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文艺学语境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文艺学语境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丛书

  • 作者:周宪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63417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308
  • 定价:¥43.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1063417
    • 作者
    • 页数
      308
    •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01日
    • 定价
      ¥4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文化认同是一个现代问题。所以说是一个现代问题,实际上是强调这样一种想法,即往往是在传统向现代转型,或是相对封闭的本土环境遭遇到全球化或外来文化的压力的状况下,文化认同会作为一个问题凸现出来了。
    本书上、下篇的两个视角,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关于文化认同的对话格局。西方学者和理论着眼于西方文化的根基,而本书的理论探讨则深蕴了某种本土的文化关怀。这里既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近之处,更有许多差异和抵牾。正是在这样的格局中,形成了不同的视角、问题意识和研究路径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这也是本书所以采用这样一个构架的用心所在。
    文章节选
    文化的中间地带
    文化批评方面的写作已经使得批评文章变得简单而又缺乏论争。各种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了无穷的影响和证明,而且文化、社会和个体作为一个单位结合在一起。文化意识大多是以自爱和对他人的爱的形式展示自身。由于各种历史变化拒绝了社会变迁,因此提出了需要屈从当代现实的观念。
    文化批评写作中*近的变化使得批评文章变得日益平淡,少了对论点的步步论述支撑。一旦“耸人听闻的引文”把文本弄得花里胡哨,就像印度式婚礼上的花环那样随处可见,那就意味着存在一种对符号的和后结构主义的颂扬的冷静态度。种种“主义”和“特性”——这些词尾摆动着批评信念的教条尾巴——不再提出新的范式或问题。作者之死或意图之停息就像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帕莱莫城郊出现殡葬车_二样不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件。批评实践寻求把社会现实非总体化,即展示权力的显微学、话语的多种言说空间和能指的贬值过程,因而被突然解除了批评的武器。
    我们放松警惕之后,也许是希望我们力图支持的知识模式已经进人了普通的批评话语,但现在却出现了出乎我们意料的情况。没有了步步论述的技艺,我们被迫面对“文化”观念的整个正面现实,而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已经把文化这一概念的控制力消解在意指实践和社会形成的语言之中了。
    ……
    目录
    序言
    上篇 文化认同:从外部看
    导论:谁需要“认同”?
    文化的中间地带
    认同的叙事构成:一种关系和网络的路径
    关于认同的社会心理学
    作为认同的文化:人类学家的见解
    怀旧和认同
    古以色列传:想象一个民族的诞生
    音乐教育与文化认同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与多元文化论的政治
    下篇 文化认同:从内部看
    文学与认同
    “合法化”论争与认同焦虑——以文论“失语症”和新诗“西化”说为个案
    广告语言与文化认同
    全球本土化中的认同危机与重建
    认同建构的宽容原则和差异逻辑
    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
    民族认同建构与“历史记忆”的暖昧性——看《碧奴》之“重述神话”
    香港怀旧电影与文化认同
    华裔美国文学的族裔想象和文化认同
    流亡与认同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