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世界视野中的回族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世界视野中的回族

  • 作者:丁克家 马雪峰
  •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39044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1日
  • 页数:265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对西方学术界(包括日本)近百年来中国回族穆斯林及其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历时性回溯,并结合当代的多学科理论进行了历史性分析。同时,立足我国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发展,进行积极的回应与评论,对西方学术界在严谨的治学、理论的深度思考与论述中的优长等方面,作出了客观的肯定和评价,同时,将西方学术界对我国社会和民族历史现实进行“想象”、“建构”的一些臆想论断,提出了批评和反思,并对一些有失偏颇的理论提出了挑战。这是我们把握自己、认识他者、促进文化交流的一种尝试和实践,也是我们今后更好地从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努力方向。
    文章节选
    他者的眼光:海恩波笔下的回族穆斯林文化
    19世纪40年代初,随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满含屈辱、救亡图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现代社会。在这一时空跨度中,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不对称的强势打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13常生活都面临着****的挑战、挤压和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从各种渠道流人中国的内地和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的人群中去,使中国固有的民族多样性、信仰多元性、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等受到了****的多层次震撼和冲击。
    伴随着列强与清朝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落实,西方的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开始从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逐步向内地深入,传播上帝的“福音”、劝化中国各个**的人士加入或皈依基督教。后来,将传教的范围不断扩大,从沿海到内地。从广大的汉族扩展到西北、西南、西藏等地的各个少数民族人群中,甚至在西北和青藏高原上人迹罕至的地区,都留下了基督教传教士的足迹和宣传“福音书”的文字、图片记录。
    ……
    目录

    西方学术界有关回族穆斯林的研究:一个简单的回顾
    他者的眼光:海恩波笔下的**穆斯林文化
    一、关于中国与阿拉伯的交往史研究
    二、关于中国穆斯林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三、简评及其他
    东方主义式的想象与演绎:以斯拉列对中国穆斯林的研究
    一、生平与著述
    二、《穆斯林在中国》:一个社会学的框架
    三、三个阶段的文化演变过程
    四、相关评论
    五、批评与反思
    “熟悉的陌生人”:李普曼有关回族的研究
    一、李普曼及其著述
    二、结构与大致内容
    三、地方史(Local History)研究:作为“边疆”的甘肃
    四、术语使用的困难
    五、对“民族范式”和文化冲突论的批评
    走进田野:杜磊对回族的人类学研究
    一、杜磊及其回族研究
    二、四个回族社区
    三、简单的评论
    消费:现代化”:玛丽斯·吉莱特有关西安回族的研究
    一、现代化与消费
    二、日常生活的民族志
    三、清真寺与阿拉伯化
    四、食品与文明
    五、婚纱的年代
    六、消费与现代化
    七、简短的评论
    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迈克尔·狄龙对中国回族的研究
    一、对回族穆斯林社区的初步研究
    二、对回族穆斯林社区的拓展性研究
    三、简要评论
    文明对话中“回儒”细想的价值:村田幸子对回族思想的“研读”
    一、文明对话的时代需求
    二、多元文化的传手:“回儒”
    三、思想的闪光轨迹:村田幸子对“回儒”的解读与阐释
    四、结语
    多重视角下的中国穆斯林妇女:水镜君、玛利亚·雅绍克的清真女寺研究
    一、主题:中国清真女寺
    二、内容与框架
    三、简短的评论:多个作者的合作与咄咄逼人的女性主义
    历史文献学的视野:唐纳德·莱斯利对中国回族穆斯林文献的研究
    一、西方文献学谱系中的中国伊斯兰文献
    二、对中国伊斯兰文献的连续性研究与分析
    三、对回族穆斯林汉文译著中阿拉伯文、波斯文原著的突破性研究
    四、结语
    走出“狭隘的想象”边疆政治与龙戴维眼中的潘泰”起义
    一、被误解的事件
    二、想象“彩云之南”
    三、从谴责“汉奸”到“灭回”实践
    四、“汉奸”观念
    五、“排回”敌意
    六、重新审视“潘泰”起义
    七、危险的二元论
    八、总结与比较
    文化认同、知识网络及其社会互动:兹维·本多对晚清回族穆斯林文化史的研究
    一、中国回族穆斯林的知识背景及其范式转换
    二、回族穆斯林教育网络与《经学系传谱》
    三、汉文译著代表人物及其集体贡献
    四、汉文译著与穆斯林的知识及认同
    五、行动中的文明对话
    东邻的关注:日本学术界对回族的研究
    一、**阶段:(1910年~1930年)
    二、第二阶段:中国回族伊斯兰研究的繁荣时期(1930年~1945年)
    三、第三阶段:日本对中国伊斯兰研究的第三个时期(1945年~1980年)
    四、第四阶段:近三十年来日本学界的中国伊斯兰研究(1980年至今)
    五、结语:日本研究中国回族伊斯兰的特点
    六、日本对中国伊斯兰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回族穆斯林的相关研究文献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语
    作为海外学者眼中的“他者”,中国回族穆斯林始终是“熟悉的陌生人”。对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历史、文化及其日常生活的研究和阐释,也始终是海外学术界历久而弥新的话题。
    本书主要对西方学术界(包括日本)近百年来的中国回族穆斯林及其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历时性回溯,并结合当代的多学科理论进行了历史性分析。作者立足中国回族的历史和现实发展,进行积极的回应与评论,并对西方学术界在严谨的治学、理论及深度思考与论述中的优长等方面,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