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理论和实证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理论和实证研究

  • 作者:杨天宇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89313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255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梳理了凯恩斯以后消费理论的发展脉络,简要评介了国内外消费理论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居民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之间的倒U关系”和“满足居民消费*大化的*优收入差距”等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命题。此外,本书还深入研究了技术创新、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终的结论是:中国的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影响,正确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具有扩张居民消费需求的功能。
    文章节选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居民消费不振、消费率不断下降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消费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过。消费不振的长期持续,导致了很多问题,如消费品行业长期不景气,消费品价格不断下降或者涨幅低于原材料价格涨幅,导致消费品行业利润和工资受到挤压,储蓄率和投资率偏高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此外还有国内消费不足迫使企业扩大出口,由此导致的贸易顺差、外汇占款过多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等问题。虽然消费率偏低除了居民消费不振之外,还有政府消费不振的问题,但居民消费近年来一直占*终消费的80%左右,远远超过政府消费所占比重,所以仍然是导致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居民消费不振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很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刺激居民消费对解决很多宏观经济问题都是有好处的。
    国内学者在西方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对消费不足的解释。
    ……
    目录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 本书的主要价值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消费理论的批评性回顾(上)
    2.1 **收入假说及其缺陷
    2.2 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
    2.3 理性预期假设下的消费理论
    2.4 对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的各种替代性假说
    2.5 行为消费理论
    2.6 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的关系
    2.7 总结和评论
    第三章 消费理论的批评性回顾(下)
    3.1 后凯恩斯主义的消费理论
    3.2 西方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3.3 相对收入假说
    3.4 炫耀性消费理论的发展脉络
    3.5 总结和评论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消费理论研究
    4.1 运用国外主流消费理论对中国消费问题的研究
    4.2 运用西方非主流消费理论对中国消费问题的研究
    4.3 创立中国式消费理论的尝试性研究
    4.4 总结和评论
    第五章 收入分配与总消费(上)
    5.1 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问题
    5.2 收入分配影响总消费的理论框架
    5.3 收入分配影响总消费的计量验证
    5.4 总结
    第六章 收入分配与总消费(下)
    6.1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内部收入差距
    6.2 满足居民消费*大化的城乡*优收入差距
    6.3 满足居民消费*大化的城镇内部*优收入差距
    6.4 我国城乡及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
    6.5 总结
    第七章 技术创新、就业机会与总消费
    7.1 技术创新与总消费
    7.2 就业机会与总消费
    7.3 技术创新、就业机会影响消费需求的理论模型
    7.4 技术创新、就业机会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7.5 总结
    附录部分
    第八章 社会保障对总消费的影响
    8.1 社会保障影响总消费的文献回顾
    8.2 社会保障影响总消费的理论模型
    8.3 中国社会保障影响总消费的实证分析
    8.4 总结
    第九章 启动消费的收入分配政策
    9.1 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方向和**
    9.2 城镇低收入**与农民**的消费行为
    9.3 技术创新和就业机会对启动消费的作用
    9.4 收入分配秩序的不规范对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约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