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思想门:先奏诸子解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思想门:先奏诸子解读

  • 作者:黄坚
  •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 ISBN:9787801756626
  •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01日
  • 页数:228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1756626
    • 作者
    • 页数
      228
    •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01日
    • 定价
      ¥2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
    **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科学家李学勤为本书作序。中国社科院、北大、北师大六位学人联袂**本书。
    一场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激情演绎。
    本书是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一次充满力量与冒险的解读。文章不拘学院套路,另开阐释法门,演练了一场先秦诸子与当今社会风气相互激荡、**的实验。作者从阅读原著出发,结合自身思考,新见迭出,才气纵横。无论是从“墨子的草鞋”入手来讨论墨子,还是从“钓鱼”、“做梦”的角度来谈庄子,还是提出“韩非专制的对象在官不在民”,都为理解诸子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作者笔下,孔子童心未泯、风趣搞怪,孟子是个很不好说话的人,而韩非子则是“三重弃儿”,苏秦的一生是“一场玩笑”。作者追溯了“儒”的起源,并提出:只有彻底废弃“儒学”,“国学”复兴才有希望——“将蒙在中华文明美味汤面上的儒学油垢,一撇而尽。让每一个独立、真实的生命体,直接照射在二十一世纪的阳光下。” 本书部分文章曾在网上张贴,激起很大反响和争议。
    文章节选
    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 阳货》)
    这是《论语》全书,很少有的,让人忍俊不禁的一章。大意是,一个名叫孺悲的人来找孔子,这人以前跟孔子学过东西,但那天孔子不知什么原因,不想见他,就指使门人说,就说我病了,见不了他。门人走出门去,正准备传话。嘿,孔老先生竟然在屋里把瑟拿出来,一边弹奏,一边唱将起来!——故意让屋外那家伙听到,我不但在家,而且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不想��你。
    孔子是个内心充满热情的人,也是一个风趣,会出其不意搞搞怪的人。终生怀抱理想的孔子,一生到处碰壁,但孔子总能从失败的阴影中甩脱出来,时不时让自己,也让身边的朋友快乐一下。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路上碰到一个隔壁邻居,那人对他大喊大叫,说:“孔子你可真了不起,你学了那么多玩意,你究竟会什么呀。”孔子一听,歪过头来,对弟子说,“是啊,我会点什么呢?驾车呢?还是射箭?我还是驾车算了。”——那语气,神态,立马浮凸出一股周星驰、吴孟达式的俏皮和谐谑。
    还有一次,孔子在路上——孔子总是在路上,他安安静静呆在屋里的时间不太多——遇到一位故人,叫原壤。这是个不太讲究的家伙,看见孔子过来了,却还蹲在地上等着。你知道孔子是多讲究礼貌的,见原壤这么没有形象感,就冲他说教起来,“小时候就不好好待家人,长大了一事无成,年纪一大把了又不早点死,你整个就是一祸害!”这话听上去,确实刻薄,甚至恶毒了点。然后,更为传神的,是“以杖叩其胫”,孔子用手中的拐杖,轻轻敲打原壤的小腿,使他无法继续蹲着,终止了那不雅的姿势。
    我把这,看成是孔子对一位老友特别的致意方式,否则,孔子的形象就有点“双重暴力倾向”了。但朱熹的的官方教科书——《孔子集注》,却正是这样注释的。
    孔子没事的时候跟人唱歌玩,唱得兴高采烈,他一定得让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唱。
    孔子并不喜欢那帮年纪轻轻的弟子,成天对自己一副恭敬拘谨的样,为此,他时不时地来一句让人“丈二金刚”的话,接着就一边哈哈大笑,一边解释:开玩笑,开玩笑。比如,他对子游说过,割鸡焉用牛刀,弄得子游很是迷惑。又对颜渊说,如果你是老板,我就给你打工。他还说过,假如能发财,替人驾马赶车也愿意干。——随即又补一句,如果发不了财,那还是干回自己的老本行。
    孔子就是这么个人,平时看上去挺庄重肃穆的,一疯起来,比谁都更能嘻嘻哈哈。在所谓周游列国,其实就是流亡途中,听到有人把他形容成“丧家之狗”,老先生笑了,说,比得真像。
    现在不少地方,计划着要建孔子文化广场,要塑孔子雕像,有的已经塑好立起来了,基本都是庄严肃穆,一副温良恭俭让的模样,让人看了甚感雷同乏味。为什么不可以塑一些快乐、风趣的孔子像呢?即使塑成像某些百货商店里的那些黑人模特,笑得简直夸张到**,也不是不可以的。
    孔子很看重人内心的诚敬,也深知言语跟一个人内心的关联,所以他说,“言思忠”,“言忠信”。意思是,心里怎么想,嘴上就应该怎么说。但孔子其实是个心理因素不太稳定的人,情绪不好时,他也会言不由衷,甚至听上去,还有点阴阳怪气。
    有人问孔子,说你怎么不从政呢?孔子从佶屈聱牙的古《尚书》,拖出一句让人似懂非懂的话,什么在家对兄弟好点,也是从政,说,这就是从政,你说什么是从政?!——孔子是一门心思想从政的,但到处碰壁,受冷遇,这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孔子自然没有好心气,干脆气呼呼胡说一通,把他给打发了。
    有一回,冉求下班后,来看孔子。——当时冉求在鲁国当权者季氏家任职。孔子对冉求有些偏见,还曾公开号召,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攻之可也”, 其实,冉求并没有对不起老师的地方。——孔子问,怎么这么晚才来啊?冉求回答:有**政事。孔子接话道,不是**政事,是季氏家的私事吧?我现在虽然不参政议政了,但有**大事,我能不知道吗?这话怎么听,怎么有股说不出的怪味儿。
    这就是孔子身上的文人小毛病,情绪不好,心里有话不明说,偶尔使个小性子。但跟这比,孔子的言行不一,更让人印象深刻。
    孔子有句名言,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使在今天,使用率也颇高,但实际上,“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一生,正儿八经的从政经历,不足四年,但他所到之处,回回都以政治热心人士的身份出现。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已年逾七十,当他听说齐国的陈恒杀了齐简公,竟然特地沐浴一番,登朝,要鲁国出兵讨伐比鲁国强大许多的齐国。——那时的孔子,已离退休多年,早已不在其位。
    《论语》开篇首章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意思的话,孔子说过好几次。孔子,要说世人都不知道他,肯定不是;要说世人真的明白他,好像也不是。处在知与不知之间的孔子,本来就不是个心境平和,情绪稳定的人。于是这种尴尬恼人的处境,难免有时让夫子口出怨言,甚至产生近乎邪僻怪异的冲动。
    有一回孔子向子贡感叹,“莫我知也乎!”子贡问,您怎么这么说?孔子回答:我不怨天,也不怪人,我辛辛苦苦靠自学,弄懂了高深的道理,知我者其天乎!——说是不怨天尤人,一股怨气已扑鼻而来。
    还有一次,还是子贡在身边。孔子又感叹:唉,我真的什么都不想说了。子贡应道,您要是不说,我们将来怎么跟人说呢?孔子又像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语:天说了什么吗?春夏秋冬,百物生长,天说什么了?
    尼采在极其孤独中将自己比喻为太阳,孔子在世莫我知中,想到了天。躁郁苦闷,让中西两位相距遥远的哲人、思想家的心境,在痛苦的人生轨道上,奇妙地接近了。
    有两件很相似的事情,让后人看到了这种寂寞、烦闷对孔子的影响,和孔子性格中隐藏着的冲动性一面。
    先是鲁国国内一个名叫公山弗扰的,原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因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叫革命也好,叫谋反也罢,总之,“以费(地名)畔”,算是来了一场城市暴动。大旗一举,公山“大王”也就有了人才的渴望,他想到了孔子,召。孔子呢,还真动了心,准备前去投靠。好在这场有点“恐怖”的闹剧,被忠勇耿直的子路拦阻了。事后孔子说,哼,只要有人用我,我一定不让他失望,我定能帮他搞得像周朝一样。多像梦话。
    另一次,是晋国的某位大夫,也弄了块“二龙山”的地皮,扯起了反旗,“佛肸以中牟畔”。当时孔子正在周游列国的流亡途中,听说佛肸想叫自己过去帮手,居然又动了心,结果还是被子路给搅黄了。这回老夫子很有些情绪,冲子路说,他是反贼怕什么?不是有种坚固的东西,怎么磨也磨不碎吗?不是有种洁白,怎么染也染不黑吗?难道我就合该像只匏瓜,光挂着,不能吃?
    ……
    目录
    序(李学勤)
    上编:诸子群像
    走进论语,换个角度看孔子
    激情孟子:中国传统文化的英雄还是祸端
    墨子的草鞋哪去了
    遥望庄子,一位平民思想家的生活剪影
    纵横家苏秦的谜样人生
    中编:重释韩非
    韩非之死的隐义
    韩非,他被谁抛弃
    韩非专制的对象在官不在民
    那道斜视的目光,韩非民众观探析
    韩非,一个权谋主义者的信用观
    下编:谈孔说儒
    孔子打劫了儒者,儒家打劫了中华传统文化
    彻底废弃儒学是国学复兴的必由之路
    附录
    附录一 鸣谢以下作者和书籍
    附录二 网评精选
    铁划银钩(代跋)
    编辑推荐语
    黄坚的文字是坚硬有力的,但并不干枯,酷似那种身材极好的女子。他喜欢用破折号,这个符号的形象配合他的文字风格,总使我想起“铁划银钩”。黄坚的书是那种越品越有味道的书。
    ——《羊城晚报》2007年8月25日
    在黄坚笔下,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等人一一被还原成鲜活的有弱点的“个人”和身处严峻时代的思考者,他们的思考和**中国息息相关。在不断的探询、猜想、修复中,黄坚和诸子百家一一交谈。他的语调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行文锋芒毕露。
    ——《扬子晚报》2007年8月28日
    “诸子百家之后中国没有哲学。”本书的作者说他持续从三个人那里获得灵感:海子、崔健、周星驰。萧三郎称作者在学术文章和通俗演义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这也是比易中天更难的道路。
    ——《潇湘晨报》2007年8月26日
    以《思想门》作为书题,取义于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而“思想者”原为群雕“门”的组成部分,“这是思想与门*形象、也*有名的一次结合与分离。思想是一道门,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的**道门”。愿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道门而登堂入室。
    ——《科学时报》2007年8月22日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是一本见解独特、语句犀利、才气纵横的书,相信大家读后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这本书的标题《思想门》,在我心中激起了深深的忆念之情。
    书的作者黄坚先生与我相识未久,他的叔父黄宣民先生则是我多年故交,长期一起从事过思想史研究工作。熟悉我的朋友都晓得,1953年冬我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转到历史研究所,其后一直到“文革”降临,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身边。侯外庐先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他在历史研究所设立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组,后称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当时侯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国思想史纲》等专著,就是在这个研究室完成的。
    侯外庐先生十分重视吸收青年后进,研究室的人员逐渐增多。开始时大都从其他单位调入,随之有新毕业的大学生,后来均成为思想史学科的专家。黄宣民先生是1959年自中山大学来的,不久侯先生便发现他学习努力、思维明晰,并且文笔清通,于是按照侯先生自己特有的培养方法,在安排任务中陆续加强工作量,使他很快成长为研究骨干之一。尤其是到拨乱反正以后,侯先生因“文革”时的不幸多年卧床,不少文章都由黄宣民先生提供协助。他接替侯先生任思想史研究室主任后,更是全力投入,成绩显著。
    黄宣民先生于中国思想史上下贯通,*后特别关注于明代的泰州学派。1991年,他亲往江西永新访书,在颜学恕先生处获见泰州学派颜钧的遗集。经他联系,这部孤本得由历史研究所收藏。他对该书作了整理研究,撰写出专门论文,同时加以校点,于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泰州学派研究的重要贡献。记得他当时对我讲,计划继续研究该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罗汝芳,我也屡次怂恿。不过,那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好,竟终于没有达成宿愿,这是我近些年来想起就惋惜叹息的。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当我知道黄坚先生也爱好思想史,而且写出了这本《思想门》时,感觉是多么高兴。
    黄坚先生告诉我,他以《思想门》作为书题,取义于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而“思想者”原为群雕“门”的组成部分,“这是思想与门*形象、也*有名的一次结合与分离。思想是一道门,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的**道门”。我很赞同这段话的寓意,愿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道门而登堂入室。 **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科学家李学勤为本书作序。中国社科院、北大、北师大六位学人联袂**本书。
    黄坚写这些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者的文字,不仅好看,而且蕴涵着自身的价值判断。作者在学术文章和通俗演义之间,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第三条道路”。
    ——《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萧三郎文笔很幽默,叙事很条理,主旨很鲜明,像看了一部轻松的电视剧而又不失其研究性,读来颇爽。
    ——国学论坛 网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