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王蒙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ISBN:9787536047228
  •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01日
  • 页数:378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成功人士非凡的成长史。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本。
    一位大家的心路坦言。
    王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初登文坛,八十年代以《蝴蝶》、《春之声》、《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蜚声文坛,本世纪初又有《我的人生哲学》、《尴尬风流》搅动文坛,王蒙的文学创作贯穿于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位高官的心灵剖析。
    王蒙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毛泽东主席曾说:王蒙是有才华的。在王蒙的人生经历史,因了与毛泽东、邓小平、胡耀邦、胡乔木等**人物的交往而跌宕多姿,神秘耀眼。
    一位智者的心得阐述。
    王蒙的人生坎坷曲折,多事也多难,但他处乱不惊,一一化解,遇难呈祥,涉险成趣,令人叹为观止。王蒙在人生历程中处处表现出一位智者洞察世事的大智慧,丰富了我们的生存认知。
    文章节选
    风雨之路
    我也重读了《苦难的历程》。它的主人公与故事对我极其陌生,但是它的题记,什么人要在“血水中洗三次,在碱水中洗三次,在清水中洗三次……”令我感动万分。与这样的清洗九次相比,我的日子算是够舒服啦。

    我的初恋
    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爱情。张生和崔莺莺有惊艳和幽会。而我那个时期,我知道的是苏菲娅、喀秋莎(驻守边疆卫国的战士,喀秋莎爱情佑护着他),刑场上的婚礼,绝命书……每当我想起瑞芳,我想到的是她从小革命的经历,她在学校担负的繁重的工作,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夜夜加班在那里统计“三反”“五反”的战果。她的笑容使整个区委大院光亮起来了。
    对于我来说,爱情是风,是歌。我才刚往追求瑞芳上动了一下念头,忽地呼呼地,大风、飓风、龙卷风吹得我离了地,在天空逡巡,城市和乡村,星辰和山河都在我身旁旋转。我唱: “我曾漫游过全个宇宙/找不到一个爱人/如今在我的故国露西亚(俄罗斯)/爱情在向我召唤……”我唱“我的歌声飞过海洋/爱人啊你别悲伤/**派我们到海洋/要掀起惊天风浪……”有什么办法呢,中国的革命歌曲里头基本不唱爱情。

    我**次见到毛主席
    团校毕业时我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从台侧走了出来,各个聚光灯打开,照耀着主席的面孔,说好了,毛主席不准备讲话,他只是在照耀下站了站,略略做一点手势,有时背起手,有时摇一下手,有时往远处看,有时微笑一下。毛主席的形象相当雄伟,沉著,庄重,每个姿势与动作都有风度,有雕塑感。我想,做一个**人物真难呀,置身于聚光灯下,展现自己,定格造型,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考验,普通人,那么一站,多么紧张,多么尴尬,而主席好像已经惯了,他举止自信而且有“派”。

    我与田家英的一段往事
    *难忘的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田家英讲毛泽东思想,他从下午讲到晚上,晚饭后续讲,讲到深夜。我至今记得,田家英说,毛泽东思想像大海,每个人都可以去舀里边的水,但是水永不枯竭。毛泽东思想像钢琴,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演奏出无穷的精彩乐章。田家英讲毛泽东思想完全是用他自己的语言,讲的是他自己的心得,而且我能感觉得到他对自己的讲话的珍爱与从分析中获得的快乐。
    但是我也略有保留:他讲得如此滔滔不绝,大雨倾盆,全面贯输,耳不暇闻,一口气居然讲了六七个小时,除了中间吃晚饭外,连课间休息也没有,更没有什么互动、问答、讨论、质疑。我在晚九时后递了一个条子:“请掌握时间”。那个时候听讲是可以递条子的,不必署名。田老师拿起了并宣读了这个条子,他很民主,但是他不以为然也不以为意,他身旁的教务处领导表示“放开讲放开讲”,他也丝毫不加收敛地继续洋洋洒洒地讲了下下去。
    田家英不是一般人物,他有学问,有才华,爱思索,有创意,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话语爆炸与思维加速的状态……

    父母离婚我主持
    母亲提出每月五十元的赡养费用,我说服父亲一口答应,当时父亲的月薪只有七十多元,但是我采取了手段,**,我答应每月给母亲送去五十元后,再想办法要出钱来转手给父亲,至少退“税”二十元,就是说父亲应该负担三十元左右的费用给我的弟弟和妹妹,直到他们生活自立为止。第二,我明白,他们二人订的协议并无法律效力,先办了离婚,给父亲以自由,给母亲以尊严,其他的,再说。然而这种状况有时候让我痛苦、无奈直到愤慨。为什么我从十来岁就要背起自己这一代人、下一代人而且还有上一代人的种种重担!

    为什么毛泽东的“不要打棍子”没有挽救我的命运
    主席说,王蒙有文才,有希望。主席又说,小说有缺点,正面人物写得不好。对缺点要批评,一保护,二批评,不是一棍子打死。但是到了一九五七年五月,在“鸣放”的关键时刻,我在工厂接到通知,说是市委将派车来接我去机关看一个文件。我等了几个小时,又通知我不去了。
    后来我明白了,这是我的命运的一个关键情节。我是怎样从可能被**保护,经过一个下午,*多两个小时,改为不再保护了呢?我可以认定,这不是市委的事。当时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原团市委书记张大中后来曾经明确地告诉我,市委宣传部未过问过我的划右派的事。他说市委文教书记杨述还曾提出王蒙的运动中的“问题”由市宣传文教口抓,但有关党委部门不同意,王既然是团干部,就不能特殊,只能由党团口抓。其中含义不难推测。市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刘仁同志,对我也是呵护的。我在六十年代由作协出面调动去了新疆,他事先不知此事,后来知道了,很不高兴,他身边的人告诉我,他自言自语几次:“怎么调到新疆去了?”

    伦敦给我盖帽子:铁幕后知识分子的起义
    毛主席说了作者(我)有文才。当然是毛主席,一眼看了出来。而另一面,叫做大洋彼岸的一些人,在将此作收入到意识形态挂帅的《苦果》(一九五八年出版于伦敦泰晤士出版社,副题是“铁幕后知识分子的起义”)中的时候,在反共主义的激动中仍然没有忘记说了一下:王蒙的小说有一种Different style——不同的风格。是不同啊。比较一下那一年与王常常被同时提起的发表了影响甚大的“揭露阴暗面”特写的另一位写作人吧,与他的黑白分明,零和模式,**对立,一念之差换转过来就万事大吉的对于生活的审理与判断相比较,或者哪怕是与苏联的奥维奇金、杜金采夫相比,小小的王蒙是多么地不同啊。

    我的忏悔录:倒戈批判“丁陈反党集团”
    我被邀参加了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我惊呆了,我惊异于为了批丁玲先从陈企霞的男女关系问题入手,发动柳溪同志以受害者的身份揭露她的一度的情人陈企霞。怎么是这样的手段?
    我始终记得骨瘦如柴的邵荃麟的自问自答。他说,也许有人会问,毁损一个丁玲这样的老作家大作家是否应该,他回答说,越是大作家革命的作家党员作家越是要接受党的挽救。我又为能参加这样的**别会议而自得。我感觉到风浪来了,考验来了。
    如今,我感到愧悔的是,我主动向作协领导郭小川同志反映了冯雪峰老师与我的**的一次个别接触中谈及文艺问题的一些说法,他说苏联是大国沙文主义,教条主义,说萧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是篇普普通通之作,却被吹了一个不亦乐乎。我还在大会上发了一次言,表示了批评丁玲冯雪峰之意,也表示好好学习提高认识。这不是一个光荣的记录,用现在的语言,人们会,人们可以,我自己也应该狠狠地责备自己。我应该忏悔。对不起冯雪峰老师,他在家里接待我,是对我的器重与照拂,我却从里头找出了“材料”。

    文革悲喜录
    麻烦在于维语的“万岁”的说法是“亚夏松”,而“打倒”的说法是“哟卡松”,略有相近。我亲耳听到在批判邓拓大会上喊口号时,大队贫下中农协会主席毛拉·库图洛克把该喊万岁亚夏松的地方喊成打倒哟卡松。急得大队书记阿西穆面红耳赤,连忙竭尽全力用正确的口号把他的错误叫喊压下去。还好,在厚道的伊犁农村,没有人抓辫子整人。人们宁可非礼勿闻,谁也没听见。大家明白,如果谁也没有听见,那么谁听见了就说明谁思想反动。

    干校杂忆:身边的卑琐与丑陋:
    反映完了,他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另有一把算盘,另有一笔账。你开会,他迟到,可以迟三四个小时,于是召集会者把开会时间早说两三个小时,本来计划晚八点开会,偏偏通知是晚五点开会,其实五点你到大队部,**看不到一个人。人们到得就更晚了,你讲那些未必做得到的事,他睡觉。你点名叫醒了他,旁人见他那睡眼惺忪的样子哈哈大笑,他突然大声说几句热烈拥护,坚决完成,三面红旗万岁的话,气冲牛斗,使召集会议者颇觉受用,这时,他又睡着了。也许这是一种平衡?这是冥冥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大言与实情、豪言壮语与苟活、漫无边际与鸡毛蒜皮、天马行空与过**算**之间,在理论与实际,政策与对策之间,这只手掌握着也拨弄着。这也算是天道有常吧。
    ……
    目录
    1 故乡
    2 父亲
    3 母亲
    4 精彩与荒谬
    5 慈祥与温暖
    6 如同梦魇
    7 好孩子、好学生
    8 做诗与失眠
    9 我要革命
    10 我有没有童年
    11 雨果与周曼华
    12 从拜神父到思想赤化
    13 进步关系
    14 入党
    15 冬天里的春天
    16 激情岁月
    17 **团校
    18 秋天的发现
    19 充满阳光
    20 基层与实际
    21 终于离异
    22 永远的十九岁
    23 初恋
    24 艺术生活
    25 走向文学
    26 苦难与升华
    27 青年作家
    28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9 这篇小说
    30 青春万岁
    ……
    编辑推荐语
    文学大师的70年家事、国事、心事自述。
    一个人的“**日记”,一个**的“个人机密”。
    反右“文革”放逐出阳关·文坛政坛笑梦说故人。
    《青春万岁》:少年才俊的初变;难堪家事:主持父母离婚;为什么毛泽东的“不要打棍子”没有命运逆转;伦敦的遥呼:“铁幕后的起义知识分子”;忏悔录:批判“丁陈反党集团”;蚀骨的流放记载:边疆风萧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