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老子智慧心解
QQ咨询:
有路璐璐:

老子智慧心解

  • 作者:戴建业
  •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9787507419573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197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老子,不可悟透,不可说尽的神秘哲人。他主张抛弃一切心机和智巧,权谋家却视他为宗师,兵家又奉《老子》为宝训,皇帝更从中悟出治国安邦的方略。老子文化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吸桶,垂手可得。
    长期以来,老子被人戴上了哲学家的礼帽,穿上了文人考究的长衫,吓得那些穿粗衣短袄的老百姓不敢亲近他:加之历代喜欢咬文嚼字的学者们,把老子所说的那些一目了然的真理弄得玄而又玄,使一般人更对他敬而远之。如今使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大巧若拙 ”、“无为而治”、“有无相生”、“自知之明”、“天长地久”这些成语的人虽然不少,但知道它们出自老子的人却不多。假如我们摘下老子头上的礼帽,脱下他身上的长衫,让他摆脱只会说“之乎者也”的骚人墨客的纠缠,重新回到他本来很感兴趣的平民百姓中间,人们一定会更容易也更乐意从他那儿吸取生活的智慧。
    文章节选
    **章 困惑与出路
    推销自己
    随着“鞋帽市场”、“粮食市场”、“农贸市场”等市场的兴起,我们现在也有了“劳务市场”、“人才市场”。人就像鞋帽、粮食、麻油一样,进人了商品流通领域。人在人才市场上的情形与鞋帽在鞋帽市场上的情形没有什么两样,人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
    这一点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很大。首先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体验为商品,已经感觉和认识不到自己的价,而只能了解自己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现在主要是看他在人才市场上是不是“抢手货”,在市场上好不好“卖”,有没有公司争着要他。至于他的情感是否丰富,有没有健全的人格,有没有道德水准,是不是忠厚老实,都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主要是你能不能为公司挣钱。
    这决定了我们对职业的选择。现在从小学时起,家长就想办法把孩子培养成摇钱树,孩子上大学选择专业时,也不是选那些自己*喜爱的专业,甚至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没有自己的特别爱好,他们关心的是现在社会上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对社会有用但不能为自己挣钱的专业无人问津,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找不到**志愿的报考者。文科通常被认为是智力低下者的选择,文科中也只有能挣钱的经济学才走俏。总之,现代人对职业的选择没有自我的主动,而且无所谓选择,只是被动地随着市场变动,人才市场上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大家都去学什么专业,很少有人根据自己的气质和个性选择专业。
    现代人也不可能真正有自己的个性,任何属于个人的东西都是“不合群”的污点,喜欢沉思和独处被看成是孤僻内向,执著可能被视为缺乏灵活性,心情忧伤沉重也不能表现在脸上,否则被视为个性忧郁。就像商店要把门面装潢得富丽堂皇吸引顾客一样,每个人都得把自己“装潢”得富有吸引力。人们按流行的标准装得“开朗”、“乐观”、“诚实”、“进取”、“灵活”……什么样的个性畅销就把自己装潢成什么样的个性。我们常称赞一个男性说:“他是个标准的男子汉!”称赞女性也是用“标准的东方女性”、“典型的现代女郎”等。人就像机器零件一样,必须符合“标准”才受人欢迎。现在谁也不敢保持独立的自我,不可能确定自己人格的支点和稳定的本质特征,因为大家必须不断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必须不断改变自我。人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精神的愉快和幸福,而关心的是自己的“销路”,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谈保持自我呢?人们尽量使自己“灵活”和“有弹性”,你愿意我怎样我便怎样,你喜欢什么样的人我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们没有真正的自我了。
    ……
    目录
    老子与《老子》
    **章 困惑与出路
    没有出口的山谷
    推销自己
    占有越多
    快乐与享乐
    饱暖思淫逸
    不失其所者久
    “道”为何物
    是“无”还是“有”?
    第二章 自然与造作
    什么是自然
    自然的消失
    智慧出,有大伪
    归于婴儿
    知白守黑
    *高的境界
    阮籍送嫂
    裸体饮酒
    适情任性
    人类需要狂欢节
    第三章 无为与有为
    无为不等于不为
    无为与有为的界线
    治大国,若烹小鲜
    企业家的法宝
    不为而成
    其政闷闷
    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工树叶
    三年不鸣
    第四章 自知与知人
    知人者智
    朝真幕伪何人辨
    认识你自己
    破心中贼
    战胜自我
    强行者有志
    第五章 生命与名利
    名与命
    一生虚自囚
    虚名坑人
    读书不为功名
    大公任劝孔子
    人为财死
    蝜蝂负重
    贫与病的区别
    王锷散财,疏广挥金
    第六章 仕隐之道
    权势的代价
    爱权还是爱命
    第七章 动静之道
    以静制动,以静养智
    静如处女
    蚯蚓与螃蟹
    国王愚蠢不足怪
    小老鼠捉弄大文豪
    宁静致远
    静以养生
    无欲则静
    第八章 巧拙之道
    智慧树上的苦果
    智慧常常被盗贼偷走
    大智若愚
    机关算尽太聪明
    弄巧成拙
    柔弱不是懦弱
    蠹虫的聪明
    第九章 攻守之道
    欲弱先强,欲废先兴
    欲取先与,以弱胜强
    打人要先缩回拳头
    兵家的正与奇
    暗度陈仓
    狐狸吃鸽子
    蜘蛛杀蛇
    第十章 祸福之道
    无用之用
    散木的启示
    失马与落第
    司马迁受刑
    转祸为福,大难兴邦
    穷才开心
    幸灾乐祸
    第十一章 生死之道
    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生死如昼夜
    生死存亡属一体
    庄子悼妻
    丧葬从简:汉文帝谈死
    应尽便须尽:陶渊明谈生死
    生前死后
    永葆生命的青春
    第十二章 美丑之道
    的顺应自然的涵养和智慧
    自然之美
    美与无为
    有人工而无痕迹
    企者不立
    东施效颦
    “丽人行”
    超越丑陋
    精神残疾
    第十三章 终始之道
    闲话开头
    难始于易
    见小曰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笑到*后
    编辑推荐语
    《道德经》是万物之至根,**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朱元璋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真谛全在道教。
    ——鲁迅
    老子,不可悟透,不可说尽的神秘哲人。他主张抛弃一切心机和智巧,权谋家却视他为宗师,兵家又奉《老子》为宝训,皇帝更从中悟出治国安邦的方略。
    老子文化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吸桶,垂手可得。
    ——哲学家尼采
    《老子》虽然不足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在西方,《老子》比孔子或任何儒家作品都流行。
    ——美国作家 麦克•哈特
    老子替中国创造出一种体系性的哲学,规模很宏大,提出了许多问题供后人研究。
    ——梁启超
    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颗烂掉了根的大树。
    ——李约瑟博士。
    或许除了《老子》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老子》中寻得智慧的妙要。
    ——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
    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孔子,但主要是《老子》
    ——托尔斯泰
    真正将中国几千年文化发挥得辉煌灿烂的,不是孔孟的儒家文化,而是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文化。
    ——南怀瑾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