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

  • 作者:(法)利科 莫伟民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52566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636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该书是有国际影响的法国**哲学家、现象学、诠释学代表人物保罗?利科的重要的代表作。 本书由22篇重要论文组成,内容涉及解释学、现象学、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宗教现象学、符号学、语义学、存在论等。利科渊博的学识、缜密的思维和深刻的思想在书中得到了****的体现。
    文章节选
    **部分 解释学与结构主义
    **章 结构与解释学
    这个讨论会的主题是“解释学与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词的标题下,我们所询问的,就是某一种经历时间(1e temps)、操作时间(k tmps)的方式:即传递的时间和解释的时间。
    然而,我们感觉到——只要它还没有被合理地确立,这感觉就仍然是个感觉而已——这两个时间性(temporalites)相互依赖、相互归属。我们觉得解释有个历史,而这历史即是传统本身的一部分。我们并不是凭空进行解释的,而是为了显明、延伸我们身处其中的传统本身并由此使它生生不息。由此,解释的时间以某种方式隶属于传统的时间。但是说到传统,即使被理解为一个积存物(de.positum)的传递,如果不是对此积存物所作连续不断的解释,那么它也仍然是死气沉沉的传统:一个“遗产”并不是一个在我们手中传递从未打开过的密封包裹,它毋宁是一个我们可以大把大把挖掘并在挖掘活动中得到更新的宝藏。任何传统都因受惠于解释而得以存在;传统正是以此为代价而得以持续并保持生气。
    然而,这两个时间性的相互归属是看不见的:解释如何包含在传统的时间中呢?传统为何只能生存于解释的时间之中并通过它才能生存呢?
    我想寻找第三个时间性,一个深层的时间,它被铭刻在意义的丰富性之中并使得这两种时间性的相互交织成为可能。这个时间甚至将是意义的时间。这将会像是一种*初由意义之出现所填充的时间性负载(charge temporelle)。这个时间性负载既使得积存处的沉淀成为可能,又使得解释中的说明成为可能;简言之,这个时间性使得传递与更新这两种时间性之间的相互竞争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意义的这个时间呢?尤其是,我们怎样触及到意义的这个时间呢?
    我的工作假设是:这个时间性的负载相关于我前两个学术报告文①中所说的象征符号之语义学结构,相关于我通过双重意义之力量所定义的象征符号的语义学结构;我认为从语义学观点看,象征符号是这样被构成的,即象征符号通过一种意义来给出另一种意义;在这观点下,一种原初的、字面的、俗世的、通常自然的意义,诉诸于一种象征的、精神的、通常生存的、存在论的意义,这后一种意义如果脱离了这个间接的指称以外就不能被给出来了。象征符号产生思考,象征符号要求解释,这恰恰是因为它说出的多于它所未说出来的,也因为它不停地在说话。我现在的问题,便是要得出这个语义学分析的时间性内涵。在意义之添加与时间性负载之间,必定存在着一种本质关系:本学术报告的焦点便是要讨论这种本质关系。
    还有一点需要明确:我原先称这种研究为象征符号时间,而不是神话时间的研究。
    ……
    目录
    生存与解释学
    **部分 解释学与结构主义
    **章 结构与解释学
    第二章 作为解释学问题和语义学问题的双重意义问题
    第三章 结构、语词、事件
    第二部分 解释学与心理分析
    **章 意识与无意识
    第二章 心理分析与当代文化运动
    第三章 对弗洛伊德的一个哲学解释
    第四章 解释中的技术与非技术
    第五章 艺术与弗洛伊德的系统分类学
    第三部分 解释学与现象学
    **章 纳贝尔论行动和符号
    第二章 海德格尔与主体问题
    第三章 主体问题符号学的挑战
    第四部分 被解释的恶之象征
    **章 “原罪”意义的研究
    第二章 象征符号的解释学与哲学反思(一)
    第三章 象征符号的解释学与哲学反思(二)
    第四章 破除归罪的神话
    第五章 对惩罚神话的解释
    第五部分 宗教与信仰
    **章 为布尔特曼著作法文版所作的序言
    第二章 依据希望而获得的自由
    第三章 罪行、伦理学和宗教
    第四章 宗教、无神论和信仰
    第五章 父子关系从幻想到象征
    文章来源
    引文出处
    术语对照表
    人名对照表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