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 作者:(印度)泰戈尔 译者:冰心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12322
  •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01日
  • 页数:459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白发长髯让他像一个智者,但这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好的情人。他的散文诗里充满了美丽而智慧的甜言蜜语,不但适合写在送出去的各种卡片上,更适合出现在你夜深品茶时候的案头。
    有些书让你不屑,有些书让你好奇,有些书让你兴奋,但是只有很少的书能让你会心,就象你等待很久的无言的微笑。还是让泰戈尔本人来说吧:
    “你在那里微笑着,并不说话,而我知道为了这刻,我已等了很久。”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一生所著所有散文诗,前8部是英文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情人的礼物》、《渡》、《游思集》,后5部是孟加拉语散文诗集:《随想集》、《再次集》、《*后的星期集》、《叶盘集》和《黑牛集》。在不同的诗集中,泰戈尔用他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孩童的爱,对自然的爱,对宗教的爱,对自由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情人的爱……
    文章节选
    书摘
    1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2
    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3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4
    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5
    无垠的沙漠热烈追求一叶绿草的爱,她摇摇头笑着飞开了。

    6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7
    跳舞着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要求你的歌声,你的流动呢。你肯挟
    瘸足的泥沙而俱下么?
    8
    她的热切的脸,如夜雨似的,搅扰着我的梦魂。

    9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10
    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书摘
    13
    静静地听,我的心呀,听那世界的低语,这是它对你求爱的表示呀。 [看更多书摘]
    编辑推荐语
    白发长髯让他像一个智者,但这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好的情人。他的散文诗里充满了美丽而智慧的甜言蜜语,不但适合写在送出去的各种卡片上,更适合出现在你夜深品茶时候的案头。
    有些书让你不屑,有些书让你好奇,有些书让你兴奋,但是只有很少的书能让你会心,就象你等待很久的无言的微笑。还是让泰戈尔本人来说吧:
    “你在那里微笑着,并不说话,而我知道为了这刻,我已等了很久。” 泰戈尔《诗文集》——博尔赫斯文稿拾零
    <t>十三年前,我曾有过稍觉可怕的荣幸,与可敬的、说话动听的泰戈尔交谈,谈到波德莱尔的诗。有人朗诵了《有情人之死》,那首十四行诗中充满了床呀、长沙发呀、花呀、壁炉呀、壁架呀、镜子呀、天使呀,泰戈尔认真地听着,但听到*后他说:“我不喜欢你们那位叠床架屋的诗人!”我深有同感。现在我重读他的作品,我怀疑,驱使他写作的除了那可怕的浪漫主义的陈词滥调外,更多的是对含糊言辞的不可抗拒的偏爱。
    <t>泰戈尔是改不了的含糊。在他那一千零一首诗中,缺乏抒情诗的感染力,也缺乏起码的语言精炼。在一篇序言中他声称“陷入了形式的海洋深处”。形象的比喻是泰戈尔独特的风格,而且特别的流畅和随便。
    <t>下面我翻译一首诗,叙事的方式避免了过多的感叹词。诗的题目是:

    <center>循着梦的黑暗小径</center>

    <t>循着梦的黑暗小径我寻找我的爱情,
    <t>那是我昔日的恋情。
    <t>小街深处的住宅一片宁静。
    <t>黄昏的空气**爱的孔雀在铁环上安息,
    <t>鸽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t>她把灯安放在门厅,来到我身边。
    <t>一双大眼睛盯着我的脸,无言地询问:
    <t>“你好吗,情人?”
    <t>我欲答无话,把语言忘得一干二净。
    <t>我搜索枯肠,想不起我们俩的姓名。
    <t>泪珠在她的眼眶里闪烁,她把右手伸向我,
    <t>我默默地把它握在手心。
    <t>一盏油灯在黄昏的空气中颤抖、燃尽。

    <p align=right>——泰戈尔</p>

    泰戈尔的婚恋
    <img src=../reviewimages/tgeswsqj_3.jpg>
    <center>永远的遗憾</center>

    <t>1878年,18岁的泰戈尔准备到英国留学,出国之前,需要学习英语和英国的风俗习惯,为此,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加尔各答,来到了孟买。经兄长介绍,泰戈尔住进一位医生的家里,而医生的女儿安娜,一个与泰戈尔年纪相仿的姑娘成了他的英语老师。
    <t>安娜是一个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她从小在英国长大,曾跟随父亲周游列国,不仅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熟知英国的风俗习惯和各国风人俗。她与泰戈尔一见如故,把他当做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在辅导泰戈尔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安娜发现他聪慧敏捷,学习提高很快。可是,在学习快结束时,泰戈尔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而且心事重重,眼里经常流露出忧郁的目光。原来,泰戈尔得到了从加尔各答传来的消息,说他大姐肖达米妮身患重病。泰戈尔是父母的第14个孩子,因为孩子多,父母无暇管他,他是吸吮大姐的奶汁长大的。由于惦念大姐,进而又思念起家乡和家乡的亲人。现在,眼看即将远离祖国,一想到这些,他内心又怎能不感到忧伤呢?安娜理解泰戈尔的心情。为了减少他的思乡之情。使他安下心来学完英语,她动了不少脑筋。每逢她看见泰戈尔独自躲在房间想心事,就千方百计地拉他出去散步,或者给他讲一些各国的风俗和趣闻轶事。有一次,泰戈尔对安娜说起他两岁时大姐肖达米妮给他洗澡,曾预言他是泰戈尔家族中*有出息的人。安娜听了,趁机开导他说:“你要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应当到外面去见见世面,这对你的诗歌写作是大有帮助的。你应当努力去实现你大姐的愿望。”泰戈尔听了,很受启发,渐渐地,他安下心来了。
    <t>在安娜姑娘精心的帮助和辅导下,泰戈尔的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学习中,两人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同时爱情的种子也在他俩的心头萌发了。“一种如此温柔和真挚的亲密感获得了发展,它在泰戈尔的记忆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80高龄缅怀这段生活时,泰戈尔写道:“我的收获是平淡无奇的,如果她轻视我,是不能责怪她 的,然而她没有这样做。由于我没有任何书本知识的宝库可以赠给她,所以**次见面时,我就告诉她,我会写诗。我唯有这点资本可以招徕别人。当我告诉她自己有诗歌创作天才时,她没有表示丝毫的怀疑和讥讽,而是轻易地相信了。她要求我给她起个独特的名字,我为她选择了一个,她十分喜欢。我想把这名字编织在自己诗歌的音乐里,所以我为她写了一首诗,把她的名字写进诗里。当我用激昂的语调吟诵那首诗给她听时,她说:‘诗人,我想,假如我躺在临终的床榻上,你的歌声也能使我起死回生。’女人知道用什么样的夸张手法来歌功颂德,博得别人的欢心,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为了使我高兴,才这样做的。我依稀记得,我*早是从她那儿听到对我长相的赞扬。她用十分温存的方式,表达了那种赞美。比如有一次,她严肃地叮咛我,叫我决不要留胡须,说不要让别的东西遮蔽住脸庞。众所周知,我没有听从这个劝告,不过,她没有能活到亲眼目睹我脸庞违背了她指令的日子。”
    <t>他为她取了个美丽的孟加拉名字——“纳莉妮”,它也成了长篇叙事诗《诗人的故事》里虚构的女情人的名字。他经常朗读这首长诗给她听,还为她译成了英语。后来这首长诗以单行本出版,泰戈尔*小的哥哥从加尔各答寄给她一本(毫无疑问,这是按照他居住在英国的小兄弟的意思办的)。她收到了这小册子,写信给他,表示了谢意,说:“这首诗拉宾为我朗读了多少遍,翻译了多少次,以致我能够背熟它。”她对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所创作的不少诗歌都给予了鼓励,而她*喜欢的是纳莉妮这个人物。
    <t>虽然,这种短暂的爱情插曲没有超出纯朴的朋友关系,然而它在泰戈尔的心灵上镂刻了永恒的印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愉快地写诗,描述了他当时那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状态。安娜也很快被这位英俊少年的天才诗人所吸引,产生了爱慕之情。她总是主动接近泰戈尔,惹他生气和激动。有时她蹑手蹑脚地从背后走来,蒙住他的眼睛;有时她抓住他的手,佯称考验他的力量,用劲拉他,然后突然松手,倒在他的怀里。有**,在教授英国生活举止的奥秘时她告诉泰戈尔,能偷到正在熟睡的女人的手套的人,就有权吻她。“她躺在安乐椅上,我突然看到,她酣睡着。一睁开眼,她就向自己手套飞快瞟了一眼,却发现手套原封不动地搁着,任何人也没有动过偷它们的念头。”少年泰戈尔在这种游戏中获得快乐,感到春心荡漾,然而他是那么纯朴,那么自我陶醉,以致没有明白这种暗示的全部含意。
    <t>有**黄昏,他俩在郊外散步,泰戈尔随口作了一首咏景诗,安娜称赞地说:“写得漂亮极了,跟你的人一样。唉,要是你能经常在我身边写诗,那该有多好啊!”这几句话明确地表达了姑娘爱慕的心情。泰戈尔听了,内心一阵激动,他情不自禁地握住姑娘的双手,很想对她倾吐自己的爱意。然而,他一想到自己将远离祖国,一去就得好几年,便怕因此耽误了姑娘的青春。同时,他还听二哥说起过,这几天安娜的父亲正为她准备订婚而忙碌着。他迟疑了,终于失去了向她求爱的勇气,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苦涩的果子。
    <t>就在这天夜里,泰戈尔失眠了,他听到隔壁安娜的房间里翻身的声音。他披衣坐起,看着窗外银河的光辉,内心起伏不已,浮想联翩,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我梦见她坐在我头的旁边,手指温柔地撩动我的头发,奏着她的接触的和谐,我望着她的脸,晶莹的眼泪颤动着,直到不能说话的痛苦烧得我的睡眼如同一个水泡。……我不知道她在这个时候有没有和我做着同样韵律的梦。”
    <t>几个月飞逝而过,泰戈尔踏上了赴英的旅程。临行前,安娜为他送行。在轮船码头上,诗人向姑娘深深地鞠了一躬,深情地说道:“纳莉妮,再见了,望你珍重!”这时,他突然看见姑娘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泰戈尔真想回转身奔向安娜,向她尽情倾吐心中无限的眷恋。然而,他终于还是犹豫了,没有这样做。
    <t>泰戈尔与安娜的这次分手竟成了永别。不久,安娜被迫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多岁的男人,他对安娜根本没有爱情,只把她当作一个生孩子的工具。在这种没有爱情的生活中,安娜终日忧郁、伤感,还常常躲着哭泣,不到一年就在孤独寂寞中死去。
    <t>1880年,泰戈尔回到了祖国,他听到安娜的死讯,内心极度悲伤。泰戈尔后悔极了,痛恨自己当初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勇气,大胆地向安娜吐露纯真挚爱的心迹。但一切都晚了。现在,他想说,他一直怀念着她,他永远没有忘怀她那令人心醉的形象,一直对她的爱表示感激。他来到安娜的墓前,将他深深的忏悔告慰他所爱者的灵魂:“当世界的万物消失不见了,你却完全重生在我的忧愁里。我觉得我的生命完成了,男人与女人对于我永远成了一体。”
    <t>迷人的安娜给诗人带来过青春的快乐。无论在个人的交谈或私人书札里,还是在墓年生活时期,泰戈尔一直以深情和十分尊敬的心情提到她:“有些年头,在加尔各答,一些奇异的鸟儿飞来,在我们那棵榕树上筑巢,我还没有很好地学会它们展翅的舞姿,它们就飞回去了,但它们是带着遥远森林里的异常奇特和迷人的音乐飞来的。同样,在我们的生活旅程中,不知从什么陌生的方向飘然而至的女神,向我们倾诉自己心灵的语言,开拓我们心灵力量的界域。她不经召唤而来,*后当我们开始召唤她时,好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她走时,已在我枯燥的经纬线上,绣上了瑰丽的花边,使我们日夜充满幸福。”

    <center>泰戈尔的婚姻</center>

    <t>1883年,全家人都窃窃私语地商议,要为年轻诗人挑选合适的配偶。泰戈尔的父亲在宗教事务方面是个开通的进步人士,在维护社会习俗方面却显得异乎寻常的保守,他要求未来的媳妇必须是婆罗门种姓的姑娘。泰戈尔家族尽管在财产、学问和道德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们是个“低等婆罗门”,那些以高种姓自诩的婆罗门是不愿意和他们联姻的。因此,他们的选择只能局限在那些居住在吉夏兰小城镇上的比拉利付种姓的婆罗门家庭中。在那儿,父亲选中了在泰戈尔家谋职的一个韦利玛塔次·拉叶乔塔利先生的10岁女儿,作为泰戈尔的未来妻室。
    <t>与人口众多的泰戈尔家庭相比,拉叶乔塔利家庭的地位更低下,姑娘长得也不大漂亮,而且,仅仅读了一年的孟加拉课程,几乎是个文盲。这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的毫无浪漫色彩的婚姻,就这样草率地定下来了。就当时的社会习俗传统来说,这样做是不足为奇的;泰戈尔默许这门亲事,也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尽管他在文学创作中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和充满着浪漫的激情,但他在父亲面前是个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孝子。 然而,父亲的这种随心所欲和不适宜的选择,并没有在泰戈尔身上产生任何不好的影 响。这位平平常常的媳妇,倒是位贤妻良母,而这对他是十分必要的。他不缺乏任何创作热情,对生活和大地的热爱使他获得了创作的永恒源泉。他是个狂热的幻想家,无须妻子或旁人的激励。他妻子确是一位默默无声地献身于他、帮助他、促进他天才发展的贤慧妻室。
    <t>1883年9月11日,婚礼在乔拉桑戈老家举行。新娘的原名叫帕兹达列妮,是一个听起来十分旧式的名字。婚后,她改名为默勒纳莉妮。这个美丽的名字,可能是她丈夫给起的,这就是泰戈尔在这整个事件中表现出积极性的**证明。纳莉妮的名字一直萦回在他心间,似乎它也包含在“默勒纳莉妮”里。
    <t>1886年泰戈尔25岁时,他的**个女儿诞生了,取名为玛吐莉勒达。相隔两年,他的儿子罗梯出世了。夫妻俩相亲相爱。一次,泰戈尔外出旅行,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星期日夜间,我感到魂不附体,我发现自己抵达了乔拉桑戈,你睡在大床的一侧,贝莉和贝皮(即女儿贝拉和儿子罗梯德拉纳特)睡在你的身旁。我怀着无尽的爱意抚摩你,在你耳畔轻声曼语说:‘小媳妇,记住,今天夜间,我离开躯壳,前来看望你。当我从国外归来,我将考问你:你是否感觉到我的出现。’然后,我吻了贝莉和贝皮,就回转去了。”夫妻间感情之深,由

    泰戈尔的中国名字
    <img src=../reviewimages/tgeswsqj_4.jpg>
    <t>徐志摩夫妇与泰戈尔结成异国的莫逆之交。徐志摩曾为泰戈尔画像,而泰戈尔对待徐志摩与陆小曼,犹如膝下儿女,陆小曼曾自称感到从未有过的父爱和温暖。1924年泰戈尔在中国期间,曾亲自为徐志摩起了一个印度名叫索思玛,自此后,徐志摩在与泰戈尔通信中,常以“索思玛”自称,同时又称泰戈尔为“罗宾爹爹”。(泰戈尔的全名是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
    <t>泰戈尔也有一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1924年泰戈尔访中国48天,那年5月8日正是他的64岁生日。北京“讲学社”为在京的泰戈尔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祝寿活动。祝寿活动在天坛草坪召开,胡适主持,其中一个特别的节目,是梁启超主持献赠给泰戈尔一个中国名字。梁启超在揭开这个名字之前,引经据典,说明这三个字的出处。梁氏称,“罗宾德罗纳特”有“太阳”、“雷”的含义,可引伸为“如日之升”、“如雷之震”,所以中译时意译为“震旦”。梁氏又称,古印度曾称中华为“震旦”,而中国人也称印度为“天竺”。*后梁氏归结道:“按中国习惯姓名的称谓,前姓后名,那么若以国名为姓氏,以本名为名,泰戈尔先生的中国姓名不就是“竺震旦”吗?”梁氏这一番博古通今、融汇中外的解释,博得**的掌声。泰戈尔本人也高兴得笑逐颜开,欣然接受祝寿会赠予的,由名家篆刻的“竺震旦”的大印章。
    <t>“竺震旦”无疑寓意深长,但倒不如泰戈尔为徐志摩起的“索思玛”富有翩然的诗意。

    (文汇读书周报1989.7.22)

    冰心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p align=right>冰心</p>
    <t>泰戈尔!美丽庄严的泰戈尔!当我越过“无限之生”的一条界线——生——的时候,你也已经超过了这条界线,为人类放了无限的光明了。
    <t>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t>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
    <t>你的**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t>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t>这时我把笔深宵,追写了这篇叹感谢的文字,只不过倾吐我的心思,何尝求你知道!
    <t>然而我们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写了,你看见了。

    (1920.8.30)

    作品赏析《吉檀迦利》

    英文版《吉檀迦利》共有103首诗,收自孟加拉文版《吉檀迦利》、《渡口》、《奉献集》等诗集。“吉檀迦利”直译为“歌之献”,即颂歌献给神明,这里的神是无所不在的人格神,渗透着泛爱思想。诗集的主题就是讴歌人与神的合一,人性与神性的统一。它们反映作者的人本主义宗教思想,寄托作者对崇高理想的热切向往和对祖国的真挚之爱。从结构上看,这部诗集犹如一部有起有结、有主题旋律又有变奏旋律的多乐章组成的交响乐。整个诗集由序曲(1-7),**乐章泛神颂或理想颂(8-36)、第二乐章追求颂(37-55)、第三章欢乐颂(56-86)、第四乐章死亡颂(87-100)、尾声(101-103)等六个部分组成。序曲奏出“我的心渴望和你合唱”的主旋律。伴随****的主旋律,**乐章奏出“你在*贫*贱*失所的人群中歇足”的变奏曲,而“自由的王国”的理想旋律更使泛神颂曲的内涵伸延。第二乐章以“我需要你”旋律提示渴望与神合一的旨题。而“欢乐的洪水在四处散奔流”的欢乐乐章提示凡是有神性的地方就有欢乐,凡是欢乐即神明的旨题,但欢乐总与悲切联系在一起,因而乐章的下阕奏出“悲哀的苦痛”的旋律。第四乐章以“渴望死于不死之中”的旋律提示生与死的辩证逻辑,生是“**无比”,死是“**”的,是神的“召唤”,“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献给“死神”,献给神明。这样自然引出“我这一生永远以诗歌来寻求”的尾声,它同“我用我的歌曲的远伸的翅梢,触到了你的双脚”的序曲,遥相呼应,一唱三叹,突出了梵我合一的主题。
    整个诗集具有朴素、单纯的艺术特征。这种单纯首先表现在思想感情上。孩子们“用沙子盖起房屋、用空贝壳来游戏。他们把枯叶编成小船,微笑着它们飘浮在深远的海上。孩子在世界的海滨做着游戏。 他们不会凫水,他们也不会撒网。采珠的人潜水寻珠,商人们奔波航行,孩子们收信集了石子却又把它们丢弃了。他们不搜求宝藏,他们也不会撒网。”整个诗集洋溢着儿童的天真情愫,展示了儿童的纯真世界。这种单纯还体现在表现手法即朴素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日常生活的形象捕捉上。姑娘寻找花瓣,仆人等待主人,旅人急赴归路,凡此都是企望与神结合的那颗心的形象;花朵、河流、大雨、海螺等具象,都表达了那颗心的虔诚。比喻是那么质朴生动;描写是那么平易流畅;加上口语的广泛运用,节奏的自由运行,使整个诗集弥漫着一种恬淡、飘逸、深邃的意境,给人享受,给有启迪。

    心弦上的歌声——读《泰戈尔散文诗全集》有感
    <t>初识泰戈尔是在一篇文章中看见一句话“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后面的附录中写着选自泰戈尔《飞鸟集》,当时的我虽然年幼,但仍为其精炼的语句、深远的意境所折服,竟也模模糊糊体味到类似俳句般的幽玄。刹那间,生之繁华,死之安祥,生死更替,万物嬗变如雷光电火般在脑中闪过,末了却是一片平静。
    <t>是的,平静,宛如日暮时分的大海,经历了一日或激昂或轻柔的波动,终于随着西下的夕阳融成一片浩瀚的金光,在偶尔飞过的海鸥的鸣声中归为平静。这也正是读完《泰戈尔散文全集》之后给我的感觉。
    <t>人们常说诗人具有*敏锐的感觉,能在*细微、*平常的事物中捕捉到美丽的情感。泰戈尔尤是如此,在他的散文诗中平常的事物总是显出异乎寻常的美丽,然而他又不止于此。沐浴在印度宗教圣光中的泰戈尔更多的是把这种美凝炼成一种哲理。在他优美的文字中有燃烧着的爱的火焰,有几近绝望的仰天叩问,有彷徨无依的内心独白,也有轻柔解人的细语呢哝。但泰戈尔都让它们发泄殆尽后归入平静的背景。因为他知道只有在平静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内心真正的感情;只有在平静中我们才能听到这些文字奏响的心弦上的歌声;也只有在平静中我们才能在感动之余,从悠长的余韵中品味出这个世界的奥妙。而这些奥妙往往是被我们遗忘许久的。譬如孩童新月般的纯真《新月集》、大自然刹那间的永恒《飞鸟集》,人类内心微妙的情愫(《渡》、《游思集》、《随想集》)以及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人的礼物》、《吉檀伽利》)。所有这些,对孩童的爱,对自然的爱,对宗教的爱,对自由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情人的爱,都被泰戈尔用他细腻的笔触,诗化的韵律谱进了他的散文诗中,成为我们心弦上的歌声,而我们是何等希望听到这歌声啊!
    <t>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我们,常常在匆匆的步履中遗失了我们自己——那个赤裸着身子,努力想睁开好奇的眼面对这世界的自己,当我们无意间从汽车车窗或高楼的玻璃墙上看见自己时,我们是那样惊骇于自己的改变,物欲扬起的诱惑的尘土已蒙蔽了那原来敏感而真诚的心,五光十色的霓虹耀花了清澈纯真的眼,有多久了,我们不曾注意过轻颤于枝头的**朵春花,不曾欣赏过日暮时暮色与云霞汇成的美丽,不曾发觉孩童游戏中天真的世界。我们是造物主的儿女,然而我们却在长大后忘记了脚下的土壤,正如泰戈尔所说“在我干枯的心上,好多天没有受到雨水的滋润了。”
    <t>现在,天边有一片雨云正向我们飘来,那就是泰戈尔的散文集,只要你走出将你和大地母亲隔离的高楼,伸出手来,雨水就会滴落在你的手中,宛如母亲慈详的泪水滴落在孩子的心上,这雨水会清洗掉我们心上的尘埃,冲刷掉我们眼中的迷雾。你若静心去听,就会发出这雨中的世界有飞鸟振翅飞来,有花朵欣喜绽放,有孩子真诚的呼喊,有母亲轻柔的微笑,还有一种美妙的歌声,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歌声,它发自你的心中,回荡在这雨中的世界,那是已随泰戈尔的文字飞扬起的你的心弦上的歌声,你听,它在唱着:
    <t><t>你是什么人,读者,
    <t><t>百年后读着我的诗?
    <t><t>我不能从春天的财富里送你一朵花,
    <t><t>天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
    <t><t>开起门来回望吧。
    <t><t>从你的群花盛开的园子里,
    <t><t>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的记忆。
    在你的心的欢乐里,
    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
    把它快乐的声音,传过一百年的时间。

    小鸟,你飞向何方
    <p align=right>——我和《飞鸟集》的故事</p>
    <t>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我沉默的鸟巢里。

    <t>我喜欢泰戈尔的诗。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我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好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
    <t>《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然而,“文化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暗红色的灰烬在火光里飞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着,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他用冷峻而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变了,似有几许惊恐,几许不安,也有几许愤怒,几许嘲讽……
    <t>我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地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中了——那宁静而又浮躁的海洋,广袤而又多变的天空,温暖而又清澈的湖泊,葱郁而又古老的森林……
    <t>有**,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结果,当然叫人失望。但,我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是由于店员的粗心吧。于是,我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我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我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
    <t>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随即,我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挤夺着《飞鸟集》的一片红色,又使我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我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
    <t>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女孩的手。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身旁,抬起脸看着我,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象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
    <t>我愣住了,手捏着书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她开了口:“你也要它吗?那就给你吧。”声音,清脆得象小鸟在唱歌。我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于是,我轻轻问道:“你知道这是谁的书?”
    <t>“谁的书?”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我,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我喜欢他。”说罢,用手做着捋胡子的样子,又格格地笑了。如同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一颗石子,笑声,在静静的店堂里荡漾……
    <t>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我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使年青,我还是懂得这一点。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我手中:“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一本呢!”没等我作出任何反应,她已经转身去了。我只看见她的背影:一件浅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随着她轻快的脚步摆动……
    <t>她走了,象一缕轻盈的风,象一阵清凉的雨,象一曲优美的歌……

    <t>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t>旧书店里的这次邂逅,留给我的印象竟是那么强烈。真的,生活中有些偶然发生的事情,竟会深深地刻进记忆中,永远也忘不了。我不知道那个小姑娘的名字,甚至没有看仔细她的容貌,但,她却常常地闯到我的记忆中来了。当我看着那些在街头吸烟,无聊,踯躅的青年,心头忧郁发闷的时候,当我读着那些大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奇文,两眼茫然迷离的时候,她,就会悄悄地站到我的面前,眨着一对明亮的眼睛,莞尔一笑,把一本《飞鸟集》塞到我手中,然后,是那唱歌一般悦耳的声音:“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一本呢!”……
    <t>她使我惶乱的思想得到一丝欣慰,使我空虚的心灵得到几分充实。她使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忘记了世界,抛弃了前人创造的文化,抛弃了那些属于全体人类的美的事物!
    <t>有时,我真想再见到这位小姑娘,可是,偌大个城市,哪里找得到她呢?有时,我却又怕见到她。因为,在这些岁月里,有多少纯真的青年人变了,变得世故,变得粗俗,就象炎夏久旱之后的秧苗,失去了水灵灵的翠绿,萎缩了,枯黄了。我怕再见到她以后,便会永远丢失那段美好的回忆。
    <t>一次,我在街上走着,迎面过来几个时髦的姑娘,飘拂潇洒的波浪长发,色调深艳的喇叭裤子,高跟鞋踏得笃笃作响,香脂味随着轻风飘漾。她们指手划脚大声谈笑着,毫无顾忌,似乎故意抬摇过市,引得路人纷纷投去惊奇的目光,目光中不无鄙视。对那些衣着打扮,我倒并没有多少反感,只是她们的神态……
    <t>我忽然发现,这中间有一张似曾相识的脸——难道是她?是那个在书店遇见的姑娘?真有点象呀!我的心不禁一阵抽搐。我迎上去,想打招呼,她却根本不认识我,连看都不看一眼,勾着女伴的颈脖,嘻笑着从我身边走过去。哦,不是她,但愿不是她!我默默地安慰着自己,呆立在路边,闭上了眼睛……
    <t>是的,这绝不会是她。然而,这件小事却给我心头重重一击。工作之余,我又打开泰戈尔的诗集。泰戈尔,这位异国的诗人,毕竟离我们遥远了,他怎么能回答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疑虑和苦恼呢?他的一些含着神秘色彩的诗句,竟使我增添许多莫名的忧愁和烦闷。“有些看不见的手指,如懒懒的微风似的,正在我的心上,奏着潺缓的乐声”。呵,“我知道我的忧伤会伸展开它的红玫瑰叶子,把心开向太阳!”

    <t>冬天的小鸟啾啁着,要飞向何方?

    <t>历尽了一场肃杀的寒冬,春天来了。经过冰雪的煎熬,经过风暴的洗礼,多少年青的心灵复苏了,他们告别了愚昧,告别了忧郁,告别了轻狂,向光明的未来迈开了脚步。就象泥土里的种子,悄悄地萌发出水灵灵的嫩芽,使劲顶出地面,在春风春雨里舒展开青翠的枝叶……
    <t>恍若梦境,我竟考上了大学,去报到之前,我清理着我的小小的书库,找几本心爱的书随身带着,**本,就想到了《飞鸟集》。啊,她在哪儿呢?那个许多年前在书店里遇见的小姑娘。此刻,即使她站到我面前,我大概也不会认识她了,可是,我多么想知道,她在哪里?
    <t>人流,长长不断的人流,浩浩荡荡涌向校门。我随着报到的人群,慢慢地向前走着。不知怎的,我仿佛有一种预感——在这重进校门的队伍中,会遇见她。于是,我频频四顾,在人群中寻找着。
    <t>一次又一次,我似乎见到了她——她背着书包走过来了,脚步,已不似当年轻盈,而是稳重了,坚定了;身上,还是那一件淡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轻轻地晃动着……
    <t>这不过是幻觉而已,我找不到她。在这支源源不绝的人流里,有那么多的小伙,那么多的姑娘,哪有这样巧的事情呢。可是,我的心头还是涌起了几分惆怅,眼前,仿佛又掠过几年前在街头见到的那一幕……
    <t>有人撞到我的脚跟上,我一下子从沉思中惊醒。身边,是笑声,是歌声,是脚步声。我不禁哑然失笑,脑海中,突然跳出几行不知是谁写的诗句来:
    <t>你呀,你呀,何必那么傻,
    <t>经过一场风寒,就以为万物肃杀,
    <t>闻一闻风儿中春的芳馨吧,
    <t>生活,总要向美好转化!
    <t>我抬起头来,幽蓝的天空,辽远而又纯净——这是春天的晴空啊!一群又一群鸟儿从远方来了,它们欢叫着,抖动着翅膀,划过透明的青天,飞呵,飞呵,飞……

    (赵丽宏)

    泰戈尔的创作的三个阶段
    <img src=../reviewimages/tgeswsqj_2.jpg>
    <t>泰戈尔(1861—1941)主要是以诗人**于世。他8岁习诗至16岁《帕努辛赫诗抄》问世,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模仿习作阶段,这些作品正如泰戈尔自己所说的“除了习灵的自我夸张外,对外界没有任何认识”,是“自我陶醉的幻想”。20岁所发表的诗集《暮歌》标志着他诗歌创作的正式开始。从《暮歌》起,作者挣脱了“旧有的诗规”,找到了表现自己艺术个性的手段。从那时直至逝世,泰戈尔共发表了50多部诗集,两千多首歌曲。他几乎涉足了诗歌所有的体裁和形式。
    <t>泰戈尔的整个诗歌创作分成三个时期,即1880—1900年清新的早期,1901—1914年复杂的中期,1915—1941年深沉的晚期。
    <t>无疑,刚刚摆脱模仿阶段的处女作《暮歌》以及稍后的《晨歌》不可能承担起直接反映生活的重任,它们只不过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几声悲叹和甜蜜的幻想。1884年的《画与歌》和1886年的《刚与柔》诗集才离开了自我表现的小天地,转向外部世界和社会人生。特别是在1890—1900年这10年间的农村生活,使他直接而广泛地接触了民众。这段生活实践,确立了他创作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这10年间,他写了自己***的8部诗集。**部诗集《心中的向往》里有爱情诗,自然诗,哲理诗,宗教诗和现实生活诗。这也是泰戈尔整个诗歌创作中***的一部诗集。闪耀现实主义光辉的**故事诗《两亩地》收入此集中。1896年创作的《收获集》里大部分诗都是短小的,大多是十四行诗,它的内容或是在帕德玛河畔所见所闻的下层社会的日常生活,或是片刻的悔恨和往昔的追忆。1899年发表了传统风格的格言和寓言诗《微思集》,1900年发表了可感触到诗人内心情绪搏动的《梦幻集》以及完全口语化的、撷取瞬间情愫的《刹那集》。这些诗集都是用孟加拉语写成的,后来出版的英文诗集如《园丁集》、《飞鸟集》、《游思集》等大都选自这些诗集。
    <t>从1901—1914年是他诗歌创作的复杂时期,主要诗集有《儿童集》(大部分收入英文版的《新月集》)、《回忆》和几部宗教抒情诗集:《祭品》、《吉檀迦利》、《渡》、《歌的花环》和《颂歌》等。英文版的《吉檀迦利》主要选自上述孟加拉文版诗集。这时期整个诗作内容,一是歌颂纯真的儿童和祖国;一是颂神,讴歌****的思想。
    <t>1915—1941年,泰戈尔共发表了诗集34部,1916年发表的《飞鹤集》揭开了这时期创作的序幕,诗歌创作又回到现实生活。这期间诗歌创作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政治抒情诗,揭露法西斯罪行声援各国人民斗争;二是对自己一生进行剖析和总结的诗歌。
    <t>泰戈尔一生坚持形式上革新,但走上自由诗或散文诗的道路是漫长的,直到晚年,他才完全采用自由诗形式,尽管他在中期把自己的诗翻译成英语,蜚声世界文坛,已经尝试了散文诗的创作愉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