犹无名以表之”。
    亚氏这篇名著,据考作成于公元前三三五至三二二年间。比较时代,已经正当中国战国晚期,在文学史上已是屈宋骚赋创作的时代了。此时亚氏创论,要阐明诗的艺术旨趣和方法,尚苦希腊文中无一现成名词,代表他所谓诗的主题。但他又非用一个相当于“诗”的字不可,所以只好强用了一个字。这字后来拉丁文写成poésis,受格作pbésin,也就是中古法文的Poesie,中古英文的poesie,和现今的poetry。但这个字在当时希腊文中原只是普通“制作”的意思,可泛指一切制作品,和亚氏所要阐明的诗的本质要素无关,更无特指诗为何物之明确意象。经过亚氏一番辩析创意,此字才成了专名。
    我们相信要鉴赏诗,须要认识一首诗的特殊性。因为一首真正成功的诗,无论它的主题如何平常,无论它的情感如何具有普遍性,它总一定要有它独有的特殊地方,表示它独有的特点,才能成功一首活生生的,富有生命的诗。因为好诗是活生生,有生命的个体,所以我们要了解它,也要和对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我们不但需要认识它外表的容貌、声音和懂得表面的意思,而且还要了解它内在的、隐合的、各部成分的复杂相互关。我们要像了解一个朋友一样,不但只看他的面相,听他说出来的话,还要更深的认识他的特别性情,了解它说一句话之背后要有什么含蓄的情意。
    我们今天只拿一首特别的诗做例子讨论。大家也许早觉得这首诗没什么特别了。但是在我讲完了之后,大家会知道怎么叫特别,而且非认识一首诗的特别,不能真鉴赏它。
    在讨论以前,我先可以说说兄弟对研究诗,以及美学的一些私人见解。所谓分析诗的工作,无论要如何费力,也只是鉴赏诗的一部分方法。一首诗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只是冷静的分析,会成为冷酷的死生物的解剖。我们必须知道要鉴赏一首诗,我们的程序不是以分析开始的,也不是以分析为**目的。在分析以前和终了以后,另有一番心灵作用,夹着分析的过程而且帮助分析的过程。这心灵作用,无以名之,只好称之为直觉作用(Intuition),但这里所谓直觉,绝不是“遁辞知其所穷”。我们所指的不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也不是什么经验。相反的,我们是指一种鲜明的,甚至习惯的经验,每逢在对着艺术或自然之美,就会直接感受的一种经验。这种直接的感受,或可说是本能的快感,在一开始必然是不能分解离析的。甚至于有时这种感受只是局部的,片面的,它也是所谓“隅反性”(Synecdochic)的。对一首诗首先发生的直接快感,一开始也许只是在一行一句或甚至一字所引起的,但这快感是一个笼罩整体的感觉。反过来说,也许我们有时立刻感到一首诗通篇之美,而对行、句、字,都没有特别感觉。这种不可分解离析的直觉快感,必然,或必须发生在分析工作之前。
    这**步的直觉经验,必须成为有意识的,立定一个兴趣的焦点,然后分析时候才不至于越来越琐细,越离题太远。这么说,这直觉的快感与欣赏就是分析工作的初步了。但就另一种意义说,这直觉的欣赏又是分析以后的**目的。怎么说呢?是这样的:初步的直觉快感发生之后,在我们开始进行分析时,我们的直觉就暂时停起来,让我们的客观的、推理的官能去执行工作。但是到了*后,终于,我们所有的分析、论辩、推理工作,**的目的,还是要让这一首诗对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经验,再成为直接的,当前的,一种亲切感受——不过,到这时候啊,我们的这种感受变成了更有条理和秩序,我们的心灵对所经验之美,更明确地警醒,更了悟此种美感各部分的成分构成的微妙。
    这就如诗人兼批评家艾略脱(T.S.Eliot)一首诗内的名言:
    我们追求探索的尽头
    是要达到我们原始的开头
    而对它有初度的了悟。
    这“开头”和“尽头”,在这里对诗的欣赏经验说,我们都称之为直觉(Intuition),所谓直觉,在通常说话中,是太被人误会了意思。人们以为直觉既是自然本能的,就用不着培养修炼。所以甚至普通话中的所谓“I am intuitive”,常是为掩护自己的不加思索随便发表的意见或无理的偏见。但是Intuition,直觉,在哲学和心理学中,真正的意思正刚刚相反。法国近代哲学家柏格森(Bergson)的定义说直觉是出于“本能之变为无目的企图,而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乃至能于当前的事物发生无限的反应与扩大”。再看更早一点,更有权威的哲学家斯宾诺萨(Bplnoza)的所谓“直觉智境”(Scientia intuitiva),他认为这是一切实验的,科学的知识,所构成的**大彻大悟于全体的境界,更重要是具备着活生生的当前的直感。
    在我们现在所讲诗的欣赏与分析工作中,我们说直觉是我们这工作的初步准备,而又是**目的。这初步的直觉正要合柏格森的定义;而**的直觉正是斯宾诺萨的所谓“直觉智境”。但这两种意义的直觉,就柏格森和斯宾诺萨的定义,都是要经过大努力的培养和陶冶。
    要研究欣赏中国诗,或任何国的诗,基本上要培养的自然要:**,对诗的文字的娴熟,第二,对诗的形体或形式(form)的了解。第三,对诗的类别,所谓文类(literary genre)的历史发展,要有知识。但若只是如此,这些知识容易变成机械的。如果所谓形式,只是记着平仄韵脚,七言五言,古体白话;所谓文类若是只照历史的表面。说古诗属汉,律绝属唐,词曲属宋元;并且若只以为诗的文字之娴熟只是字典和韵合璧的熟用,这虽然不差,但必然不够。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说,所谓形式(form),决不只是外形的韵脚句数,而更是指诗里的一切意象、音调和其他各部相关,繁复配合而成的一种有机的结构(organicstructure),作为全诗之整个表情的功能。这就是柯洛律己(Coleridge)所谓有机的形体(organic form)。像听一个活人讲话,除声音字义,连手足眼神动作都相关的合起来,看出表情,而不能像解剖一个死骷髅,只认识分别各部分肢体就算完事。对文类的知识,也不只是了解某一类诗的现成规矩和历史性跟别一类不同,更要在一类之中,分辨各个作品的成就,加重各类之中,和各类之间的比较研究。至于对文字的谙熟,也不限于对字义,以至修辞学的了解,而更要敏感到字外之义(unance),和在全诗中每个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声音和某些意思之融洽配合,还有所谓余音(overtones),常充满而且常超过音律的表面规格。
    这些条件说起来像是太多太难,事实并不太难。因为我们可以说对形式的感觉,对音调、色彩、意象的美感,是生根在我们本能以内的。不信请看一些野蛮人的原始艺术和建筑,其本能的表现,都不缺乏这些成分。而且我们可以进一部说对诗的音调,色彩、意象之美感的分析更要使我们这些原始本能警醒起来加以培养。这样的本能在美术的经验中发展起来,就越变越去掉自我自私的目的,而增加自我与外物关系间更清醒有条理的意识,就正如柏格森之所称直觉,能于当前的事物发生无限的感应而使经验扩大。在这样的初步直觉之后,我们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我们的分析才算有一个明朗的焦点,从这里出发,初步直觉引着我们走一个大圈子,走到*远而终点上所完成的,却又是斯宾诺萨所称的“直觉智境”。这是一种真的满足,**作一个虔诚修道的人,本性生来自有佛根,然后远行求法,走*远的路子,经验*丰富的生活,用尽心力辨途识路,终于达到了佛地,见了整个的佛身,但却好像是自己生来早认识的。但还是虔诚大远的求来的,因而更了悟,这才是真的满足。
    目录
    本书说明
    序一
    序二
    中国的抒情传统
    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
    姿与GESTURE——中西文艺批评研究点滴
    时间和律度在中国诗中之示意作用
    中国诗歌中的自然
    中国诗之分析与鉴赏示例——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在台大文学院手第三次讲演辞
    关于传统·创作·模仿——从《香港——一九五O》一诗说起
    附:《香港——一九五O》及后记
    法国唯在主义运动的哲学背景
    “想尔”老子《道德经》敦煌残卷论证
    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
    编辑报告
    附录:中国诗学与禅学
    《夏济安选集》序
    与金庸论武侠小说书(两通)
    编辑推荐语
    陈世骧早年读外文,后赴美留学,自1947年始长期执教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一生事业基本立于中国古典学问,尤其是古典诗歌。对西方文艺理论烂熟于心,加之扎实的国学根底,陈世骧诠释古诗时往往能出入中西,驰骋古今,因而收在《文存》里的文字,几乎篇篇皆是考证精审而又新义纷呈的佳构。陆机《文赋》有句云,“其为物也多姿”,这个“姿”谁也没有更多地留心过,但陈世骧经由繁考博证的“中国功夫”,更经由中西文论的交相辉映,发现陆机之“姿”与现代英美文艺批评中的gesture理论竟若合符节。
    1971年陈世骧因心脏病突发在美逝世时,夏志清还心存“**的遗憾”,遗憾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本“系统化”的专著。现在可以明白了,像陈世骧这样的老辈学者,或许原本就不想建构什么宏大的体系。实际上,他们每一篇内蕴丰厚的文字,有心人用心读过,由薄变厚,无异于一部高水平的系统化专著。这样的学者还有很多,比如宗白华,比如钱钟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