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诗歌朗诵艺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诗歌朗诵艺术

  • 作者:王福生
  •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56253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255
  • 定价:¥34.6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诗歌朗诵艺术》是一本专门阐释诗歌、讲述朗诵的好书。既有学理的高度,又有术用的深度;既有宏观的整体把握,又有个案的具体辨析,旁征博引,探幽寻微,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诗歌同朗诵凝结、文字同声音汇聚的有效途径。对于诗歌爱好者和朗诵初学者,可以称得上是指点迷津、登堂入室的指南。
    文章节选
    **章 心系风骚 愈进愈奇
    **节 三分诗歌七分诵读
    一、诗歌解读明晰概念
    诗,作为文学艺术的骄子,以它特有的声音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诗,应该是真理的声音、时代的号角、历史前进的足音。或者说它应该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诗歌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它和正义的、庄严的、愤怒的、悲伤的、温柔的种种情感相联系,通往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它是精神世界的盐,诚如郭沫若所说:
    诗歌本来是艺术的精华,
    它有音乐的浑含,造形美术的刻画,
    任何艺术的成分,——都可以包括它。
    小说和戏剧中如果没有诗,
    等于是啤酒和荷兰水走掉了气,
    等于是没有灵魂的木乃伊。
    **的诗,永远和跃动的雄心、奔放的思想、海阔天空的幻想相联结。因此,诗,也天然地与血气方刚、充满理想、血管中奔涌着澎湃的激情、胸膛里跳动着鲜红的赤诚的诗人联系在一起。激情,要抒发;赤诚,要坦露;思想,要表达。这一切,都离不开诗。可以说,诗,是诗人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极好形式。
    “诗言志”。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往往用诗这种形式把他们探索真理的决心、不畏险途的豪情抒发出来,表现自己,也激励别人。诗人们对于诗更是如醉如痴。李白为了它,不去“摧眉折腰事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喜欢它,“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李商隐追求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什么是诗?这是一个古今中外众说纷纭的问题。《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
    上面这些诗人和诗评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诗作了各自的阐述。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倾向于认为:诗,是一种能集中地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它是诗人用浸透感情的、有内在节律的、形象而富于质感的语言,通过比喻、夸张、拟人、化物、象征等一系列手段,把某种独特的感受抒发出来的表达方式。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精炼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一首好诗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
    1.要真实地反映生活,抒真情,说真话。“若不是出自作者内心的作品,则此等艺术创作必无生命可言。99①诗的每一行、每一句都不该是游离于现实生活的白云和流星,而应是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的、枝繁叶茂的大树。例如这首——贺敬之的《回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这首诗让无数读者激动过,就在于它是建立在一个革命者和革命摇篮延安的血肉相连的感情上的,即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地基上的。没有诗人对延的熟悉和热爱,是决然写不出如此动情的诗篇来的。
    2.要关心人民的命运。一首好诗,容不得囿于“自我”小天地的无病呻吟而要求诗人站在人民的立场,捍卫人民的利益,发出正义的声音,如下面这首诗: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
    他们坐在织机旁,
    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那个上帝,
    饥寒交迫时我们向他求祈;
    我们希望和期待都是徒然,
    他对我们只是愚弄和欺骗——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阉人们的国王,
    我们的苦难不能感动他的心肠,
    他榨取我们*后的一个钱币,
    还把我们像狗一样枪毙——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虚假的祖国,
    这里只繁荣着耻辱和罪恶,
    这里花朵未开就遭到摧折,
    腐尸和粪土养着蛆虫生活——
    我们织,我们织!”
    “梭子在飞,织机在响,
    我们织布,日夜匆忙——
    老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海涅:《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这首受到马克思称赞的**诗篇,愤怒地抨击了那个专制的时代,表现了人民要推翻旧世界、埋葬一切腐朽制度的伟大力量。以上诗句表明诗要言志,诗如果不能言志,就不成其为诗,不能成为号角和旗帜,也就不能感染人,鼓舞和激励人。
    3.诗所选择的形象要有美感的力量,所抒发的感情具有审美价值,所表现的思想有美的撼动力和征服力。请看下面这首写旭日的诗:
    夜色稀释成清淡的雾
    原野像大片大片透明的玻璃
    宁静中,你哇地一声诞生了
    小脸上沾满了母亲的血液
    每一片树叶都是你绿色的耳朵
    每一点水波都是你闪闪的眼睛
    每一道霞光都是你柔软的头发
    每一声鸟鸣都是你咕咕的细语
    我用白云的襁褓裹着你
    我用云霞的嘴唇吻着你
    我用河流的手臂抱着你
    我用山峦的脊背驮着你
    我用心中的歌儿祝福你
    ——韩东:《给初升的太阳》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美的,表现的思想也是美的——诗中被描写成婴儿的太阳形象,象征着从十年浩劫的废墟上崛起的一代新人及其萌生的希望、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希望、理想和信念是和刚刚经历过一场风暴洗劫的祖国母亲一起获得新生的,因而全诗充满了感染力和启示力,能够从内心深处唤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因此说,诗歌,需要凝聚的感情,需要精美的语言,需要高远的意境,需要灵动的表现。
    二、诠释朗诵把握要领
    我们一提朗诵,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诗歌朗诵。这可从一个侧面说明,诗歌朗诵在朗诵中的地位何等重要。古往今来,中国诗歌似长江大河,汹涌澎湃,源远流长;更似巍巍高山,屹立于世界文学的群峰之中,历久常青。
    朗诵是一种综合性的创作活动,朗诵者要选定适合自己的文字作品,深人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设计好朗诵的形式,结合音乐、灯光的设计,准确、清晰、有感情、有变化地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要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表达技巧将作品的思想内涵阐释出来,把情感抒发出来。
    朗诵既有文本的文化传统血脉,又有当代人文精神的关怀;“口耳之学”在朗诵中得到了具体说明,“脍炙人口”在朗诵中显现出形象内涵。凡是进入朗诵射程的文字作品,便增添了有声语言的魅力;凡是获得朗诵美感的广大受众,就能领略到语言表达艺术的真谛。朗诵是朗诵者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
    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宜于朗诵,朗诵有难易。有很多经典性的朗诵作品,需要精深的艺术造诣和语言功力,并且要显现出朗诵艺术家的风格,达到不是所有人都能企及的艺术境界。因此,文学艺术作品的表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功夫在诗外”,那“诗外”的功夫是以广博的学识和人生阅历为根基的。
    这个“诗外”,在今天看来,就是朗诵者要深入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充分地认识和准确地理解生活;朗诵者应该和革命事业的洪流融合在一起,真正成为人民的代言人。要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化,成为伟大时代的敏感的水银柱。要不断在生活中磨炼和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以捕捉生活中*激动人心的一刹那,从而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1.生活
    朗诵者要想朗诵好诗,必须要有生活。因为“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拍节”。“愈丰富地体味了人生的,愈能产生真实的诗篇”。存在决定意识,生活产生诗情。这是为无数朗诵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李白如果没有和安徽泾县桃花潭村的汪伦一段深厚的交往,没有对友谊的深切体会,就不会写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动人的诗句;郭小川如果没有在林区深入生活的经历,也不会写出脍炙人口的《林区三唱》,尤其是如果他没有与林区工人在祝捷会上开怀畅饮的具体经历,就不能把《祝酒歌》写得那么真切感人、动情人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深切体味,就如同在没有泥土的真空中一样,是**长不出诗的花朵的,是**朗诵不出诗情画意的。所以,要想朗诵好诗歌,须努力开拓自己的生活接触面,力求生活的广度和感受的深度。只有如此,才能在朗诵诗歌的世界里,触类旁通,驱遣裕如。
    2.时代
    鲁迅说过,诗是民族的声音,对于时代精神,诗应该是*敏感的水银柱。沸腾的生活像海洋。而诗呢,诗就是它的波浪。它反映出社会主义生活的五彩缤纷,它唱出人民创造的巨大声音。古今中外文学史告诉我们:一切不朽的诗篇,都是那个时代的回声;一切伟大的诗人,都是那个时代里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冲锋陷阵的斗士。诗人的瞳孔,只有汇集时代的风雨雷电,才能抒发出时代的声音;诗人心灵的回音壁只有面向人民的一切苦难与欢乐,才能轰响出时代精神的雷鸣。作为一名朗诵艺术工作者,应该投身到振兴中华的洪流中去,体察时代、了解时代、把握时代。不仅仅做艺术的骄子,更应该做时代的斗士,只有把自己的情感作为时代的喷火口;把自己作为时代的忠实的发言人,才能朗诵、创作出**的诗作。
    3.感受
    感受,是指对于外界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及其敏感程度。一个对于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反应敏感、感受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在平凡中见出非凡,在“司空见惯”里发现新意。感受能力的强与弱决定着朗诵者的艺术生命。因此,每一位朗诵艺术工作者,都应该加强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深入到生活中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澎湃的革命激情,去独具匠心地发现生活里一切富于诗意的事物,去锻炼和培养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艺术的提炼能力。
    诗的“外在功夫”是很重要的。它是一切朗诵者想获得成功的必要的先决条件。离开它,就如同“炊”离开“米”、“釜”离开“薪”,无米之炊和无薪之釜都是煮不出“饭”来的。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深刻地理解。“诗外功夫”是朗诵者得以腾飞高远的刚劲的翅膀,不可或缺。没有技巧的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永远只能用忧虑的目光扫视着天空,只能像没有轮子的车,望着生活的大路而发不出一点声响。
    大家知道,朗诵不同于生活中的谈话,不同于语文课上的朗诵,不同于当众发表的演讲,不同于话剧的角色塑造,更不同于话筒前的报告新闻。朗诵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是对文学作品的一次再创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朗诵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文化现象的重要一环。
    第二节 条分缕析成竹在胸
    一、精读作品抓住灵魂
    一篇作品能不能朗诵得好,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精读作品,抓住作品的灵魂。了解背景是理解与把握文艺作品的基础,是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与表现作品的重要条件。作为朗诵者还要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作品,作品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受和情绪。
    1.作品的内容背景
    文艺作品的内容背景,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时间、地点和条件,如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参考作品的内容背景,可以有助于理解作品内容并形成相应的朗诵风格。如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王维,有两首脍炙人15的好诗《汉江临泛》和《使至塞上》。前一首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千古名句;后一首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但是,作者写诗的背景却是迥然有别的。前一首,作者受命南巡,考察并提拔官员,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何等风光!所以,诗人高唱“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后一首,随着张九龄被贬,唐玄宗假出塞宣慰河西驻军之名,意在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所以,王维单车河边,以悲戚之情写道:“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背景不同,作者的心情必然不同,朗诵时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色彩也必然随之不同。
    2.作品的人物背景
    作品的人物背景指以塑造人物为主的作品中,人物的风貌及来龙去脉。人物背景,可提供作品的线索,是朗诵好、创作好人物的基础。如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两首叙事长诗《陌上桑》和《木兰词》,分别塑造了秦罗敷和花木兰两位女性。她们都是古代妇女中的杰出代表,不仅仪态美,而且心灵美。但是,美中却有不同。罗敷的美表现在勤劳、机智、蔑视权贵、忠于爱情。而木兰的美,却表现在识大体、顾大局、孝顺父亲、忠于祖国、不慕荣华富贵,直至忠孝两全上。前者,是男耕女织时代良家妇女的典型;后者,是北魏尚武时代骁勇女杰的典型。人物出身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人物形象、人物思想感情的不同。
    3.作品的写作背景
    作品的写作背景,是指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包括自然、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如曹操写《观沧海》。东汉末年,各路军阀逐鹿中原,这时,居住在辽西的乌桓日渐强盛,时常南下攻城略地,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207年夏,他率师北征;一战告捷。凯旋途中,路过碣石,登山观海,写下了这首《观沧海》,表达雄心壮志,抒发了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毛泽东于1954年夏写的《浪淘沙•北戴河》,距曹氏写《观沧海》已有一千七百余年。他既抒发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的怀古之情;又对比往昔,热情地歌颂了“换了人间”的新时代、新生活。曹氏一生,始终以统**下为己任,但终未实现夙愿。
    ……
    目录
    **章 心系风骚愈进愈奇
    **节 三分诗歌七分诵读
    第二节 条分缕析成竹在胸
    第三节 调整心态进入角色
    第四节 节奏鲜明起伏跌宕
    第二章 余音绕梁三口不绝
    **节 语音标准务求规范
    第二节 声母准确方法得当
    第三节 韵母完整余韵绵绵
    第四节 声调自然变化多端
    第五节 语流音变色彩斑斓
    第三章 音出胸臆金声玉振
    **节 正确发声自如呼吸
    第二节 喉部放松圆润持久
    第三节 加强共鸣响亮优美
    第四节 吐字归音清晰流畅
    第五节 刚柔并济纵收自如
    第四章 谈诗论情水到渠成
    **节 感人心者奠先乎情
    第二节 情动于衷莫贵乎真
    第三节 情真意切言为心声
    第五章 感受形象振翅飞翔
    **节 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第二节 激情澎湃回味悠长
    第三节 虚实并举情景交融
    第四节 捕捉精华��郁隽永
    第六章 天风海韵华彩乐章
    **节 形象性
    第二节 凝缩性
    第三节 动作性
    第四节 可感性
    第五节 跳跃性
    第六节 色彩性
    第七节 音乐性
    第七章 潇洒自如风格绚丽
    **节 何谓诗歌的风格
    第二节 风格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风格呈现多样化
    第八章 风度翩翩魅力无限
    **节 诗歌美
    第二节 抒情美
    第三节 形象美
    第四节 朦胧美
    第五节 和谐美
    第九章 诗海泛舟渔歌唱晚
    **节 格律诗与朗诵艺术
    第二节 古体诗和词的朗诵
    第三节 现代诗的诗歌朗诵
    第四节 毛泽东诗词朗诵及赏析
    第五节 散文、美文的朗诵
    第十章 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节 诗歌朗诵的诗美鉴赏
    第二节 朗诵魅力与审美能力
    第三节 欣赏角度与欣赏习惯
    第四节 名篇佳作朗诵欣赏
    参考书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