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原创丛书(陈明远著 珍藏签名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原创丛书(陈明远著 珍藏签名本)

  • 作者:陈明远
  •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 ISBN:9787806767306
  •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01日
  • 页数:365
  • 定价:¥3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6767306
    • 作者
    • 页数
      365
    • 出版时间
      2005年02月01日
    • 定价
      ¥33.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这是广大读者很感兴趣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的一个题目。自从各报刊连续发表了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文章以后,反响强烈,都认为这个课题具有重大价值。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意识。这样看来,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地位,是他们创造性精神生产赖以实现的必要社会条件,也是影响人物性格、历史命运的要素(当然不是惟一因素)。
    但很奇怪,现代中国文化史和传记文学的许多著作,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重要方面。
    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文化人,或是出于清高“耻言钱”,或是出于隐私“讳言钱”,在日常经济生活上的记载很少见,能够找到的资料也很零碎,几乎没有人整理过。60—90年前的当事人大多去世,少数现存者也已年迈。所以要进行准确的调查、考证都有很大难度,但也显出这种探讨的紧迫性。
    我在本书中用了“文化人”这个概念,而不用“知识分子”的术语,这是经过考虑的。20世纪在我国,“知识分子”的概念被搅得稀里糊涂;兹不赘述。生活里常用的说法又往往是模糊混乱的,这在严格的学术研究中是不许可的,会带来许多弊端。本书所说的“文化人”是知识**的一部分,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从
    文章节选
    “文化人”概念的出现与界定
    “文化人”是一个现代概念。
    自古以来,我国封建宗法社会只有“文人”(或“文士”)的称呼。但在20世纪的中国,新生的“文化人��与旧式“文人”明显不同。人们要问:“文化人”这一概念从何而起?它跟过去的“文人”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文化人”所指的特定群体,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
    在我国的传统经典里面,“文人”这个词出现得很早——至少是在3000年前西周时代的《诗》和《尚书》之中,已经有了特指的用法。《诗·大雅·江汉》云:“告于文人”,按照学术界的研究认为,《大雅·江汉》为公元前9世纪周宣王时期的作品;据《诗经·毛传》的解释:“文人,文德之人也。”朱熹《诗集传 ·卷十八》说:“文人,先祖之有文德者,谓文王。”文德与武功相对,说的是礼仪仁义。此处“文人”特指周文王这个人;逐渐意义延伸。在这一历史早期,“文人”的*初形态乃是先王、君主,尚非平民。《尚书·文侯之命》云:“追孝于前文人”,《尚书·孔传·疏》解释道:“追行孝道于前世文德之人”。由此可知,大约3000年前,无论《诗经》或《尚书》里面提到的“文人”,专指“有文教功德之人”。而这里的“文教”,还是指比较原始的“礼乐教化”,跟“武力(暴力)征战”相对。特指礼仪道德方面即政治上“立功立德”的非暴力措施,也就是“文治”;而非专门著书立说、传播知识等以文字工作为主的文化职业。
    后来“文人”又指君王在文化方面的专职助手。那么,到什么历史时期,“文人”才成为“读书能文之士、擅长文章之人”的通称呢?我认为是在2000年前的汉代。也就是“文人”“文士”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构成了一种社会**之后。王充《论衡·超奇》篇曰:“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曹丕《与吴质书》曰:“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又《典论·论文》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古代“文人”作为“士大夫”的一个部分,与“武士”“武人”相对。“文人”也就是“文士”。《韩诗外传》曰:“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可见,文人的笔杆子,武人的刀把子(近代则进化为枪杆子),辩士的舆论巷议都是能令“君子”畏惧的厉害家伙。而这三者,历史上则都属于“士”**所掌握。
    “文人”这词条早已载入《辞海》和《辞源》之中。但是,查阅这两大部权威性的词典,都找不到“文化人”这一条目。可见近代“文化人”概念的具体来源(词源)尚待考证。
    许多先辈回忆,“文化人”这个称呼在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已出现,此后越来越通行。据我考证,*初正式公开使用“文化人”这一概念的,是在1936年9月上海轰动一时的《中国文化界为争取演剧自由宣言》。
    这个宣言用中、英、法、俄、日、世界语六种文字同时发出,有许多中外报刊登载或报道,当时成为震惊国际的重大新闻。签名者176人,包括田汉、欧阳予倩、洪深、阳翰笙、余上沅、阿英、袁牧之、蔡楚生、史东山、冼星海、任光、章乃器、沙千里、沈西苓、蔡若虹、赵丹、白杨、金山、章泯、陈白尘、郑君里、钱俊瑞、陈荒煤、于伶、钟敬之等。这176人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自居的。他们中间有作家、学者、诗人、音乐家、画家、记者、大学教授、教育家、话剧和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等等。
    这是中国“文化人”**次以群体阵容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团结一致要求自由艺术创作的权利。这个宣言,也就是中国文化人的精神独立的自白。
    此后,1936年11月上海《电影·戏剧》1卷2期刊登的署名韦彧(沈端先,即夏衍)的《鲁迅与电影》一文,以及郑振铎在1937年10月26日所写《失书记》一文等等,也较早地使用了“文化人”这个概念。
    [附记]我手边常用的《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里面,却是同时收入“文人”和“文化人”这两个条目,然而英译文很不相同:“文人”的英译是Man of letters(写文章的人),而“文化人”的英译是Cultural worker(文化工作者)。我认为这两个不同的英译名是比较贴切的。
    “文化人”的褒贬和价值观
    “文化人”即“文化工作者”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我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人文知识分子以“普通人”、“人民一分子”、“工作者”的身份,独立自主地走向社会实践,跟劳动群众相结合。从抗日战争前夕以来,许多年间,大量文章纷纷使用了“文化人”这一带有褒义的概念,表明它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直到今天,“文化人”一直是褒义词。
    与之相较,我国社会舆论自30年代以来,经常把“文人”作为贬义词来使用,跟“迂腐”、“懦弱”、“缺德”、“动摇”、“自私”、“寒酸”联系在一起。鲁迅晚年写的《文人无文》乃至《论“文人相轻”》一论、再论……竟然达七论之多!有关“文人”的成语几乎没有什么好话:“文人无行”、“文人相轻”、“御用文人”、“无耻文人”、“反动文人”、“一为文人便无足观”等等。
    所以许多人文知识分子耻于“文人”的徽号,而自称为“文化人”则好听得多了!从抗战时期以来,“文化人”成为社会上常用的话语。这个称呼显得亲切、大众化,在老百姓眼里,它不像“知识分子”那么清高甚至“脱离群众”。从抗战时期以来,“文化人”成为社会上常用的话语。许多前辈常以“文化人”为题著述、讲演,陶行知、邹韬奋都说过:“文化人依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老舍宣告:“我是一个文化人、一个自食其力的文化工作者!”新凤霞大胆地公开向吴祖光求婚说: “我爱你是一个文化人”……
    老前辈们回忆,许多人曾以“文化人”为主题进行过讨论。盛家伦早在40年代就指出:文化人追求真善美,是通过学问的实践追求真、通过道德的实践追求善、通过艺术的实践追求美。真善美又是随时、随地、不断发展的。今天,“真”的现代基础是自由的科学研究;“善”的现代基础是自由的社会民主;“美”的现代基础是自由的个性创造。那么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同必须的基础又是什么呢?两个字:权和钱。通过社会民主、达到经济繁荣富足。……专制暴力和奸商交易是残害、毒杀文化的刽子手。文化人只有得到“权”和“钱”的保障,才能充分发展个性,自由地创造真善美。(引自《口述历史》,吴祖光先生的回忆谈话)
    “文化人”称呼的回溯与扩充
    虽然“文化人”这个称呼正式出现于1936年即抗日战争前夕,但一经出现,马上就得到全国文化界广泛的认同。并且新文化界把“文化人”这个概念作历史上的回溯,延伸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文章谈起胡适之教授说:“他家那时在米粮库。(北京城区的)米粮库不失为一个文化人的区域。短短的一节胡同,一号住着陈垣、傅斯年,三号住着梁思成、林徽音,四号住着适之先生。”也即公认陈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音、胡适之这些五四时期的教授、学者都属于“文化人” 之列。
    后来还有文章提到“文化人”韦君宜(生于1917年)时说道:“以她这一层次的文化人,不会不读到鲁迅早在30年代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会上讲的一席话。”
    但是这个历史上的回溯,不曾跨越到满清封建社会以前,而限于民国以来、五四以来。这就表明:从事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人”,根本不同于旧时代的“封建文人”。
    “文化人”这个称呼不仅有历史上的回溯延伸,而且有范围上的扩大。
    抗战第二年,沈从文在《一般或特殊》中写道:许多地方“文化人”忽然加多……另外给人一种意义是凡拿笔的通可称为“文化人”,社会进步、战争支持,全少不了他们。在目前,重庆或桂林、长沙或昆明,忽然有许多读书人都被称为或自称为“文化人”。……文化人一多,事情就热闹起来了。“文化人”是在目前**有多量时间使用文字的人。(原载1939年1月22日《**评论》第1卷第4期)抗战中期,《解放日报》刊登田家英《沙漠化的愿望》一文说:“今天……不少必读的刊物,还出现了一大批新文化人的名字。”(原载《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白杨说:过去历史上所谓“文人”,民国以前必须熟读“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试,具备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等等资格,方能进入“士大夫”**。民国初期的“文人”,一般是指有学问有地位的人、文史专家学者、作家教员等等。当时“从艺”或“卖艺”是被人瞧不起的。在30年代许多投身于戏剧、电影的演员、导演、美工师、词曲作者们,自己觉得学问并不高,甚至大多没有大学文凭(学位),只是从事戏剧电影美工歌曲等文化工作。所以乐意自称为“文化人”也就是 “文化工作者”,而不愿叫什么“文人”。她还说:五四以来的“文化人”普遍认为,自己是有独立人格的,是要求个性解放的。“文化人”不是主上所戏弄的“倡优”。所以,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文化,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文化人”。
    现代中国文化人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化人,其源盖出自清末民初“文士”**,但必须脱胎换骨、面目一新。脱“官场、商场”功利之胎,换自由平等独立之骨,从而获得现代化的新面目,以文化创造与传播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不是像封建时代士大夫那样清谈“以天下为任”的高调)。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主要阵地有三:
    一为以现代出版社为**的报纸、杂志、图书等,主角是作者、编者、译者等也就是“爬格子”的文化人,对象是广大读者;
    二为以现代校园为**的课堂、讲座、研究会(院所)等,主角是教授、讲师、研究员、学者等也就是从事教学、科研的文化人,对象是青少年学生(知识青年)和同行们;
    三为以剧场、电影银幕(近来再加上电视屏幕)为**的表演艺术场地,主角是编剧、导演、演员等文化人,也就是从事节目创作和演出的文化人,对象是广大观众。
    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现代出版事业、现代表演事业逐步形成并获得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总的说来,从民国成立到抗战前夕,中国的高等学府主要集中在华北的京津地区(北大、清华、师大、燕京、北洋、南开等),其次在江南沪宁地区(震旦、复旦、圣约翰、光华等);京津的文化人大多在学校任职,也有一部分从事戏剧活动。而出版机构的大本营主要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其次在北京;上海的文化人大多专职或兼职写作、翻译、办报、编剧甚至“下海”粉墨登场,所以写作、教研、演出这三大方面是互相交叉融汇的。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人的形成期。
    中华民国成立的*初十几年间,北京是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但是在1920年以来,南北分裂、政局动荡、战乱不已,文教部门薪俸积欠多年,北京的教授们“开始逃荒”(梁实秋语);特别是 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后,北洋军阀对于文化人的镇压加剧。奉军入关更走**,取消北大,将北京九所高校合并为“京师大学堂”强迫读经,还凶残地屠杀了李大钊、邵飘萍等进步人士。北京陷入恐怖时期,学者、教授、记者、编导、演员等多离京南下,转到厦门、广州、武汉、上海、南京等城市。1928年国民党政权定都南京,将北京改称“北平”;进步文化**向南部倾斜。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人的**次大迁移。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沦陷,华北、华东等文化**的学校、报刊社、出版社、研究所、剧团、制片厂,纷纷转入华西,主要是西南大后方的重庆、成都、昆明、桂林、贵州等地;也有一部分(西北联合大学)转入陕西、兰州等地。这加强了现代文化向西部的开发,是中国现代文化人的第二次大迁移。
    八年抗战期间,以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办)、中大、复旦、浙大等为代表的教育学术界,和以歌咏、话剧等演出活动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界等等,带动了中国文化人走向新的发展道路。而蒋介石一党专政导致的腐化堕落和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迫使文化人丢弃了对于国民党政权的幻想。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掀起的争民主、争自由,要求通过政治协商建立联合政府的群众运动里,中国现代文化人成为表达人民意愿、反对独裁暴行的强大社会力量,虽然人数少,但是能量大,影响深远,举世瞩目。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人的普及和成熟期。
    文化人经济状况的重大意义
    自由独立的经济生活构成了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之坚强后盾和实际保障。于是,文化人方能成为启蒙运动中传播和创新现代化知识的社会中坚。
    我注意到,在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个把文化人看作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自由民主先驱,**个高呼包括文化人在内的“劳工神圣”的精神**,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918年11月16日,他在北京各界在天安门举行的“庆祝协约国胜利大会”上的演说词就是《劳工神圣》——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据《北京大学日刊》第260号,1918年11月27日出版)蔡元培倡导的“北大精神”从环境气候方面说来是实行宽容和学术民主,提倡言论集会结社信仰自由;从个性人格方面说来是独立思考和自行其是,追求科学真理。而文化人的经济后盾、生活保障,主要来自三大方面:
    (一) 教研收入,包括讲课、学术研究和在学校任职的薪金;
    (二) 写作收入,包括版税、著译稿酬和编辑费;
    (三) 演出收入,包括编剧费、导演费、表演费等。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物中间,李大钊是**个关注社会生活状况和经济权(生存权)的学者。1919年12月他在《新生活》杂志发表《物质和精神》一文指出——物质上不受牵制,精神上才能独立。教育家为社会传播光明的种子,当然要有相当的物质,维持他们的生存。不然,饥寒所驱,必至于改业或兼业他务。久而久之,将丧失独立的人格。笔者认为,所谓“革命”并不**于“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而应强调思想的解放、经济的自主、社会的平等自由。只有努力超越 “权本位”的羁绊和“钱本位”的腐蚀,只有争得经济自主权,才能���极有效地实现文化的复兴,并在这奋斗过程中,实现“人本位”的真价值,逐步成长为真正自由的文化人。
    20世纪是全世界经济生产飞跃发展、物质财富**丰富的时代,同时精神文明的文化市场愈来愈扩展壮大,文化人已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坚强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在20世纪四大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纳粹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的消长存亡过程中,文化人愈来愈成为举足轻重的要素。
    从这两方面看来,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人状况的研讨,必然是当务之急的课题。
    本书作为研讨中国现代文化人经济生活状况的**部专著,尝试走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子。一得之见,权当引玉之砖。敬请斧正,尚祈来者。
    ……
    目录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缘起
    “文化人”概念的出现与界定
    “文化人”的褒贬和价值观
    “文化人”称呼的回溯与扩充
    现代中国文化人的发展
    文化人经济状况的重大意义
    启蒙的起点:清末洋务学堂
    “西文学堂”即外国语院校性质的方言学堂
    “西艺学堂”即技术和军工性质的实业学堂
    洋务学堂并不景气
    同文馆的师资薪水
    同文馆的经济生活
    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在洋务学堂的生活
    洋务派学堂的规模和局限
    清末四所大学的状况
    甲午战后中国的“西文热”
    “圣约翰”——从书院到大学
    三所国立大学堂的创办
    北洋大学堂的学习条件
    北洋大学堂教师的待遇
    南洋公学的学习条件
    南洋公学教职员的待遇
    两度浩劫下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学生的优惠待遇
    京师大学堂的腐败风气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臭名昭彰
    商务印书馆和文化人
    商务印书馆——文化人的出版阵地
    南洋公学与商务印书馆的亲缘
    商务与作者的经济关系
    鲁迅发表的**篇小说
    商务印书馆付给梁启超的优厚稿酬
    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合同
    商务印书馆职员的经济状况
    “经济自立”的觉醒
    每年年终的“花红”
    商务印书馆的劳资纠纷
    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
    ——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分成
    举世闻名的上海文化街——四马路
    清朝末年初订的稿酬标准
    《大清著作权律》、《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施行细则》
    民国初年的稿酬和版税幅度
    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新闻出版界的薪金标准
    20世纪20-30年代的稿酬与版税
    一个典型的版税合同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待遇
    报刊稿酬
    《申报·自由谈》给鲁迅的优惠稿酬
    新闻出版界具体收入记载
    新闻出版业的工人工资
    戏剧、电影业的兴起
    ……
    五四前后北京文化人群体
    自由撰稿人的经济状况
    20世纪30年代大中学校经济状况
    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人
    抗战前夕上海的文化人
    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
    抗战时期的生活费和实际收入
    抗日战争期间的学校生活
    中共根据地的供给制
    抗战胜利后的经济形势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学校生活
    《观察》周刊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金圆券和独裁政权的崩溃
    附录一:近代中国的货币
    附录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地银圆购买力
    后记
    修订再版附记
    编辑推荐语
    在二三十年代,文人买个四合院住住,似乎是家常便饭。鲁迅就在1919年和1924年买过两个四合院,一大一小,大者3500元,小的1000元。鲁迅1919年的年收入是3600元,不吃不喝,刚好买个四合院,1924年民国教育部拖欠薪水,只有2600余元,不过买个小四合院,也是随随便便的事……民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向来被学者忽略,其实一个人的经济决定他的交往和生活。独立的经济生活才能保障一个文化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陈明远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有关史料,终于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不同文化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收入情况,他们的日常花销、兴趣爱好,这些看似寻常的细节,却是我们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失去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我们民族***的文化人也很难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才华。正如一个离开了经济生活、浮在半空中的鲁迅决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