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9辑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9辑

  • 作者:王铭铭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 ISBN:9787506276580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280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人类学评论》(以下简称《评论》)为文集,自2007年初起,半年出一辑,是兼有评论性、记述性及思想性的学术评论集刊。内容以社会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为主,不排斥相关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等学科)学者之作品,主办单位视培养年轻一代学人为己任,故将开辟相当篇幅供新生代学者发表其作品(特别是述评、书评及研究札记)。作为学术探讨平台,《评论》将视具体情况,亦开辟相当篇幅选刊相关主题的已发表论文。《中国人类学评论(第9辑)》为中国人类学评论第9辑。
    文章节选
    人类学——历史的另一种构思
    15.有历史的人类学
    幸亏非洲人类学支配下英国人类学中,不是没有其他潜流。比如,我的答辩委员之一,是一位专攻印度的人类学家,他就可以说是潜流之一。答辩时,他说我文章中*好的部分,是关于历史背景的那个章节。可叹的是,一段被认为是非人类学的文字,在另一个人类学家那里被赞扬为杰作!
    这位教授所说,可能与一个背景有关——他研究的,也是有文字的文明社会,而我以为他所言,并非没有更大的背景。
    在我攻读博士学位的那些年里,西方已出现历史人类学的号召,美国有学者在结构人类学和诠释学内部加入了历史的因素,法国的人类学,则早已与年鉴派史学有密切交流,而英国人类学,也没有幸免历史人类学对于社会人类学的民族志的批判。这位教授本人,后来参与主编了《历史人类学》杂志,没多少年之间,历史人类学成为主流。不同的学者提历史人类学,有各自不同的原因,结构人类学者为什么要提历史,是因为过去的结构观念缺乏经验基础,其素材缺乏历史���支撑。比如,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到神话时,根本不会告诉我们神话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样的空间场景下被讲述出来的。在结构人类学的场景里谈历史,就是为了补充结构的“无背景性”、“无时间性”、“无历史性”。另外,还有另一种同样伟大的学术探索,那就是人类学中出现的将人类学视作历史中的文化翻译的做法。以往不少人类学家为了表现自己叙事的权威性,习惯于抹杀人类学自身的历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类学家开始承认,人类学是文化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反映,而非全然是“文化的科学”。英国人类学不正是英国与它的殖民地之间关系的历史吗?英国的《历史人类学》杂志,许多文章在回答这个问题。基于学科史的研究,来反映跨文化关系,是这一历史人类学类型的特点。这个类型,在美国也蛮重要,如科马罗夫夫妇(JohnandJeanComaroff)的许多研究,也有广泛影响。
    往远里说,英国人类学史上,从埃文思一普里查德开始,早已有重视历史的态度。这位对于当代世界人类学有*重要启发的牛津大学教授,一再强调过人类学与历史学一样,是一种解释,也一再强调过,人类学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只有孤零零的结构观念,那便不能理解“土著人”的思想。跟随其后,不少英国人类学家对于古史上的事儿也极其重视,他们对于事物分类及社会形态的关注,实在已构成了某种历史人类学的风格。
    ……
    目录
    人类学——历史的另一种构思
    〔按语〕
    1. 人类学是什么?
    2. 科学与人文
    3. 文明与文化
    4. 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5. 人文科学
    6. 遭遇《写文化》
    7. 人类学家的伦理
    8. 认识姿态
    9. 英国人类学
    10. 格尔兹与美国人类学
    11. 面对混合的世界
    12. 历史与思想
    13. 历史人类学
    14. 无历史的人类学
    15. 有历史的人类学
    16. 对“新鲜事物拜物教”的省思
    17. 历史意识问题
    18. 三种社会形态
    19. 几种“历史感”
    20. 历史作为结构
    21. 结构、 形态与“治乱”
    22. “天才”与文明
    23. 莫斯、“人物论”与传记
    24. 文明、 人生史与人类学
    跨学科讲坛——秩序与变迁的跨文化关系
    陌生人-王,或者说, 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
    整体即部分:秩序与变迁的跨文化政治
    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 文化和人性
    追忆
    冯汉骥与川大考古学——霍巍教授访谈录
    对话
    文明之间———对话的一方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
    科学学与知识人类学
    学术会议纪要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作会议简报
    “少数民族哲学-宇宙观研究及其人类学意义”讲座研讨会纪要
    述评
    The Anthropology of Colonial Modernity:Some Thoughts on the Work of Sidney Mintz
    命运的故事——《金翼》与《阿赞德人的巫术、 神谕和魔法》
    作为水利社会的传统中国———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读后
    读《金枝》
    《狼图腾》与“人性”的追问
    书评
    《中国文明的开始》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皇权与绅权》
    稿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