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王者的智慧:新经济时代的创新思维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王者的智慧:新经济时代的创新思维方法

  • 作者:王健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60574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334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03060574
    • 作者
    • 页数
      334
    •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01日
    • 定价
      ¥3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新经济时代中如何脱颖而出?又怎样成为时代的领头羊?
    答案只有一个:创新,创新,还是创新!
    本书正是这样一本教你如何创新的思维训练书。
    **篇,作者简单介绍了创新的概念,以及创新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篇幅不是很长,急于创新且又不喜欢概念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此篇,进入后面的内容。
    第二篇,内容由权威思维、偏见思维、惯性思维三部分组成,一看标题,就知道这三大思维是束缚我们更高发展的绊马索,这部分内容里,作者条分屡立、抽丝拨茧,一一分析了它们的弊端所在,当然,*重要的是,告诉读者怎样去突破束缚,从而飞得更高更远。
    敲碎了原有思维的壁垒,就要学习如何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了,第三篇正是对这一内容的**演绎。
    第四篇,则是教读者怎样巩固和加强已经学到的思维方法,深入浅出,灵光和真知灼见随处可见。
    创新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相信本书能对寻求突破的个人或企业甚至**有所启示。
    文章节选
    **章 创新思维概述
    “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高经济利益,将主要取决于我们同胞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于我们的自然资源。”奥斯本在《创造性想象》的前言中引用了P·伊顿先生的这句话,来强调创造性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这个词在中国成为热点,可以说源于**提出的“创新型**”这个概念。《中共**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然而,创新不应仅仅被视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而应该作为一种****的生存姿态��加以提倡。我们呼唤创新,是期望能把创新精神融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之中,使它能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要建立“创新型**”,除了**的政策扶持,科研单位及企业的配合响应,我们认为,更需要把创新精神影响到个体层面,从而形成创新的永动力。
    一、创新的含义与类型
    科学地定义一个概念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何况很多概念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随着研究深入逐渐得以丰满。在许多心理学和创造学的研究著作中,我们看到的也是大量的对“创造”和“创造力”的论述,关于“创新”的定义很少。创新概念演化至今,已经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等。在此,我们先简要概括地阐释下创新的基本含义及类型。
    1.创新的含义
    “创新”作为一个复合词,在中国古代、近代都似乎没有进入流行用语中,它是现代创造出来的新词。“创”字原意,是被刀刃所伤,看来要想开创一点点新事物或新思想,都是要冒被刀砍伤的风险。而“新”字原意,“取木也”(《说文》),“新”是“薪”的本字,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就是有所获的意思。“创新”英文为Innovation,解释为“the introduction of something new”,指某种新事物的引进和采用,也表示对旧有事物的改革和革新。
    要理解“创新”,就不得不比较它与“创造”的异同。在英语中,“创造”表述为Creation,表示“producing new and original ideas and things”,也就是产生新的、新颖的、**性的想法或者事物的意思。可见这两者在内涵上具有相当广泛的共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和“创新”往往是通用的。无论是“创造”还是“创新”,实际上都是以人的创新、创造活动以及人的创造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中的原始概念。然而,差异也的确存在。“创造”,由于这个“造”字,更多的是强调造出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新事物、新产品等,也就是强调“创造”成果有具体物化形态。因此,“创造”常与“发明”联系在一起。“创新”,**落在“新”上,所以,只要具有“新”的特征,人们就会认定是“创新”,因此很多新的思维成果的萌发,就只能说是“创新”了。总的说来,我们认为“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如图所示,既有相区别的差异点,同时,也存在意义上的交集。
    2.创新的类型
    理解了“创新”的含义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创新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创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创新成果是否具有首创性,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和改进创新;根据创新成果是否属于全世界范围内的首创,创新可以分为**创新和相对创新;根据创新成果是否是自己创造的、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后,根据创新活动的不同领域,创新又可以分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等。
    (1)原始创新和改进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在理论、观念、方法、发现、发明和技术方面从无到有的开拓性的创新,可以说是人类创新活动中*宝贵、*耀眼的一种,*能体现人类的智慧。只有原始性创新才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而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一直以来,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始创新能力更是一个**竞争力的核心。
    改进创新,就是对原有的科学技术进行改进所作出的创新。其实很多技术的发展都是不断改进更新换代的过程。改进创新可以分为材质的改进、原理结构的改进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等等。
    (2)**创新和相对创新
    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的首创称为**创新。比如如果某项成果是**创新,毫无疑问,这便意味着巨大的荣誉与创造,有时也往往与诱人的经济利益相联系,因而,知识产权的问题都是发生在是否为**创新的范围内。
    相对创新是不考虑外界环境,仅仅针对创造者原来的基础所完成的新突破。由于人类社会时间之久远和空间之广大的原因,创新活动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去考核它们是否属于全世界范围内的首创,比如,一个厨师灵机一动设计了一道美味的菜肴。相对创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这也是创造活动本身存在时间差和空间差的原因。所谓时间差就是不同的人或不同地区的人在解决同一问题的方面存在时间差;而空间差是在某个范围(例如发达**)已经突破的问题,而在另外的范围(例如发展中**)还没有得到解决的差异。这些差异一般都依靠“学习”的办法来解决,或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承认相对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样才能充分肯定一般水平创新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为群众性的创新活动开辟广阔的发展道路。
    (3)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是我们现在听到比较多的一个名词。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己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业化,并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或者简单点说,自主创新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自主创新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新市场的率先开拓。而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标准,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让各个**围绕知识产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国之所以在现阶段如此强调拥有自主产权的自主创新,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日益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模仿创新,是与自主创新相对的概念,是指企业通过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行为,吸收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模仿创新也具有一些特点:模仿跟随性、研究开发的针对性以及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在资源投入方面,率先创新面临着艰巨的新技术和新市场开发的任务,必然要在创新链的前期(研发阶段)和后期(市场开发)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集中资源进行强势投入,率先创新甚至会牺牲在创新链中段的投入,如将生产制造外包给其他企业。而模仿创新由于省去了新技术探索性开发的大量早期投入和新市场开发培育的风险投入,因而能集中力量在创新链的中游环节(即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这可以说是模仿创新的优势所在。
    (4)各领域的创新
    创新广泛存在干各个领域,因此,根据所属领域不同,可以分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理论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广告创新和管理创新等等。在此不逐一进行介绍了。
    二、创新活动的过程及其模式
    对于创新活动过程的研究,仍侧重于思维,重在推断从意念的萌生之前至形成概念和完善想法的整个阶段。虽然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纷繁多样,但是只要认真分析这些多样性背后的心理过程,仍然可以发掘出一些共性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对于我们进行创新实践会很有启发作用。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1.华莱士(G·Wallas)“四阶段论”
    华莱士认为任何创造活动的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并使之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了解问题的性质,澄清疑难的关键等;同时开始尝试和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酝酿阶段:这一阶段*大的特点是潜意识的参与。对创造主体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被搁置起来,主体并没有做什么有意识的工作。这一阶段也常常叫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潜伏期、孕育阶段。明朗阶段:进入这一阶段,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创造主体突然间被特定情景下的某一个特定启发唤醒,创造性的新意识猛地发现,困扰一一化解,问题顺利解决。这一阶段伴随着情绪强烈而明显地发生变化,这一情绪变化是突然的、完整的、强烈的,给创造主体以极大的快感,故这一阶段常称为灵感期、顿悟期。验证阶段:这是个体对整个创造过程的反思,检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的验证期。在这个阶段,把抽象的新观念落实在具体操作的层次,提出的解决方法必须详细地、具体地叙述出来并加以运用和验证。如果试验并检验是好的,问题便解决了。如果提出的方法失败了,则上述过程必须全部或部分重新进行。
    2.艾曼贝尔(T·Amabile)创造性活动过程模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曼贝尔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认为创造活动由提出问题或任务、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结果五个阶段组成,而这五个阶段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
    3.邓克(K·Duncker)的创造模式
    德国心理学家邓克认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组织所构成。每一种心理组织都把问题汇总成更狭小更明朗的陈述。它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水平:a.一般范围:把原来的问题作一般重述并指出可能解决的方向,b.功能解决:它缩小一般的范围;C.特殊解决:这是功能解决的更进一步特殊化,从而*终解决了问题。
    的确,创造的过程因人而异,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创新的发生,必须先对问题有关的各项事实有明确的概念及认知,继而运用各种心智能力去发展问题解决的各项方案,*后发现并验证有效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样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重境界的描述,其实也非常精妙地概括了创新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对目标的热望以及对问题的自察与认知;第二,追求创造的艰辛历程;第三,“深思之久,方能无思无虑忽然撞着”的豁然开朗。
    三、创新活动的外部条件
    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体一旦诞生于世,便身处一种既定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环境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背景。大量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从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以及教育环境这三方面来分析它们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影响。
    1.社会文化环境
    《大国崛起之工业先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的墓地,牛顿成为**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的那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政府大臣和文入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对于科学的态度。
    类似的一幕出现在《大国崛起之激情岁月》中:
    先贤祠,被称为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从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1791年起,这里成为了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只有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终签署命令。2002年,对于大仲马是否应该被安葬在先贤祠一事,法国人展开了激励的争论。希拉克总统说:这是我们**的大事。*后,国民议会讨论通过,大仲马成为第72位安葬于先贤祠的人。……这就是法国,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早已浸润了人们的灵魂。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我们知道,英国,法国这些世界强国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那些伟大的思想先驱;而这两段文字,非常生动而深刻地表明:崇尚智慧的社会环境,是智慧得以生长的土壤。“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多么精辟的概括!
    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曾提出有9个社会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对把握创新的“合理性”、效果的有益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a.文化手段的便利;b.对文化刺激的开放;c.注重正在生成的而不是只注重已经存在的;d.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e.在严重压迫或专制排除之后获得的自由;f.接受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文化刺激;9.对不同观点的容纳;h.重要人物的相互影响;i.对鼓励和奖励的提倡。归结一下,我们认为,文化手段、文化开放、文化平等、文化指向以及文化变迁因素,会影响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
    目录
    评论选摘
    序言:创新——我们别无选择
    **篇 创新,新经济时代中的后坐力
    **章 创新思维概述
    一、创新的含义与类型
    1.创新的含义
    2.创新的类型
    二、创新活动的过程及其模式
    1.华莱士(G·wallas)“四阶段论”
    2.艾曼贝尔(T·Amabile)创造性活动过程模式
    3.邓克(K·Duncker)的创造模式
    三、创新活动的外部条件
    1.社会文化环境
    2.教育环境
    3.科技学术环境
    第二章 创新主体特征
    一、智力
    二、认知
    1.问题解决和推理
    2.判断和决策
    三、人格
    1.天真好奇
    2.自信独立
    3.专心致志
    四、动机、情绪及知识
    1.动机
    2.情绪
    3.知识
    第二篇 创新,去敲碎束缚思维的壁垒
    第三章 偏见思维
    一、偏见的类型
    1.经验偏见
    2.利益偏见
    3.位置偏见
    4.文化偏见
    二、偏见的心理机制
    1.心理期待
    2.心理归纳
    3.心理图式:
    三、正确对待偏见
    1.偏见的不可超越性
    2.正确对待偏见
    第四章 惯性思维
    一、惯性思维的表现形式
    1.强势惯性
    2.前提惯性
    3.语境惯性
    4.群体惯性
    二、惯性思维的误区
    1.线性思维
    2.模式化思维
    3.惰性思维
    第五章 权威思维
    一、权威思维的表现形式
    1.有形权威
    2.无形权威
    二、克服权威思维障碍
    1.正确认识权威思维
    2.学贵有疑��—要有质疑思维
    3.要有实践精神
    第三篇 创新,激活思维中沉睡的因子
    第六章 发散思维
    一、发散思维与创新
    二、发散思维的形式
    1.结构发散
    2.因果发散
    3.属性发散
    4.关系发散
    5.功能发散
    三、发散思维是一种生存态度
    1.一支铅笔的用途
    2.穆罕默德的回答
    四、发散思维方法论
    1.有趣的魔方法
    2.魔球扩散法
    3.多湖辉发散法
    4.奥斯本简表法
    5.原型启发法
    第七章 联想思维
    一、联想思维概述
    二、联想思维种类
    1.相似联想
    2.接近联想
    3.对比联想
    4.自由联想
    三、联想思维训练
    1.头脑风暴法
    2.强制联想法训练
    3.类比联想创新法
    第八章 形象思维
    一、形象思维的概念
    二、形象思维特征及其媒介
    1.形象思维特征
    2.形象思维媒介
    三、形象思维训练
    1.洞察力
    2.形象思维记忆力训练
    3.想象力培养
    第九章 系统思维
    一、系统思维的概念
    二、系统思维的技法训练
    1.整体法
    2.综合法
    3.结构分解法
    4.要素法
    第十章 逆向思维
    一、逆向思维一种生存智慧
    1.普适性
    2.新奇性
    3.叛逆性
    二、逆向思维——一种经营策略
    1.100人管一人
    2.给糖哲学
    三、逆向思维——一种光明思维
    1.底线思维
    2.坏消息就是好消息
    四、逆向思维种方法论
    1.方位逆向法
    2.属性逆向法
    3.因果逆向法
    4.心理逆向法
    5.心理逆反法
    6.雅努斯式思维法(对立互补法)
    7.缺点逆用法
    第十一章 灵感思维
    一、灵感——一种至关重要的思维
    1.什么是灵感
    2.灵感的一般特征
    3.灵感的类别
    二、灵感——一种神秘的心理机制
    1.灵感思维的心理学阐释
    2.灵感产生的奠基石
    3.灵感产生的因变量
    4.灵感的产生境界
    三、灵感——一种可能培养和激发的技能
    1.时间漂移
    2.梦境控制
    3.“灵感场”的营造
    4.瞬间信息捕捉
    5.果断抓住直觉
    6.思维跳跃问题
    第四篇 创新,登上**的一种新收获
    第十二章 超界思维
    一、超越预设前提
    二、超越问题属性
    三、超越技术的边界
    四、超越规则的边界
    第十三章 偏移思维
    一、偏移思维
    1.天文与心理偏移
    2.非主流偏移
    3.思维的第二落点
    二、换轨思维
    1.换轨思维的低成本性
    2.换轨思维的工具意义
    3.换轨思维与慧眼
    三、换轨思维的普遍价值
    1.换轨是一种境界
    2.换轨与光明思维
    第十四章 概念思维
    一、观念与概念
    二、概念化思维的训练
    1.从看似不同的事物上找出相同的特征
    2.为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事物寻找相关性
    第十五章 极限思维
    一、极限思维与物理学的开端
    二、“是非问题”的背后
    第十六章 收敛思维
    一、收敛思维的概念
    二、收敛思维的技法训练
    第十七章 多米诺思维
    一、微量渐变效应
    二、狄德罗效应与演化的不可测性
    三、微量渐变与生命境界
    1.捉野猪的哲学
    2.金盏花的奇迹
    第十八章 整体性思维
    一、马蹄铁与整体系统
    1.视觉发现之谜
    2.整体与拆零
    二、整体性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1.整合思维
    2.整体的系统思维
    3.协同思维
    第十九章 简单性思维
    一、简单思维是一种智慧
    二、简单思维是一种方法
    1.奥卡姆剃刀原则
    2.费米思维法
    3.由繁入简法
    4.删繁就简法
    三、简单是一种生存法则
    1.大自然——“上帝喜欢节约与方便”
    2.人生——厚道即精明
    3.美——简练就是丰富
    第二十章 性质超越法
    一、超越通常属性——寻求更高的统一
    二、超越单一属性——寻求多元转换
    1.材料超越
    2.色彩超越
    三、超越一般属性——找寻“兰若”
    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中国创新思维研究**人,同济大学教授王健,携其团队精心打造创新思维*先进的工具。突破3大思维障碍、掌握15种创新方法,创新让你脱颖而出!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新”人的世界。这才是**的智慧。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能否脱颖而出,迅速崛起,关键不在于思考什么,而在于怎样思考。
    ——王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