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连城诀(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连城诀(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金庸
  •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 ISBN:9787807310877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
  • 页数:386
  • 定价:¥1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7310877
    • 作者
    • 页数
      386
    •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01日
    • 定价
      ¥1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连城诀》讲述了淳朴懵懂的乡下少年狄云随师父师妹进城为师伯贺寿,遭师伯一门陷害,被打入死牢,遭遇种种不白之冤,却也练成绝世武功。情深义重的义兄惨遭毒死,心爱的师妹嫁作仇人之妇,敬重的师父原来为了宝藏弑师杀徒,狄云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连城剑谱中隐藏的巨大宝藏,而是人们心中的贪欲。金庸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不已、让人悲愤莫名的故事,隐藏在诸般恶行中的人性光辉始终给人以巨大希望。
    《连城诀》作于一九六三年,取材于金庸浙江老家一个长工的故事,
    如果说金庸的《神雕侠侣》是一部“情书”,那么《连城诀》就是一部“
    坏书”,写尽了天下各色人等之坏。《连城诀》是金庸作品中*为独特的
    一部,初次发表时,篇名叫《素女剑》,经金庸后来整理后改为现名,是金
    庸十五部作品中*具现实主义,批判主义的一部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世动荡,染元帝一批价值连城的珠宝连同藏宝图
    下落不明。八百年后江湖上传闻,藏宝图被拟作一道口诀隐于天下**的
    连城剑法中,绝世武功和连城财宝,引得江湖中人趋之若鹜……
    **章 乡下人进城
    第二章 牢狱
    第三章 人淡如菊
    第四
    文章节选
    《连城诀》讲述了淳朴懵懂的乡下少年狄云随师父师妹进城为师伯贺寿,遭师伯一门陷害,被打入死牢,遭遇种种不白之冤,却也练成绝世武功。情深义重的义兄惨遭毒死,心爱的师妹嫁作仇人之妇,敬重的师父原来为了宝藏弑师杀徒,狄云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连城剑谱中隐藏的巨大宝藏,而是人们心中的贪欲。金庸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不已、让人悲愤莫名的故事,隐藏在诸般恶行中的人性光辉始终给人以巨大希望。
    《连城诀》作于一九六三年,取材于金庸浙江老家一个长工的故事,
    如果说金庸的《神雕侠侣》是一部“情书”,那么《连城诀》就是一部“
    坏书”,写尽了天下各色人等之坏。《连城诀》是金庸作品中*为独特的
    一部,初次发表时,篇名叫《素女剑》,经金庸后来整理后改为现名,是金
    庸十五部作品中*具现实主义,批判主义的一部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世动荡,染元帝一批价值连城的珠宝连同藏宝图
    下落不明。八百年后江湖上传闻,藏宝图被拟作一道口诀隐于天下**的
    连城剑法中,绝世武功和连城财宝,引得江湖中人趋之若鹜……
    **章 乡下人进城
    第二章 牢狱
    第三章 人淡如菊
    第四章 空心菜
    第五章 老鼠汤
    第六章 血刀老祖
    第七章 落花流水
    第八章 羽衣
    第九章 “梁山泊?祝英台”
    第十章 《唐诗选辑》
    第十一章 砌墙
    第十二章 连城宝藏
    后记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 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篇小说中似乎只有《鲁滨逊飘流记》 ,才只写一个人,写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写到后来,终于也出现了一 个仆人“星期五”。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 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 是内心世界。有些小说写动物、**、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做人来 写。 西洋传统的小说理论分别从环境、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 品。由于小说作者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侠小说与别的小说一样,也是写人,只不过环境是古代的 ,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任何小说都有它所特别 侧重的一面。爱情小说写男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写实小说描绘一个特 定时代的环境与人物,《三国演义》与《水浒》一类小说叙述大群人物的 斗争经历,现代小说的**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小说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 美,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在小说,那是语言文笔之美、安排结构之美, 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而表现出来。什么形式都可 以,或者是作者主观的剖析,或者是客观的叙述故事,从人物的行动和言 语中客观地表达。 读者阅读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 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读者的个 性与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武侠小说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曲家或演奏家要表现一种 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 、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 不好,能不能和读者、听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使他的心产生 共鸣。小说是艺术形式之一,有好的艺术,也有不好的艺术。 好或者不好,在艺术上是属于美的范畴,不属于真或善的范畴。判断 美的标准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武功在生理上或科学上 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经济上的值钱不值钱,政治上对 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发生社会影响,自也可以 用社会影响的价值去估量,不过那是另一种评价。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势力及于一切,所以我们到欧美的博物院 去参观,见到所有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表现女性的人体之 美,也必须通过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绘画和 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 ”的描写,而不再集中于描写神与圣人。 中国人的文艺观,长期以来是“文以载道”,那和中世纪欧洲黑暗时 代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标准来衡量文艺。《诗经》中 的情歌,要牵强附会地解释为讽刺君主或歌颂后妃。陶渊明的“闲情赋” ,司马光、欧阳修、晏殊的相思爱恋之词,或者惋惜地评之为白璧之玷, 或者好意地解释为另有所指。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 的**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 我写武侠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 国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不合理社会)中的遭遇。当 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 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读 者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 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我不想载什么道。我在写武侠 小说的同时,也写政治评论,也写与历史、哲学、宗教有关的文字,那与 武侠小说完全不同。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诉诸读者理智的,对这些文字, 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断,读者或许同意,或许只部分同意,或许完全反对 。 对于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 厌烦。我*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 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小说作者*大的 企求,莫过于创造一些人物,使得他们在读者心中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 肉的人。艺术是创造,音乐创造美的声音,绘画创造美的视觉形象,小说 是想创造人物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那么有了 录音机、照相机,何必再要音乐、绘画?有了报纸、历史书、记录电视片 、社会调查统计、医生的病历记录、党部与警察局的人事档案,何必再要 小说? 武侠小说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但对广大读 者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民 族,也尊重别人的**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 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 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 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 在幻想之时,想象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象自己要 爱**、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 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武侠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不少批评家认定,文学上只可肯 定现实主义一个流派,除此之外,全应否定。这等于是说:少林派武功好 得很,除此之外,什么武当派、崆峒派、太极拳、八卦掌、弹腿、白鹤派 、空手道、跆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部应当废除取消。我们主 张多元主义,既尊重少林武功是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而觉得别的小门派也 不妨并存,它们或许并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想法和创造。爱好广 东菜的人,不必主张禁止京菜、川菜、鲁菜、徽菜、湘菜、维扬菜、杭州 菜等等派别,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不必把武侠小说提得高 过其应有之分,也不必一笔抹杀。什么东西都恰如其分,也就是了。 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作品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 ,前后约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 ,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 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 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在中国大陆,在“三联版”出 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 录》。他们校印认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税。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余数 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资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除此之外, 完全是未经授权的,直到正式授权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三联版”的版 权合同到二○○一年年底期满,以后中国内地的版本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主因是地区邻近,业务上便于沟通合作。 翻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许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还有人 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于 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写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 港、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 揭露,大表愤慨。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 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 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好在现已停止出版,纠纷已告结束。 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 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 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 样的上联征对。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家浪费时间心 力。 为了使得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个字 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篇《越女剑 》不包括在内,偏偏我的围棋老师陈祖德先生说他*喜爱这篇《越女剑》 。)我写**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 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 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飞雪”不能对“笑书”,“连天”不能对“ 神侠”,“白”与“碧”都是仄声。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完全自由 ,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 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所写的小说之中,你认为 哪一部*好?*喜欢哪一部?”这个问题答不了。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 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 于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大致来说, 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人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 情。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惆怅、悲伤 ,有时会非常悲伤。至于写作技巧,后期比较有些进步。但技巧并非*重 要,所重视的是个性和感情。 这些小说在香港、台湾、中国内地、新加坡曾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 集,有的还拍了三四个不同版本,此外有话剧、京剧、粤剧、音乐剧等。 跟着来的是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演出得*成功 ?剧中的男女主角哪一个*符合原著中的人物?”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 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 更大限制。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 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 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 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我不能说 哪一部*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坏,*蔑视作者和读者 。 武侠小说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长期传统。中国*早的武侠小说,应该 是唐人传奇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精彩 的文学作品。其后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 现代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 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读者不必过分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 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聂隐娘缩小身 体潜入别人的肚肠,然后从他口中跃出,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然而聂隐 娘的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 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 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韦小宝的父 亲可能是汉、满、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部小说《书剑恩 仇录》中,主角陈家洛后来也对回教增加了认识和好感。每一个种族、每 一门宗教、某一项职业中都有好人坏人。有坏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 坏的大官,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书中汉人、满人、契丹人、蒙古人 、西藏人……都有好人坏人。和尚、道士、喇嘛、书生、武士之中,也有 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有些读者喜欢把人一分为二,好坏分明,同时由 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那决不是作者的本意。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 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激烈斗争;蒙古、 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 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刻划个性,抒写人性 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 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在刘再复先生与他千金刘剑梅合写的《父女两地书》(共悟人间)中 ,剑梅小姐提到她曾和李陀先生的一次谈话,李先生说,写小说也跟弹钢 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要经过每日的苦练 和积累,读书不够多就不行。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 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这些年来,学 问、知识、见解虽有长进,才气却长不了,因此,这些小说虽然改了三次 ,很多人看了还是要叹气。正如一个钢琴家每天练琴二十小时,如果天分 不够,永远做不了萧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诺夫、巴德鲁斯基,连鲁宾斯 坦、霍洛维兹、阿胥肯那吉、刘诗昆、傅聪也做不成。 这次第三次修改,改正了许多错字讹字以及漏失之处,多数由于得到 了读者们的指正。有几段较长的补正改写,是吸收了评论者与研讨会中讨 论的结果。仍有许多明显的缺点无法补救,限于作者的才力,那是无可如 何的了。读者们对书中仍然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写信告诉我。我 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是朋友,朋友们的指教和关怀自然永远是欢迎的。 二○○二年四月 于香港 儿童时候,我浙江海宁老家有个长工,名叫和生。他是残废的,是个 驼子,然而只驼了右边的一半,形相特别显得古怪。虽说是长工,但并不 做什么粗重工作,��是扫地、抹尘,以及接送孩子们上学堂。我哥哥的同 学们见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驼,叫他三声要发怒,再叫三 声翻跟斗,翻转来象只瘫淘箩”。“瘫淘箩”是我故乡土话,指破了的淘 米竹箩。 那时候我总是拉着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学不要唱,有一次还为此哭 了起来,所以和生向来待我特别好。下雪、下雨的日子,他总是抱了我上 学,因为他的背脊驼了一半,不能背负。那时候他年纪已很老了,我爸爸 、妈妈叫他不要抱,免得两个人都摔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我到他的小房里去瞧他,拿些点心给他吃。 他跟我说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苏丹阳人,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 姑娘对了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这年十二月,一家财主 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这家财主又开当铺,又开酱园,家里有座大花园 。磨豆腐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财主家过年要磨好几石糯米,磨粉 的工夫在财主家后厅上做。这种磨粉的事我见得多了,只磨得几天,磨子 旁地下的青砖上就有一圈淡淡的脚印,那是推磨的人踏出来的。江南各处 的风俗都差不多,所以他一说我就懂了。 只为要赶时候,磨米粉的工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钟。这天 他收了工,已经很晚了,正要回家,财主家里许多人叫了起来:“有贼! ”有人叫他到花园去帮同捉贼。他一奔进花园,就给人几棍子打倒,说他 是“贼骨头”,好几个人用棍子打得他遍体鳞伤,还打断了几根肋骨,他 的半边驼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头上吃了几棍,昏晕了过去,醒转来时,身 边有许多金银首饰,说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又有人在他竹箩的米粉底下 搜出了一些金银和铜钱,于是将他送进知县衙门。贼赃俱在,他也分辩不 来,给打了几十板,收进了监牢。 本来就算是作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给关了两年多才放 出来。在这段时期中,他父亲、母亲都气死了,他的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 了去做继室。 他从牢里出来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那财主少爷陷害。有**在街上 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在那财主少爷身上刺了几刀。他也不 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那财主少爷只是受了重伤,却没有死。但财主家 不断贿赂县官、师爷和狱卒,想将他在狱中害死,以免他出来后再寻仇。 他说:“真是菩萨保佑,不到一年,老爷来做丹阳县正堂,他老人家 救了我命。” 他说的老爷,是我祖父。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 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 中举,丙戍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 。不久就发生了**的“丹阳教案”。 邓之诚先生的“中华二千年史”卷五中提到了这件事: “天津条约许外人传教,于是教徒之足迹遍中国。莠民入教,辄恃外 人为护符,不受官吏钤束。人民既愤教士之骄横,又怪其行动诡秘,推测 附会,争端遂起。教民或有死伤,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挟,勒索巨款,甚至 归罪官吏,胁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须革职永不叙用。内政由人干 涉,国已不国矣。教案以千万计,兹举其大者: “……丹阳教案。光绪十七年八月……刘坤一、刚毅奏,本年……江 苏之丹阳、金匮、无锡、阳湖、江阴、如皋各属教堂,接踵被焚毁,派员 前往查办……苏属案,系由丹阳首先滋事,将该县查文清甄别参革……“ (光绪东华录卷一O五) 我祖父被参革之前,曾有一番交涉。上司叫他将为首烧教堂的两人斩 首示众,以便向外国教士交代。但我祖父同情烧教堂的人民,通知为首的 两人逃走,回报上司:此事是由外国教士欺压良民而引起公愤,数百人一 涌而上,焚毁教堂,并无为首之人。跟着他就辞官,朝廷定了“革职”处 分。 我祖父此后便在故乡闲居,读书做诗自娱,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 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有数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这 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为我们堂兄弟的玩具)。出丧之时,丹阳 推了十几位绅士来吊祭。当时领头烧教堂的两人一路哭拜而来。据我伯父 、父亲们的说法,那两人走一里路,磕一个头,从丹阳直磕到我故乡。对 这个说法,现在我不大相信了,小时候自然信之不疑。不过那两个人十分 感激,*后几里路磕头而来当然是很可能的。 前些时候到台湾,见到了我表哥蒋复聪先生。他是故宫博物院院长, 此前和我二伯父在北京大学是同班同学。他跟我说了些我祖父的事,言下 很是赞扬。那都是我本来不知道的。 和生说,我祖父接任做丹阳知县后,就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了 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我祖父辞官回家 时,索性悄悄将他带了来,就养在我家里。 和生直到抗战时才病死。他的事迹,我爸爸、妈妈从来不跟人说。和 生跟我说的时候,以为他那次的病不会好了,也没叮嘱我不可说出来。 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里。“连城诀”是在这件真事上发展出来的,纪 念在我幼小时对我很亲切的一个老人。和生到底姓什么,我始终不知道, 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当然不会武功。我只记得他常常一两天不说一句 话。我爸爸妈妈对他很客气,从来不差他做什么事。 这部小说写于一九六三年,那时“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 一本随报附送的《东南亚周刊》,这篇小说是为那周刊而写的,书名本来 叫做《素心剑》。 一九七七年四月 托!托托托!托!托托! 两柄木剑挥舞交斗,相互撞击,发出托托之声,有时相隔良久而无声 息,有时撞击之声密如联珠,连绵不绝。 那是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三问小小瓦屋之前,晒谷场上, 一对青年男女手持木剑,正在比试。 屋前矮凳上坐着个老头儿,嘴里咬着一根短短的旱烟袋,双手正在打 草鞋,偶尔抬起头来,向这对青年男女瞧上一眼,嘴角边微微含笑,意示 嘉许。淡淡阳光穿过他口中喷出来的一缕缕青烟,照在他一头花白头发、 满脸皱纹之上。但他向吞吐伸缩的两柄木剑瞥上一眼之时,眼中神光炯然 ,凛凛有威。他年纪其实也还不老,似乎五十岁还不到。 那少女十七八岁年纪,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黑溜溜的,这时累得额 头见汗,左颊上一条汗水流了下来,直流到颈中。她伸左手衣袖擦了擦, 脸上红得像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那青年比她大着两三岁,长身黝 黑,颧骨微高,粗手大脚,那是湘西乡下常见的年轻庄稼汉子,手中一柄 木剑倒使得颇为灵动。 突然问那青年手中木剑自左上方斜劈向下,跟着向后挺剑刺出,更不 回头。那少女低头避过,木剑连刺,来势劲急。那青年退了两步,木剑大 开大阖,一声吆喝,横削三剑。那少女抵挡不住,突然收剑站住,竟不招 架,娇嗔道:“算你厉害,成不成?把我砍死了吧!” 那青年没料到她竟会突然收剑不架,这第三剑眼见便要削上她腰间, 一惊之下,急忙收招,只是去势太强,噗的一声,剑身竞打中了自己左手 手背,“啊哟”一声,叫了出来。那少女拍手叫好,笑道:“羞也不羞? 你手中拿的若是真剑,这只手还在吗?” 那青年一张脸黑里泛红,说道:“我怕削到你身上,这才不小心碰到 了自己。若是真的拼斗,人家肯让你么?师父,你倒评评这个理看。”说 到*后这句话时,面向老者。 那老者提着半截草鞋,站起身来,说道:“你两个先前五十几招拆得 还可以,后面这几招,可简直不成话了。”从少女手中接过木剑,挥剑作 斜劈之势,说道:“这一招‘哥翁喊上来’,跟着一招‘是横不敢过’, 那就应当横削,不可直刺。阿芳,你这两招是‘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 ’,忽然听得风声大作,剑势该像一匹布那样逃了开去。阿云这两招‘老 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倒使得不错。不过招法既然叫做‘’风小小’, 你出力地使剑,那就不对了。咱们这一套剑法,是武林中大大有名的‘躺 尸剑法’,每一招出去,都要敌人躺下成为一具死尸。自己人比画喂招虽 不能这么当真,但‘躺尸’二字,总是要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的。” 那少女道:“爹,咱们的剑法很好,可是这名字实在不大……不大好 听,躺尸剑法,听着就叫人害怕。” 那老者道:“听着叫人害怕,那才威风哪。敌人还没动手,先就心惊 胆战,便已输了三分。”他手持木剑,将适才这六招重新演了一遍。他剑 招凝重,轻重进退,每招俱狠辣异常,青年男女瞧得心下佩服,同时拍起 手来。那老者将木剑还给少女,说道:“你两个再练一遍。阿芳别闹着玩 ,刚才师哥若不是让你,你小命儿还在么?” 那少女伸了伸舌头,突然挺剑刺出,迅捷之极。那青年不及防备,忙 回剑招架,但给那少女占了机先,连连抢攻,那青年一时竞没法扳回。眼 见败局已成,忽然东北角上马蹄声响,一乘马快奔而来。 那青年回头道:“是谁来啦?”那少女喝道:“打败了,别赖皮!谁 来了跟你有甚相干?”刷刷刷又连攻三剑。那青年奋力抵挡,喝道:“我 还当真怕了你不成?”那少女笑道:“你说不怕,心里可怕了!”左刺一 剑,右刺一剑,两招去势甚为灵动。 马上乘客勒住了马,大声叫道:…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妙啊 !” 那少女“咦”的一声,向后跳开,打量乘客,只见他约莫二十三四岁 年纪,服饰考究,是城里有钱人家子弟的打扮,不禁脸上一红,轻声道: “爹,他……他怎么知道?” 那老者听得马上乘客说出女儿这两招剑法的名称,也感诧异,正待相 询。那乘客已滚鞍下马,上前抱拳说道:“请问老丈,麻溪铺有一位剑术 名家,‘铁锁横江’戚长发戚老爷子,请问住在哪里?”那老者道:“我 便是戚长发。什么‘剑术名家’,那可万万不敢当了。大爷寻我作甚?” 那青年壮士拜倒在地,说道:“晚辈卜垣,跟戚师叔磕头。晚辈奉家 师之命,特来叩见。”戚长发道:“不敢当,不敢当!”伸手扶起,双臂 微运内劲。卜垣只感半身酸麻,脸上一红,退后一步,说道:“戚师叔考 较晚辈,晚辈可出丑啦。” 戚长发笑道:“你内功还差着点儿。你是万师哥的第几弟子?”卜垣 脸上又微微一红,道:“晚辈是师父第五个不成才的弟子。师父他老人家 时常称道戚师叔内功深厚,晚辈**受教了。多谢师叔。”戚长发哈哈大 笑,道:“万师哥好?我们老兄弟十几年不见啦。”卜垣道:“托你老人 家福,师父安好。这两位师哥师姊,是你老人家的高足吧?剑法真高!” 戚长发招招手,道:“阿云、阿芳,过来见过卜师哥。”又向卜垣道 :“这是我的光杆儿徒弟狄云,这是我的光杆儿女儿阿芳。嘿,乡下姑娘 ,便这么不大方,都是自己一家人,怕什么丑了?” 戚芳躲在狄云背后,也不见礼,只点头笑了笑。狄云道:“卜师兄, 你练的剑法跟我们的都是一路,是吗?不然怎么一见便认出了师妹剑招。 ” 戚长发“呸”的一声,在地下吐了口痰,说道:“你师父跟他师父同 门学艺,学的自然是一路剑法了,那还用问?” 卜垣打开马鞍旁的布囊,取出一个包袱,双手奉上,说道:“戚师叔 ,师父说一点儿薄礼,请师叔赏面收下。”戚长发谢了一声,便叫女儿收 了。 P4-7
    目录
    《连城诀》讲述了淳朴懵懂的乡下少年狄云随师父师妹进城为师伯贺寿,遭师伯一门陷害,被打入死牢,遭遇种种不白之冤,却也练成绝世武功。情深义重的义兄惨遭毒死,心爱的师妹嫁作仇人之妇,敬重的师父原来为了宝藏弑师杀徒,狄云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连城剑谱中隐藏的巨大宝藏,而是人们心中的贪欲。金庸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不已、让人悲愤莫名的故事,隐藏在诸般恶行中的人性光辉始终给人以巨大希望。
    《连城诀》作于一九六三年,取材于金庸浙江老家一个长工的故事,
    如果说金庸的《神雕侠侣》是一部“情书”,那么《连城诀》就是一部“
    坏书”,写尽了天下各色人等之坏。《连城诀》是金庸作品中*为独特的
    一部,初次发表时,篇名叫《素女剑》,经金庸后来整理后改为现名,是金
    庸十五部作品中*具现实主义,批判主义的一部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世动荡,染元帝一批价值连城的珠宝连同藏宝图
    下落不明。八百年后江湖上传闻,藏宝图被拟作一道口诀隐于天下**的
    连城剑法中,绝世武功和连城财宝,引得江湖中人趋之若鹜……
    **章 乡下人进城
    第二章 牢狱
    第三章 人淡如菊
    第四章 空心菜
    第五章 老鼠汤
    第六章 血刀老祖
    第七章 落花流水
    第八章 羽衣
    第九章 “梁山泊?祝英台”
    第十章 《唐诗选辑》
    第十一章 砌墙
    第十二章 连城宝藏
    后记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 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篇小说中似乎只有《鲁滨逊飘流记》 ,才只写一个人,写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写到后来,终于也出现了一 个仆人“星期五”。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 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 是内心世界。有些小说写动物、**、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做人来 写。 西洋传统的小说理论分别从环境、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 品。由于小说作者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侠小说与别的小说一样,也是写人,只不过环境是古代的 ,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任何小说都有它所特别 侧重的一面。爱情小说写男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写实小说描绘一个特 定时代的环境与人物,《三国演义》与《水浒》一类小说叙述大群人物的 斗争经历,现代小说的**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小说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 美,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在小说,那是语言文笔之美、安排结构之美, 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而表现出来。什么形式都可 以,或者是作者主观的剖析,或者是客观的叙述故事,从人物的行动和言 语中客观地表达。 读者阅读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 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读者的个 性与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武侠小说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曲家或演奏家要表现一种 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 、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 不好,能不能和读者、听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使他的心产生 共鸣。小说是艺术形式之一,有好的艺术,也有不好的艺术。 好或者不好,在艺术上是属于美的���畴,不属于真或善的范畴。判断 美的标准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武功在生理上或科学上 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经济上的值钱不值钱,政治上对 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发生社会影响,自也可以 用社会影响的价值去估量,不过那是另一种评价。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势力及于一切,所以我们到欧美的博物院 去参观,见到所有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表现女性的人体之 美,也必须通过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绘画和 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 ”的描写,而不再集中于描写神与圣人。 中国人的文艺观,长期以来是“文以载道”,那和中世纪欧洲黑暗时 代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标准来衡量文艺。《诗经》中 的情歌,要牵强附会地解释为讽刺君主或歌颂后妃。陶渊明的“闲情赋” ,司马光、欧阳修、晏殊的相思爱恋之词,或者惋惜地评之为白璧之玷, 或者好意地解释为另有所指。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 的**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 我写武侠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 国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不合理社会)中的遭遇。当 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 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读 者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 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我不想载什么道。我在写武侠 小说的同时,也写政治评论,也写与历史、哲学、宗教有关的文字,那与 武侠小说完全不同。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诉诸读者理智的,对这些文字, 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断,读者或许同意,或许只部分同意,或许完全反对 。 对于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 厌烦。我*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 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小说作者*大的 企求,莫过于创造一些人物,使得他们在读者心中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 肉的人。艺术是创造,音乐创造美的声音,绘画创造美的视觉形象,小说 是想创造人物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那么有了 录音机、照相机,何必再要音乐、绘画?有了报纸、历史书、记录电视片 、社会调查统计、医生的病历记录、党部与警察局的人事档案,何必再要 小说? 武侠小说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但对广大读 者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民 族,也尊重别人的**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 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 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 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 在幻想之时,想象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象自己要 爱**、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 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武侠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不少批评家认定,文学上只可肯 定现实主义一个流派,除此之外,全应否定。这等于是说:少林派武功好 得很,除此之外,什么武当派、崆峒派、太极拳、八卦掌、弹腿、白鹤派 、空手道、跆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部应当废除取消。我们主 张多元主义,既尊重少林武功是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而觉得别的小门派也 不妨并存,它们或许并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想法和创造。爱好广 东菜的人,不必主张禁止京菜、川菜、鲁菜、徽菜、湘菜、维扬菜、杭州 菜等等派别,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不必把武侠小说提得高 过其应有之分,也不必一笔抹杀。什么东西都恰如其分,也就是了。 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作品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 ,前后约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 ,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 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 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在中国大陆,在“三联版”出 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 录》。他们校印认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税。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余数 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资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除此之外, 完全是未经授权的,直到正式授权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三联版”的版 权合同到二○○一年年底期满,以后中国内地的版本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主因是地区邻近,业务上便于沟通合作。 翻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许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还有人 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于 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写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 港、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 揭露,大表愤慨。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 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 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好在现已停止出版,纠纷已告结束。 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 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 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 样的上联征对。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家浪费时间心 力。 为了使得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个字 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篇《越女剑 》不包括在内,偏偏我的围棋老师陈祖德先生说他*喜爱这篇《越女剑》 。)我写**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 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 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飞雪”不能对“笑书”,“连天”不能对“ 神侠”,“白”与“碧”都是仄声。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完全自由 ,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 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所写的小说之中,你认为 哪一部*好?*喜欢哪一部?”这个问题答不了。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 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 于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大致来说, 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人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 情。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惆怅、悲伤 ,有时会非常悲伤。至于写作技巧,后期比较有些进步。但技巧并非*重 要,所重视的是个性和感情。 这些小说在香港、台湾、中国内地、新加坡曾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 集,有的还拍了三四个不同版本,此外有话剧、京剧、粤剧、音乐剧等。 跟着来的是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演出得*成功 ?剧中的男女主角哪一个*符合原著中的人物?”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 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 更大限制。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 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 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 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我不能说 哪一部*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坏,*蔑视作者和读者 。 武侠小说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长期传统。中国*早的武侠小说,应该 是唐人传奇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精彩 的文学作品。其后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 现代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 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读者不必过分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 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聂隐娘缩小身 体潜入别人的肚肠,然后从他口中跃出,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然而聂隐 娘的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 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 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韦小宝的父 亲可能是汉、满、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部小说《书剑恩 仇录》中,主角陈家洛后来也对回教增加了认识和好感。每一个种族、每 一门宗教、某一项职业中都有好人坏人。有坏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 坏的大官,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书中汉人、满人、契丹人、蒙古人 、西藏人……都有好人坏人。和尚、道士、喇嘛、书生、武士之中,也有 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有些读者喜欢把人一分为二,好坏分明,同时由 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那决不是作者的本意。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 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激烈斗争;蒙古、 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 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刻划个性,抒写人性 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 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在刘再复先生与他千金刘剑梅合写的《父女两地书》(共悟人间)中 ,剑梅小姐提到她曾和李陀先生的一次谈话,李先生说,写小说也跟弹钢 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要经过每日的苦练 和积累,读书不够多就不行。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 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这些年来,学 问、知识、见解虽有长进,才气却长不了,因此,这些小说虽然改了三次 ,很多人看了还是要叹气。正如一个钢琴家每天练琴二十小时,如果天分 不够,永远做不了萧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诺夫、巴德鲁斯基,连鲁宾斯 坦、霍洛维兹、阿胥肯那吉、刘诗昆、傅聪也做不成。 这次第三次修改,改正了许多错字讹字以及漏失之处,多数由于得到 了读者们的指正。有几段较长的补正改写,是吸收了评论者与研讨会中讨 论的结果。仍有许多明显的缺点无法补救,限于作者的才力,那是无可如 何的了。读者们对书中仍然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写信告诉我。我 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是朋友,朋友们的指教和关怀自然永远是欢迎的。 二○○二年四月 于香港 儿童时候,我浙江海宁老家有个长工,名叫和生。他是残废的,是个 驼子,然而只驼了右边的一半,形相特别显得古怪。虽说是长工,但并不 做什么粗重工作,只是扫地、抹尘,以及接送孩子们上学堂。我哥哥的同 学们见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驼,叫他三声要发怒,再叫三 声翻跟斗,翻转来象只瘫淘箩”。“瘫淘箩”是我故乡土话,指破了的淘 米竹箩。 那时候我总是拉着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学不要唱,有一次还为此哭 了起来,所以和生向来待我特别好。下雪、下雨的日子,他总是抱了我上 学,因为他的背脊驼了一半,不能背负。那时候他年纪已很老了,我爸爸 、妈妈叫他不要抱,免得两个人都摔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我到他的小房里去瞧他,拿些点心给他吃。 他跟我说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苏丹阳人,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 姑娘对了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这年十二月,一家财主 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这家财主又开当铺,又开酱园,家里有座大花园 。磨豆腐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财主家过年要磨好几石糯米,磨粉 的工夫在财主家后厅上做。这种磨粉的事我见得多了,只磨得几天,磨子 旁地下的青砖上就有一圈淡淡的脚印,那是推磨的人踏出来的。江南各处 的风俗都差不多,所以他一说我就懂了。 只为要赶时候,磨米粉的工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钟。这天 他收了工,已经很晚了,正要回家,财主家里许多人叫了起来:“有贼! ”有人叫他到花园去帮同捉贼。他一奔进花园,就给人几棍子打倒,说他 是“贼骨头”,好几个人用棍子打得他遍体鳞伤,还打断了几根肋骨,他 的半边驼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头上吃了几棍,昏晕了过去,醒转来时,身 边有许多金银首饰,说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又有人在他竹箩的米粉底下 搜出了一些金银和铜钱,于是将他送进知县衙门。贼赃俱在,他也分辩不 来,给打了几十板,收进了监牢。 本来就算是作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给关了两年多才放 出来。在这段时期中,他父亲、母亲都气死了,他的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 了去做继室。 他从牢里出来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那财主少爷陷害。有**在街上 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在那财主少爷身上刺了几刀。他也不 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那财主少爷只是受了重伤,却没有死。但财主家 不断贿赂县官、师爷和狱卒,想将他在狱中害死,以免他出来后再寻仇。 他说:“真是菩萨保佑,不到一年,老爷来做丹阳县正堂,他老人家 救了我命。” 他说的老爷,是我祖父。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 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 中举,丙戍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 。不久就发生了**的“丹阳教案”。 邓之诚先生的“中华二千年史”卷五中提到了这件事: “天津条约许外人传教,于是教徒之足迹遍中国。莠民入教,辄恃外 人为护符,不受官吏钤束。人民既愤教士之骄横,又怪其行动诡秘,推测 附会,争端遂起。教民或有死伤,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挟,勒索巨款,甚至 归罪官吏,胁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须革职永不叙用。内政由人干 涉,国已不国矣。教案以千万计,兹举其大者: “……丹阳教案。光绪十七年八月……刘坤一、刚毅奏,本年……江 苏之丹阳、金匮、无锡、阳湖、江阴、如皋各属教堂,接踵被焚毁,派员 前往查办……苏属案,系由丹阳首先滋事,将该县查文清甄别参革……“ (光绪东华录卷一O五) 我祖父被参革之前,曾有一番交涉。上司叫他将为首烧教堂的两人斩 首示众,以便向外国教士交代。但我祖父同情烧教堂的人民,通知为首的 两人逃走,回报上司:此事是由外国教士欺压良民而引起公愤,数百人一 涌而上,焚毁教堂,并无为首之人。跟着他就辞官,朝廷定了“革职”处 分。 我祖父此后便在故乡闲居,读书做诗自娱,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 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有数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这 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为我们堂兄弟的玩具)。出丧之时,丹阳 推了十几位绅士来吊祭。当时领头烧教堂的两人一路哭拜而来。据我伯父 、父亲们的说法,那两人走一里路,磕一个头,从丹阳直磕到我故乡。对 这个说法,现在我不大相信了,小时候自然信之不疑。不过那两个人十分 感激,*后几里路磕头而来当然是很可能的。 前些时候到台湾,见到了我表哥蒋复聪先生。他是故宫博物院院长, 此前和我二伯父在北京大学是同班同学。他跟我说了些我祖父的事,言下 很是赞扬。那都是我本来不知道的。 和生说,我祖父接任做丹阳知县后,就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了 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我祖父辞官回家 时,索性悄悄将他带了来,就养在我家里。 和生直到抗战时才病死。他的事迹,我爸爸、妈妈从来不跟人说。和 生跟我说的时候,以为他那次的病不会好了,也没叮嘱我不可说出来。 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里。“连城诀”是在这件真事上发展出来的,纪 念在我幼小时对我很亲切的一个老人。和生到底姓什么,我始终不知道, 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当然不会武功。我只记得他常常一两天不说一句 话。我爸爸妈妈对他很客气,从来不差他做什么事。 这部小说写于一九六三年,那时“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 一本随报附送的《东南亚周刊》,这篇小说是为那周刊而写的,书名本来 叫做《素心剑》。 一九七七年四月 托!托托托!托!托托! 两柄木剑挥舞交斗,相互撞击,发出托托之声,有时相隔良久而无声 息,有时撞击之声密如联珠,连绵不绝。 那是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三问小小瓦屋之前,晒谷场上, 一对青年男女手持木剑,正在比试。 屋前矮凳上坐着个老头儿,嘴里咬着一根短短的旱烟袋,双手正在打 草鞋,偶尔抬起头来,向这对青年男女瞧上一眼,嘴角边微微含笑,意示 嘉许。淡淡阳光穿过他口中喷出来的一缕缕青烟,照在他一头花白头发、 满脸皱纹之上。但他向吞吐伸缩的两柄木剑瞥上一眼之时,眼中神光炯然 ,凛凛有威。他年纪其实也还不老,似乎五十岁还不到。 那少女十七八岁年纪,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黑溜溜的,这时累得额 头见汗,左颊上一条汗水流了下来,直流到颈中。她伸左手衣袖擦了擦, 脸上红得像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那青年比她大着两三岁,长身黝 黑,颧骨微高,粗手大脚,那是湘西乡下常见的年轻庄稼汉子,手中一柄 木剑倒使得颇为灵动。 突然问那青年手中木剑自左上方斜劈向下,跟着向后挺剑刺出,更不 回头。那少女低头避过,木剑连刺,来势劲急。那青年退了两步,木剑大 开大阖,一声吆喝,横削三剑。那少女抵挡不住,突然收剑站住,竟不招 架,娇嗔道:“算你厉害,成不成?把我砍死了吧!” 那青年没料到她竟会突然收剑不架,这第三剑眼见便要削上她腰间, 一惊之下,急忙收招,只是去势太强,噗的一声,剑身竞打中了自己左手 手背,“啊哟”一声,叫了出来。那少女拍手叫好,笑道:“羞也不羞? 你手中拿的若是真剑,这只手还在吗?” 那青年一张脸黑里泛红,说道:“我怕削到你身上,这才不小心碰到 了自己。若是真的拼斗,人家肯让你么?师父,你倒评评这个理看。”说 到*后这句话时,面向老者。 那老者提着半截草鞋,站起身来,说道:“你两个先前五十几招拆得 还可以,后面这几招,可简直不成话了。”从少女手中接过木剑,挥剑作 斜劈之势,说道:“这一招‘哥翁喊上来’,跟着一招‘是横不敢过’, 那就应当横削,不可直刺。阿芳,你这两招是‘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 ’,忽然听得风声大作,剑势该像一匹布那样逃了开去。阿云这两招‘老 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倒使得不错。不过招法既然叫做‘’风小小’, 你出力地使剑,那就不对了。咱们这一套剑法,是武林中大大有名的‘躺 尸剑法’,每一招出去,都要敌人躺下成为一具死尸。自己人比画喂招虽 不能这么当真,但‘躺尸’二字,总是要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的。” 那少女道:“爹,咱们的剑法很好,可是这名字实在不大……不大好 听,躺尸剑法,听着就叫人害怕。” 那老者道:“听着叫人害怕,那才威风哪。敌人还没动手,先就心惊 胆战,便已输了三分。”他手持木剑,将适才这六招重新演了一遍。他剑 招凝重,轻重进退,每招俱狠辣异常,青年男女瞧得心下佩服,同时拍起 手来。那老者将木剑还给少女,说道:“你两个再练一遍。阿芳别闹着玩 ,刚才师哥若不是让你,你小命儿还在么?” 那少女伸了伸舌头,突然挺剑刺出,迅捷之极。那青年不及防备,忙 回剑招架,但给那少女占了机先,连连抢攻,那青年一时竞没法扳回。眼 见败局已成,忽然东北角上马蹄声响,一乘马快奔而来。 那青年回头道:“是谁来啦?”那少女喝道:“打败了,别赖皮!谁 来了跟你有甚相干?”刷刷刷又连攻三剑。那青年奋力抵挡,喝道:“我 还当真怕了你不成?”那少女笑道:“你说不怕,心里可怕了!”左刺一 剑,右刺一剑,两招去势甚为灵动。 马上乘客勒住了马,大声叫道:…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妙啊 !” 那少女“咦”的一声,向后跳开,打量乘客,只见他约莫二十三四岁 年纪,服饰考究,是城里有钱人家子弟的打扮,不禁脸上一红,轻声道: “爹,他……他怎么知道?” 那老者听得马上乘客说出女儿这两招剑法的名称,也感诧异,正待相 询。那乘客已滚鞍下马,上前抱拳说道:“请问老丈,麻溪铺有一位剑术 名家,‘铁锁横江’戚长发戚老爷子,请问住在哪里?”那老者道:“我 便是戚长发。什么‘剑术名家’,那可万万不敢当了。大爷寻我作甚?” 那青年壮士拜倒在地,说道:“晚辈卜垣,跟戚师叔磕头。晚辈奉家 师之命,特来叩见。”戚长发道:“不敢当,不敢当!”伸手扶起,双臂 微运内劲。卜垣只感半身酸麻,脸上一红,退后一步,说道:“戚师叔考 较晚辈,晚辈可出丑啦。” 戚长发笑道:“你内功还差着点儿。你是万师哥的第几弟子?”卜垣 脸上又微微一红,道:“晚辈是师父第五个不成才的弟子。师父他老人家 时常称道戚师叔内功深厚,晚辈**受教了。多谢师叔。”戚长发哈哈大 笑,道:“万师哥好?我们老兄弟十几年不见啦。”卜垣道:“托你老人 家福,师父安好。这两位师哥师姊,是你老人家的高足吧?剑法真高!” 戚长发招招手,道:“阿云、阿芳,过来见过卜师哥。”又向卜垣道 :“这是我的光杆儿徒弟狄云,这是我的光杆儿女儿阿芳。嘿,乡下姑娘 ,便这么不大方,都是自己一家人,怕什么丑了?” 戚芳躲在狄云背后,也不见礼,只点头笑了笑。狄云道:“卜师兄, 你练的剑法跟我们的都是一路,是吗?不然怎么一见便认出了师妹剑招。 ” 戚长发“呸”的一声,在地下吐了口痰,说道:“你师父跟他师父同 门学艺,学的自然是一路剑法了,那还用问?” 卜垣打开马鞍旁的布囊,取出一个包袱,双手奉上,说道:“戚师叔 ,师父说一点儿薄礼,请师叔赏面收下。”戚长发谢了一声,便叫女儿收 了。 P4-7
    编辑推荐语
    《连城诀》讲述了淳朴懵懂的乡下少年狄云随师父师妹进城为师伯贺寿,遭师伯一门陷害,被打入死牢,遭遇种种不白之冤,却也练成绝世武功。情深义重的义兄惨遭毒死,心爱的师妹嫁作仇人之妇,敬重的师父原来为了宝藏弑师杀徒,狄云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连城剑谱中隐藏的巨大宝藏,而是人们心中的贪欲。金庸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不已、让人悲愤莫名的故事,隐藏在诸般恶行中的人性光辉始终给人以巨大希望。
    《连城诀》作于一九六三年,取材于金庸浙江老家一个长工的故事,
    如果说金庸的《神雕侠侣》是一部“情书”,那么《连城诀》就是一部“
    坏书”,写尽了天下各色人等之坏。《连城诀》是金庸作品中*为独特的
    一部,初次发表时,篇名叫《素女剑》,经金庸后来整理后改为现名,是金
    庸十五部作品中*具现实主义,批判主义的一部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世动荡,染元帝一批价值连城的珠宝连同藏宝图
    下落不明。八百年后江湖上传闻,藏宝图被拟作一道口诀隐于天下**的
    连城剑法中,绝世武功和连城财宝,引得江湖中人趋之若鹜……
    **章 乡下人进城
    第二章 牢狱
    第三章 人淡如菊
    第四章 空心菜
    第五章 老鼠汤
    第六章 血刀老祖
    第七章 落花流水
    第八章 羽衣
    第九章 “梁山泊?祝英台”
    第十章 《唐诗选辑》
    第十一章 砌墙
    第十二章 连城宝藏
    后记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 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篇小说中似乎只有《鲁滨逊飘流记》 ,才只写一个人,写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写到后来,终于也出现了一 个仆人“星期五”。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 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 是内心世界。有些小说写动物、**、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做人来 写。 西洋传统的小说理论分别从环境、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 品。由于小说作者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侠小说与别的小说一样,也是写人,只不过环境是古代的 ,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任何小说都有它所特别 侧重的一面。爱情小说写男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写实小说描绘一个特 定时代的环境与人物,《三国演义》与《水浒》一类小说叙述大群人物的 斗争经历,现代小说的**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小说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 美,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在小说,那是语言文笔之美、安排结构之美, 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而表现出来。什么形式都可 以,或者是作者主观的剖析,或者是客观的叙述故事,从人物的行动和言 语中客观地表达。 读者阅读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 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读者的个 性与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武侠小说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曲家或演奏家要表现一种 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 、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 不好,能不能和读者、听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使他的心产生 共鸣。小说是艺术形式之一,有好的艺术,也有不好的艺术。 好或者不好,在艺术上是属于美的范畴,不属于真或善的范畴。判断 美的标准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武功在生理上或科学上 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经济上的值钱不值钱,政治上对 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发生社会影响,自也可以 用社会影响的价值去估量,不过那是另一种评价。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势力及于一切,所以我们到欧美的博物院 去参观,见到所有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表现女性的人体之 美,也必须通过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绘画和 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 ”的描写,而不再集中于描写神与圣人。 中国人的文艺观,长期以来是“文以载道”,那和中世纪欧洲黑暗时 代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标准来衡量文艺。《诗经》中 的情歌,要牵强附会地解释为讽刺君主或歌颂后妃。陶渊明的“闲情赋” ,司马光、欧阳修、晏殊的相思爱恋之词,或者惋惜地评之为白璧之玷, 或者好意地解释为另有所指。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 的**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 我写武侠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 国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不合理社会)中的遭遇。当 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 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读 者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 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我不想载什么道。我在写武侠 小说的同时,也写政治评论,也写与历史、哲学、宗教有关的文字,那与 武侠小说完全不同。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诉诸读者理智的,对这些文字, 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断,读者或许同意,或许只部分同意,或许完全反对 。 对于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 厌烦。我*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 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小说作者*大的 企求,莫过于创造一些人物,使得他们在读者心中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 肉的人。艺术是创造,音乐创造美的声音,绘画创造美的视觉形象,小说 是想创造人物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那么有了 录音机、照相机,何必再要音乐、绘画?有了报纸、历史书、记录电视片 、社会调查统计、医生的病历记录、党部与警察局的人事档案,何必再要 小说? 武侠小说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但对广大读 者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民 族,也尊重别人的**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 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 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 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 在幻想之时,想象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象自己要 爱**、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 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武侠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不少批评家认定,文学上只可肯 定现实主义一个流派,除此之外,全应否定。这等于是说:少林派武功好 得很,除此之外,���么武当派、崆峒派、太极拳、八卦掌、弹腿、白鹤派 、空手道、跆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部应当废除取消。我们主 张多元主义,既尊重少林武功是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而觉得别的小门派也 不妨并存,它们或许并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想法和创造。爱好广 东菜的人,不必主张禁止京菜、川菜、鲁菜、徽菜、湘菜、维扬菜、杭州 菜等等派别,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不必把武侠小说提得高 过其应有之分,也不必一笔抹杀。什么东西都恰如其分,也就是了。 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作品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 ,前后约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 ,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 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 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在中国大陆,在“三联版”出 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 录》。他们校印认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税。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余数 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资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除此之外, 完全是未经授权的,直到正式授权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三联版”的版 权合同到二○○一年年底期满,以后中国内地的版本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主因是地区邻近,业务上便于沟通合作。 翻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许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还有人 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于 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写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 港、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 揭露,大表愤慨。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 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 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好在现已停止出版,纠纷已告结束。 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 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 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 样的上联征对。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家浪费时间心 力。 为了使得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个字 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篇《越女剑 》不包括在内,偏偏我的围棋老师陈祖德先生说他*喜爱这篇《越女剑》 。)我写**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 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 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飞雪”不能对“笑书”,“连天”不能对“ 神侠”,“白”与“碧”都是仄声。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完全自由 ,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 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所写的小说之中,你认为 哪一部*好?*喜欢哪一部?”这个问题答不了。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 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 于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大致来说, 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人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 情。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惆怅、悲伤 ,有时会非常悲伤。至于写作技巧,后期比较有些进步。但技巧并非*重 要,所重视的是个性和感情。 这些小说在香港、台湾、中国内地、新加坡曾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 集,有的还拍了三四个不同版本,此外有话剧、京剧、粤剧、音乐剧等。 跟着来的是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演出得*成功 ?剧中的男女主角哪一个*符合原著中的人物?”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 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 更大限制。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 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 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 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 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我不能说 哪一部*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坏,*蔑视作者和读者 。 武侠小说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长期传统。中国*早的武侠小说,应该 是唐人传奇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精彩 的文学作品。其后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 现代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 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读者不必过分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 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聂隐娘缩小身 体潜入别人的肚肠,然后从他口中跃出,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然而聂隐 娘的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 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 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韦小宝的父 亲可能是汉、满、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部小说《书剑恩 仇录》中,主角陈家洛后来也对回教增加了认识和好感。每一个种族、每 一门宗教、某一项职业中都有好人坏人。有坏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 坏的大官,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书中汉人、满人、契丹人、蒙古人 、西藏人……都有好人坏人。和尚、道士、喇嘛、书生、武士之中,也有 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有些读者喜欢把人一分为二,好坏分明,同时由 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那决不是作者的本意。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 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激烈斗争;蒙古、 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 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刻划个性,抒写人性 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 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在刘再复先生与他千金刘剑梅合写的《父女两地书》(共悟人间)中 ,剑梅小姐提到她曾和李陀先生的一次谈话,李先生说,写小说也跟弹钢 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要经过每日的苦练 和积累,读书不够多就不行。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 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这些年来,学 问、知识、见解虽有长进,才气却长不了,因此,这些小说虽然改了三次 ,很多人看了还是要叹气。正如一个钢琴家每天练琴二十小时,如果天分 不够,永远做不了萧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诺夫、巴德鲁斯基,连鲁宾斯 坦、霍洛维兹、阿胥肯那吉、刘诗昆、傅聪也做不成。 这次第三次修改,改正了许多错字讹字以及漏失之处,多数由于得到 了读者们的指正。有几段较长的补正改写,是吸收了评论者与研讨会中讨 论的结果。仍有许多明显的缺点无法补救,限于作者的才力,那是无可如 何的了。读者们对书中仍然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写信告诉我。我 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是朋友,朋友们的指教和关怀自然永远是欢迎的。 二○○二年四月 于香港 儿童时候,我浙江海宁老家有个长工,名叫和生。他是残废的,是个 驼子,然而只驼了右边的一半,形相特别显得古怪。虽说是长工,但并不 做什么粗重工作,只是扫地、抹尘,以及接送孩子们上学堂。我哥哥的同 学们见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驼,叫他三声要发怒,再叫三 声翻跟斗,翻转来象只瘫淘箩”。“瘫淘箩”是我故乡土话,指破了的淘 米竹箩。 那时候我总是拉着和生的手,叫那些大同学不要唱,有一次还为此哭 了起来,所以和生向来待我特别好。下雪、下雨的日子,他总是抱了我上 学,因为他的背脊驼了一半,不能背负。那时候他年纪已很老了,我爸爸 、妈妈叫他不要抱,免得两个人都摔跤,但他一定要抱。 有一次,他病得很厉害,我到他的小房里去瞧他,拿些点心给他吃。 他跟我说了他的身世。 他是江苏丹阳人,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 姑娘对了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这年十二月,一家财主 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这家财主又开当铺,又开酱园,家里有座大花园 。磨豆腐和磨米粉,工作是差不多的。财主家过年要磨好几石糯米,磨粉 的工夫在财主家后厅上做。这种磨粉的事我见得多了,只磨得几天,磨子 旁地下的青砖上就有一圈淡淡的脚印,那是推磨的人踏出来的。江南各处 的风俗都差不多,所以他一说我就懂了。 只为要赶时候,磨米粉的工夫往往要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钟。这天 他收了工,已经很晚了,正要回家,财主家里许多人叫了起来:“有贼! ”有人叫他到花园去帮同捉贼。他一奔进花园,就给人几棍子打倒,说他 是“贼骨头”,好几个人用棍子打得他遍体鳞伤,还打断了几根肋骨,他 的半边驼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头上吃了几棍,昏晕了过去,醒转来时,身 边有许多金银首饰,说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又有人在他竹箩的米粉底下 搜出了一些金银和铜钱,于是将他送进知县衙门。贼赃俱在,他也分辩不 来,给打了几十板,收进了监牢。 本来就算是作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给关了两年多才放 出来。在这段时期中,他父亲、母亲都气死了,他的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 了去做继室。 他从牢里出来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那财主少爷陷害。有**在街上 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在那财主少爷身上刺了几刀。他也不 逃走,任由差役捉了去。那财主少爷只是受了重伤,却没有死。但财主家 不断贿赂县官、师爷和狱卒,想将他在狱中害死,以免他出来后再寻仇。 他说:“真是菩萨保佑,不到一年,老爷来做丹阳县正堂,他老人家 救了我命。” 他说的老爷,是我祖父。 我祖父文清公(他本来是“美”字辈,但进学和应考时都用“文清” 的名字),字沧珊,故乡的父老们称他为“沧珊先生”。他于光绪乙酉年 中举,丙戍年中进士,随即派去丹阳做知县,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 。不久就发生了**的“丹阳教案”。 邓之诚先生的“中华二千年史”卷五中提到了这件事: “天津条约许外人传教,于是教徒之足迹遍中国。莠民入教,辄恃外 人为护符,不受官吏钤束。人民既愤教士之骄横,又怪其行动诡秘,推测 附会,争端遂起。教民或有死伤,外籍教士即借口要挟,勒索巨款,甚至 归罪官吏,胁清廷治以重罪,封疆大吏,亦须革职永不叙用。内政由人干 涉,国已不国矣。教案以千万计,兹举其大者: “……丹阳教案。光绪十七年八月……刘坤一、刚毅奏,本年……江 苏之丹阳、金匮、无锡、阳湖、江阴、如皋各属教堂,接踵被焚毁,派员 前往查办……苏属案,系由丹阳首先滋事,将该县查文清甄别参革……“ (光绪东华录卷一O五) 我祖父被参革之前,曾有一番交涉。上司叫他将为首烧教堂的两人斩 首示众,以便向外国教士交代。但我祖父同情烧教堂的人民,通知为首的 两人逃走,回报上司:此事是由外国教士欺压良民而引起公愤,数百人一 涌而上,焚毁教堂,并无为首之人。跟着他就辞官,朝廷定了“革职”处 分。 我祖父此后便在故乡闲居,读书做诗自娱,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 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有数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就去世了(这 些雕版放了两间屋子,后来都成为我们堂兄弟的玩具)。出丧之时,丹阳 推了十几位绅士来吊祭。当时领头烧教堂的两人一路哭拜而来。据我伯父 、父亲们的说法,那两人走一里路,磕一个头,从丹阳直磕到我故乡。对 这个说法,现在我不大相信了,小时候自然信之不疑。不过那两个人十分 感激,*后几里路磕头而来当然是很可能的。 前些时候到台湾,见到了我表哥蒋复聪先生。他是故宫博物院院长, 此前和我二伯父在北京大学是同班同学。他跟我说了些我祖父的事,言下 很是赞扬。那都是我本来不知道的。 和生说,我祖父接任做丹阳知县后,就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了 和生的冤屈。可是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我祖父辞官回家 时,索性悄悄将他带了来,就养在我家里。 和生直到抗战时才病死。他的事迹,我爸爸、妈妈从来不跟人说。和 生跟我说的时候,以为他那次的病不会好了,也没叮嘱我不可说出来。 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里。“连城诀”是在这件真事上发展出来的,纪 念在我幼小时对我很亲切的一个老人。和生到底姓什么,我始终不知道, 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当然不会武功。我只记得他常常一两天不说一句 话。我爸爸妈妈对他很客气,从来不差他做什么事。 这部小说写于一九六三年,那时“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 一本随报附送的《东南亚周刊》,这篇小说是为那周刊而写的,书名本来 叫做《素心剑》。 一九七七年四月 托!托托托!托!托托! 两柄木剑挥舞交斗,相互撞击,发出托托之声,有时相隔良久而无声 息,有时撞击之声密如联珠,连绵不绝。 那是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三问小小瓦屋之前,晒谷场上, 一对青年男女手持木剑,正在比试。 屋前矮凳上坐着个老头儿,嘴里咬着一根短短的旱烟袋,双手正在打 草鞋,偶尔抬起头来,向这对青年男女瞧上一眼,嘴角边微微含笑,意示 嘉许。淡淡阳光穿过他口中喷出来的一缕缕青烟,照在他一头花白头发、 满脸皱纹之上。但他向吞吐伸缩的两柄木剑瞥上一眼之时,眼中神光炯然 ,凛凛有威。他年纪其实也还不老,似乎五十岁还不到。 那少女十七八岁年纪,圆圆的脸蛋,一双大眼黑溜溜的,这时累得额 头见汗,左颊上一条汗水流了下来,直流到颈中。她伸左手衣袖擦了擦, 脸上红得像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那青年比她大着两三岁,长身黝 黑,颧骨微高,粗手大脚,那是湘西乡下常见的年轻庄稼汉子,手中一柄 木剑倒使得颇为灵动。 突然问那青年手中木剑自左上方斜劈向下,跟着向后挺剑刺出,更不 回头。那少女低头避过,木剑连刺,来势劲急。那青年退了两步,木剑大 开大阖,一声吆喝,横削三剑。那少女抵挡不住,突然收剑站住,竟不招 架,娇嗔道:“算你厉害,成不成?把我砍死了吧!” 那青年没料到她竟会突然收剑不架,这第三剑眼见便要削上她腰间, 一惊之下,急忙收招,只是去势太强,噗的一声,剑身竞打中了自己左手 手背,“啊哟”一声,叫了出来。那少女拍手叫好,笑道:“羞也不羞? 你手中拿的若是真剑,这只手还在吗?” 那青年一张脸黑里泛红,说道:“我怕削到你身上,这才不小心碰到 了自己。若是真的拼斗,人家肯让你么?师父,你倒评评这个理看。”说 到*后这句话时,面向老者。 那老者提着半截草鞋,站起身来,说道:“你两个先前五十几招拆得 还可以,后面这几招,可简直不成话了。”从少女手中接过木剑,挥剑作 斜劈之势,说道:“这一招‘哥翁喊上来’,跟着一招‘是横不敢过’, 那就应当横削,不可直刺。阿芳,你这两招是‘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 ’,忽然听得风声大作,剑势该像一匹布那样逃了开去。阿云这两招‘老 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倒使得不错。不过招法既然叫做‘’风小小’, 你出力地使剑,那就不对了。咱们这一套剑法,是武林中大大有名的‘躺 尸剑法’,每一招出去,都要敌人躺下成为一具死尸。自己人比画喂招虽 不能这么当真,但‘躺尸’二字,总是要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的。” 那少女道:“爹,咱们的剑法很好,可是这名字实在不大……不大好 听,躺尸剑法,听着就叫人害怕。” 那老者道:“听着叫人害怕,那才威风哪。敌人还没动手,先就心惊 胆战,便已输了三分。”他手持木剑,将适才这六招重新演了一遍。他剑 招凝重,轻重进退,每招俱狠辣异常,青年男女瞧得心下佩服,同时拍起 手来。那老者将木剑还给少女,说道:“你两个再练一遍。阿芳别闹着玩 ,刚才师哥若不是让你,你小命儿还在么?” 那少女伸了伸舌头,突然挺剑刺出,迅捷之极。那青年不及防备,忙 回剑招架,但给那少女占了机先,连连抢攻,那青年一时竞没法扳回。眼 见败局已成,忽然东北角上马蹄声响,一乘马快奔而来。 那青年回头道:“是谁来啦?”那少女喝道:“打败了,别赖皮!谁 来了跟你有甚相干?”刷刷刷又连攻三剑。那青年奋力抵挡,喝道:“我 还当真怕了你不成?”那少女笑道:“你说不怕,心里可怕了!”左刺一 剑,右刺一剑,两招去势甚为灵动。 马上乘客勒住了马,大声叫道:…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妙啊 !” 那少女“咦”的一声,向后跳开,打量乘客,只见他约莫二十三四岁 年纪,服饰考究,是城里有钱人家子弟的打扮,不禁脸上一红,轻声道: “爹,他……他怎么知道?” 那老者听得马上乘客说出女儿这两招剑法的名称,也感诧异,正待相 询。那乘客已滚鞍下马,上前抱拳说道:“请问老丈,麻溪铺有一位剑术 名家,‘铁锁横江’戚长发戚老爷子,请问住在哪里?”那老者道:“我 便是戚长发。什么‘剑术名家’,那可万万不敢当了。大爷寻我作甚?” 那青年壮士拜倒在地,说道:“晚辈卜垣,跟戚师叔磕头。晚辈奉家 师之命,特来叩见。”戚长发道:“不敢当,不敢当!”伸手扶起,双臂 微运内劲。卜垣只感半身酸麻,脸上一红,退后一步,说道:“戚师叔考 较晚辈,晚辈可出丑啦。” 戚长发笑道:“你内功还差着点儿。你是万师哥的第几弟子?”卜垣 脸上又微微一红,道:“晚辈是师父第五个不成才的弟子。师父他老人家 时常称道戚师叔内功深厚,晚辈**受教了。多谢师叔。”戚长发哈哈大 笑,道:“万师哥好?我们老兄弟十几年不见啦。”卜垣道:“托你老人 家福,师父安好。这两位师哥师姊,是你老人家的高足吧?剑法真高!” 戚长发招招手,道:“阿云、阿芳,过来见过卜师哥。”又向卜垣道 :“这是我的光杆儿徒弟狄云,这是我的光杆儿女儿阿芳。嘿,乡下姑娘 ,便这么不大方,都是自己一家人,怕什么丑了?” 戚芳躲在狄云背后,也不见礼,只点头笑了笑。狄云道:“卜师兄, 你练的剑法跟我们的都是一路,是吗?不然怎么一见便认出了师妹剑招。 ” 戚长发“呸”的一声,在地下吐了口痰,说道:“你师父跟他师父同 门学艺,学的自然是一路剑法了,那还用问?” 卜垣打开马鞍旁的布囊,取出一个包袱,双手奉上,说道:“戚师叔 ,师父说一点儿薄礼,请师叔赏面收下。”戚长发谢了一声,便叫女儿收 了。 P4-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