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汪曾祺散文选集——百花散文书系·当代散文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汪曾祺散文选集——百花散文书系·当代散文丛书

  • 作者:汪曾祺 范培松 徐卓人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0621189
  •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01日
  • 页数:355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就是汪曾棋!面对现实——一位没有文化 的人强加他的痛苦,他的态度都非常现实:于他人,是以“他又不是有心”予以宽宏;于己,是以“掉了就掉了吧”和“还真能嚼东西”而自慰。他
    是把痛苦嚼碎了,咽到肚里,尔后再缓缓转化为微苦微痛微涩加以表现。虽柔却有一种正视现实的不折的刚性在闪耀着光芒。因此同是“水”,沈从文那颗心永远似“水”那样把历史中的原始的野性的美作为理想的“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从文自传·我读~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而汪曾棋却面对现实,似“水”那样化解一切。因此,在对待同一件事上,他们的“异”就表现得很明显。汪曾棋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中写到这样一件事:
    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习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天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C中十分支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优先生一
    分难过呢?
    沈从文见到一大胖大人从桥上过,不能容忍在他看来,应该是美丽的少女的倩影从小桥过,才能构成一个理想的美的境界,他要回避;因此而难过。但汪曾棋认为现实中就存在
    文章节选
    我们到��里看了一圈。这里葬着林肯、林肯的夫人,还有他的三个儿子。正中还有一个林肯坐在椅子里的铜像。他的三个儿子都有一个铜像,担较小。林肯的儿子极像林肯。纪念林肯,同时纪念他的家属,这也是一种美国式的思想。——这里倒没有林肯的“亲密战友”的任何名字和形象。
    走出墓道,看到好些人去摸林肯的鼻子——头像的鼻子。有带着孩子的,把孩子举起来,孩子就高高兴兴地去摸。林肯的头像外面原来是镀了一层黑颜色的,他的鼻子被摸得多了,露出里面的黄铜,程亮错亮的。为什么要去摸林肯的鼻子?我想原来只是因为林肯的鼻子很突出,后来就成了一种迷信,说是摸会有好运气。好几位作家握着林肯的鼻子照了像。他们叫我也照一张,我笑了笑,摇摇头。
    归途中路过诗人艾德加·李·马斯特的故居。马斯特对林肯的~些观点是不同意的。我问接待我们的一位女士;马斯特究竟不同意林肯的哪些观点,她说她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们关系不好。我说:“你们不管他们观点有什么分歧、都一样地纪念,是不是?”她说:“只要是对人类文化有过贡献的,我们都纪念,不管他们的关系好不。”我说:“这大概就是美国的民主。”她说:“你说的很好。”我说:“我不赞成大家去摸林肯的鼻子。”她说:“我也不赞成!”
    途次又经桑德堡故居。对桑德堡,中国的读者比较熟悉,他的短诗《雾》是传诵很广的。桑德堡写过长诗《林肯——在战争年代》。他是赞成林育观点的。
    回到住处,我想:摸林肯的鼻子,到底要得要不得?*后的结论是:这还是要得的。谁的鼻子都可以摸,林肯的鼻子也可以摸。没有一个人的鼻子是神圣的。林肯有一句名言:“汕tnenarecreatal epe.”’(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我还想到,自由、平等、博爱,是不可分割的概念。自由,是以平等为前提的。在中国,现在,很需要倡导这种“created eguar”的精神。
    让我们平等地摸别人的鼻子,也让别人摸。
    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爱荷华
    目录
    序言
    葡萄月令
    水母
    国子监
    下水道和孩子
    跑警报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的寂寞
    金岳霖先生
    午门忆旧
    建文帝的下落
    钓鱼台
    林肯的鼻子
    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
    香港的鸟
    悬空的人
    踢毽子
    四方食事
    五味
    手把肉
    昆明食菌
    要面子
    录常茶话
    胡同文化
    随遇而安
    牙疼
    大妈们
    闹市闲民
    烟赋
    录音压鸟
    泰山很大
    槐花
    昆虫备忘录
    ……
    编辑推荐语
    本套“当代散文丛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四九年建国以后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
    入选的作者均是这一时期的散文名家,所选作品尽可能照顾到作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脉络。
    每集作品前均冠以万字以上的评论性序言,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并结合本书所选散文,分析评介其艺术特色及创作发展的道路和影响。
    所选作品,尽量注明原书发表的出处和时间;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地方亦加以必要的注释。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