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病毒的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病毒的故事

  • 作者:潘锋 赵彦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40420
  •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01日
  • 页数:181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病毒作为生命现象的一个重要体现着与人类的关系既久远又崭新。一个SARS被征服,谁又能保证另一个SARS不来侵扰人类呢?我认为,生命科学要从娃娃抓……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时报》的两位年轻科学记者他们本人都受到过生命科学院的专业训练,同时又长期在科学报道的**线工作。在本书中,既体现了专业人士的科学精神,又融会新闻记者的敏锐眼光和忧患意识……
    《病毒的故事》,对病毒这个人类看不见的敌人,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和分析。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几千年来病毒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人类与病毒旷日持久的战争历程以及应该如何认识病毒、怎样使人类在自然界中*终拥有**地位等一系列问题。
    文章节选
    痛失交臂
    机会只有那么一两次,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同命相连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早源于对细菌的认识,**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就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对传染病病菌的发现,使人类由此开始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腰杆硬了起来。虽然巴斯德并不是细菌的*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他的细菌学理论的正确性,征服了世界。
    当时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很多传染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只是这些细菌尚未被成功地分离出来而已;而那些已被分离到的病原细菌都具有几个特点:细菌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菌细胞无法通过**用的瓷滤器,并且可以在人工合成的营养培养基上生长。巴斯德由此提出了**的菌原学说,但也许正是菌原学,可能延缓了人类认识病毒的历程。
    病���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从人类熟知的天花、流感、艾滋病到许多人还不太知道的,如埃博拉出血热、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地球上有4000种以上的病毒,其中大约有100种会引起人类疾病。从古至今,人类就一直受到病毒的困扰,同样也包括动物和植物。
    **个有记载植物病毒病的是郁金香碎色病,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瑞吉可思(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家的一幅绘画作品——幅得了病的郁金香静物画。据说一朵这种病病歪歪的郁金香的球茎当时竟能换得许多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价值连城。以郁金香而闻名于世界的欧洲小国荷兰,1634~1637年间对这种变了态的郁金香的追求甚至达到了高潮,这也使科学家们知道并有机会研究这种在17世纪就已经开始存在的植物病病毒——一郁金香碎色病。在中国,12世纪中叶(1149年)出版的《农书》中,就有了关于家蚕“高节”、“脚肿”等植物病的记载,而这种病正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家蚕枝型多角体病毒……
    目录
    引子从混饨说起
    **章窥视病毒的世界
    痛失交臂
    同命相连
    巴斯德害人不浅
    矛与盾
    跨越百年的四步
    肤浅的认识
    病毒化学与形态
    向细胞进军
    分子病毒学时代到来
    真实的病毒
    过于简单
    你见过这些病毒吗?
    为何如此难对付
    *大的本事
    变幻无常
    第二章 动物的进攻
    血腥斗牛场
    吃人的部落
    聚焦朊病毒
    人逼疯了牛
    牛逼疯了人
    蚊子参加的战争
    二战没有结束
    登革真相
    越飞越远
    斗争未曾有穷期
    喋血埃博拉
    飞来的狐蝠
    第三章 脆弱的人类
    魔鬼的疯狂
    替美国背黑锅
    老病新生
    掘墓寻源
    闻鸡色变
    飘动的红丝带
    难忘1981
    病毒HIV
    公众人物
    谁对艾滋病负责
    全世界携起手来
    ……
    第四章 中国人没闲着
    第五章 博弈病毒
    附录1 病毒学名词解释
    附录2 三十年来新发现的病毒
    附录3 人类瘟疫大事记
    编辑推荐语
    病毒作为生命现象的一个重要体现着与人类的关系既久远又崭新。一个SARS被征服,谁又能保证另一个SARS不来侵扰人类呢?我认为,生命科学要从娃娃抓……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时报》的两位年轻科学记者他们本人都受到过生命科学院的专业训练,同时又长期在科学报道的**线工作。在本书中,既体现了专业人士的科学精神,又融会新闻记者的敏锐眼光和忧患意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前院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顾问组顾问,国际微生物学联盟执行执委,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毅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