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研究(博士论丛)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研究(博士论丛)

  • 作者:武魏巍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11559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179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已在成熟的金融市场发展了很多年,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成熟的金融市场已把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部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努力使本研究的理论超前于国内实践,以便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推动国内金融创新。
    文章节选
    2.2.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归纳起来,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意义主要有:
    1.解决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提高银行风险管理和收益水平的关键
    过多的不良资产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高、经营收益受到影响、**经营性低,在新颁布的巴塞尔协议中,对资本充足率有了更加细致严格的要求,解决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收益水平,节约大笔金融业运作成本,进而提升金融业效率,实现银行流动性、**性、效益性的辩证统一。
    2.解决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有助于企业摆脱经营困境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形成主要是陷于困境的贷款企业,不能按时偿还本息使这些企业负债与成本���升、信用口碑下降、再次贷款难、企业也难脱经营困境。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贷款企业的压力,对企业重组等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途径有利于企业直接摆脱经营困境。
    3.解决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前所述,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不仅破坏金融稳定运转的环境、严重影响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还使企业下岗职工增加、信用环境大打折扣、社会和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处理好银行不良资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2.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主要解决模式
    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领域里有两个**的理论--冰棍理论和苹果原理。这两个理论对寻求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各种模式都有很好的引导启示作用。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已在成熟的金融市场发展了很多年,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成熟的金融市场已把资产证券化运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种种益处使西方发达**日益认识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末,为解决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问题,美国开创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也得到受不良银行资产困扰的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证券化已经成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证明,通过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不仅可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资产处置效益,也能促进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加快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银行而言,证券化方式更可拓展自身业务,并积累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这将大大有利于银行竞争力的增强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为巨额的不良资产所困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面临着外资银行激烈竞争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巨额不良资产极不利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开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将严重影响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导致金融脆弱性增加。由于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提高银行业的流动性、**性、完备性和整个金融系统的工作效率,其势必将成为21世纪金融领域一个**的主流金融工具,因此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重视。但与发达**金融业相比,我国金融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积极成果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把银行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改变国内金融落后状况,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1.3.1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书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本书的主要理论依据
    1.3.4 本书研究的难点
    1.3.5 本书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与解决途径
    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情况
    2.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
    2.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2.1.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类别
    2.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2.1 不良资产对我国相关各方的影响
    2.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主要解决模式
    2.3.1 从贷款企业的途径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2.3.2 从商业银行的途径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2.3.3 从金融创新的途径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2.4 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特点
    3.1.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3.1.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3.2.1 进行证券化运作的不良资产选择
    3.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3.2.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3.3.1 早偿风险与违约风险
    3.3.2 破产风险与行政风险
    3.3.3 法律规范风险与市场风险
    3.4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行的约束条件分析
    3.4.1 从银行的角度分析运行的约束条件
    3.4.2 从SPV的角度分析运行的约束条件
    3.4.3 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运行的约束条件
    3.5 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
    4.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内容
    4.1.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创新
    4.1.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外部保障制度创新

    4.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
    4.2.1 信用增级原理
    4.2.2 信用分工原理
    4.2.3 动态博弈理论
    4.2.4 期权相关理论
    4.2.5 现金流分析原理
    4.2.6 现金流折现理论
    4.2.7 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
    4.3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外部保障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
    4.3.1 交易费用理论
    4.3.2 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4.3.3 法律制定的适时性理论
    4.3.4 会计准则的规则导向理论
    4.3.5 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理论
    4.3.6 “三公”的税务程序理论
    4.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框架
    4.5 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体系设计
    5.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制度研究
    5.1.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基本内涵
    5.1.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主要方法
    5.1.3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分析信用增级的现实意义
    5.1.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存在的缺陷
    5.1.5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制度的构建
    5.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制度研究
    5.2.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基本内涵
    5.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具体步骤
    5.2.3 从提高市场效率的角度分析信用评级的现实意义
    5.2.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存在的缺陷
    5.2.5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制度的构建
    5.2.6 KMV模型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中的改进运用
    5.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制度研究
    5.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依据
    5.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现金流分析
    5.3.3 基于到期收益率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
    5.3.4 基于内含期权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
    5.3.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制度的构建
    5.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的具体方案运行设计
    5.4.1 内部结构制度具体方案运行设计的总体思路
    5.4.2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SPV的债权操作方案¨
    5.4.3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SPV’的股权操作方案
    5.4.4 非资产管理公司作为SPV的操作方案
    5.5 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外部保障制度体系设计
    6.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
    6.1.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6.1.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构建
    6.1.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国际处理实践
    6.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构建
    6.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研究

    6.2.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
    6.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6.2.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国际处理实践
    6.2.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构建
    6.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税务制度研究
    6.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税务问题
    6.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税务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6.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税务问题的国际处理实践
    6.3.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税务制度构建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书的主要结论
    7.2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