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鲁迅自述
QQ咨询:
有路璐璐:

鲁迅自述

  • 作者:鲁迅
  •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 ISBN:9787807241003
  •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 页数:238
  • 定价:¥21.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小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遇了一场很大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都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文章节选
    书摘
    民元的事
    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得多,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
    国将来很有希望。自然,那时恶劣分子固然也有的,然而他总失败。一到二
    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即渐渐坏下去,坏而又坏,遂成了现在的情形。其实
    这也不是新添的坏,乃是涂饰的新漆剥落已尽,于是旧相又显了出来。使奴
    才主持家政,哪里会有好样子。*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
    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于是就不肯了。所以此后*要紧的是改革国
    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
    不行的。
    但说到这类的改革,便是真叫作"无从措手"。不但此也,现在虽只想将
    "政象"稍稍改善,尚且非常之难。在中国活动的现有两种"主义者",外表都
    很新的,但我研究他们的精神,还是旧货,所以我现在无所属,但希望他们
    自己觉悟,自动的改良而已。例如世界主义者,而同志自己先打架,无政府
    主义者的报馆而用护兵守门,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土匪也不行,河南的单
    知道烧抢,东三省的渐趋于保护鸦片,总之是抱"发财主义"的居多,梁山泊
    劫富济贫的事,已成为书本子上的故事了。军队里也不好,排挤之风甚盛,
    勇敢无私的一定孤立,为敌所乘,同人不救,终至阵亡,而巧滑骑墙,专图
    地盘者反很得意。我有几个学生在军中,倘不同化,怕终不能占得势力,但
    若同化,则占得势力又于将来何益。一个就在攻惠州,虽闻已胜,而终于没
    有信来,使我常常苦痛。
    我又无拳无勇,真没有法,在手头的只有笔墨,能写这封信一类的不得
    要领的东西而已。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
    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而且留心看看,居然也有几个不问成败而要
    战斗的人,虽然意见和我并不尽同,但这是前几年所没有遇到的。我所谓"
    正在准备破坏者目下也仿佛有人"的人,不过这么一回事。要成联合战线,
    还在将来。
    希望我做一点什么事的人,也颇有几个了,但我自己知道,是不行的。
    凡做领导的人,一须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不易勇
    往直前,二须不惜用牺牲,而我*不愿使别人做牺牲(这其实还是革命以前
    的种种事情的刺激的结果),也就不能有大局面。所以,其结果,终于不外
    乎用空论来发牢骚,印一通书籍杂志。你如果也要发牢骚,请来帮我们,倘
    日"马前卒"
    ……
    目录
    **章 "朝花夕拾"的往事\1
    一 阿长与《山海经》\3
    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
    三 《二十四孝图》\15
    四 父亲的病\19

    ……
    编辑推荐语
    对任何一位文学传记作者来说,*宝贝的材料莫过于传主本人所留下的自述文字,哪怕是只言片语。本书即是**文学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鲁迅的只言片语,以或散文,或书信,甚或日记形式讲述人生的文字连缀而成。为便于您更好地在倾听中记忆历史、感悟人生,编者代他拟加了一些"微观叙事"的小题目。另外,丰富的图片也在无声地讲述、见证着传主的人生、历史…… 书评
    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已,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鲁迅
    对任何一位文学传记作者来说,*宝贝的材料莫过于传主本人所留下的自述文字,哪怕是片言只语。所以,凡带有私秘性的文字,像传主的书信,特别是日记,是传记作者*稀罕的,往往如获至宝。同时,对一个热衷于阅读传记,尤其是有文学考古辟的读者来说,*过于的自述文字。因为一经传记作者二度倒手,便顿觉隔靴搔痒,尤其是当一个不入流的传记作者为一个在师级的传主立传时,就更是如此。
    ——傅光明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