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
QQ咨询:
有路璐璐:

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

  • 作者:杨怀中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4043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 页数:281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发展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课题。本书通过阐释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和与之相应的文化精神,明确提出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发展和弘扬科技文化的前提是科技文化必须本土化等重要理念。在全面论述科技文化生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时空特征、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与融合及其实现路径的基础上,呼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吸纳科技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强调科技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定位,不仅表现在促进经济的发展上,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的组织管理、运作关系及机制上,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表现在科技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及其机理上,在此基础上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科技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文章节选
    **章 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底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重要执政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认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社会和谐是人类的一种美好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和谐思想源流
    中西方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式,并对和谐作为宇宙和人类生活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过“和为贵”的观点,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争论中,和同之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由此以降,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思维传统。
    在古希腊,*早明确提出和谐思想的哲学派别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研究中,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世界是由“数”组成的。他们认为世界的统一就是万物之间数量关系的和谐比例,和谐产生了秩序,万事万物都表现为和谐。在考察社会现象时,他们认为美德、友谊、爱情等都是和谐的。毕达哥拉斯说:“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友谊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爱情也是和谐的”,人是一个和谐的系统。毕达哥拉斯学派断言:整个宇宙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切都是和谐的”。和谐是普遍的、一般的、必然的、**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发现并承认了对立,而且认识到对立之间的和谐,即对立面之间的统一。他把数学、音乐、自然、灵魂等的和谐,看成是对立面的统一、协调和结合,事物的存在就是对立面处于和谐状态,这些观点无疑是符合辩证法精神的。
    赫拉克利特同样肯定了和谐即对立面的统一,认为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和谐是由于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他说:“对立造成和谐。”又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美的和谐。”在他看来,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诸现象,对立面之间的和谐是一个根本的规律。他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中产生和谐。”社会现象中的善与恶、战争与和平、好与坏、正义与不义等等,也是对立统一的。就连神,也如此。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和谐并不是对立面的消除,恰恰相反,和谐是以承认对立为基础的。没有对立,就没有和谐和统一。“和谐即对立面的统一”,对立统一是客观普遍的。他说:“我们身上的生和死、醒和梦、少和老始终是同一的。前者转化,就成为后者;后者转化,就成为前者。”“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是把和谐看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世界是在发生转化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赫拉克利特还认为和谐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而对立面的斗争则是普遍的、**的和无条件的。这无疑比毕达哥拉斯的认识具有更多的真理性。亚里士多德则把和谐看成是整体的统一性和**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亚里士多德还主张把和谐范畴应用到现实的一切领域,他也是一个和谐普遍论者。
    继古希腊之后,还有不少哲学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和谐作出了精辟的论述。16-18世纪,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力求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在人的抽象权利层次上,对和谐思想进行了阐发。卢梭提出人生而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不平等的社会因素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孟德斯鸠认为,要采取以法治国的方针,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在哲学领域中,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和谐是单子趋向完善的运动,这种思想落实到人间政治中,就是个体的单子之间的完善。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和谐的本质在于现象合乎规律地实现它的全部内在可能性。黑格尔充分肯定了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他认为:“这对于赫拉克利特并不是个矛盾,他正是这样想的。简单的东西、一种音调的重复并不是和谐。差别是属于和谐的,它必须在本质上、**的意义上是一种差别。和谐正是**的变或变化——不是变成他物,现在是这个,然后变成别的东西。本质的东西是:每一不同的、特殊的东西之与他物不同——不是抽象的与任何他物不同,而是与它的对方不同:它们每个只在它的对方本身被包含在它的概念中时才是存在的。变化是统一,是两个东西联系于一,是一个有,是这物和他物,在和谐中或在思想中我们承认是如此的;我们看到、思维到这个变化——本质上的统一。”实际上,他强调“本质上的统一”、“具体的同一”,用矛盾、差异、对立、斗争这些范畴丰富了“和谐”思想的内涵,使之更具有内在的张力。在《美学》一书中,黑格尔明确指出:“比单纯的符合规律更高一级的是和谐。和谐是从质上见出的差异面的一种关系,而且是这些差异面的一种整体,它是在事物本质中找到它的根据的。”和谐是“各因素之中的”“协调一致”。他又说:“和谐一方面见出本质上的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它们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它们的统一。”黑格尔把和谐看做是事物差异面的统一,多样性的统一,即事物之质的对立统一,并把和谐提高到规律的高度来看待,这无疑是极其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内涵和实现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不和谐的同时,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只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而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体现为由低级向**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不和谐向和谐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辩证过程中,提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是一对和谐的关系实体。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占主体地位,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改造了自然,也创造了自然;另一方面,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他们同时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层面,同时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促进的。
    在构想人与人之问的和谐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不妨碍他人的发展,而且是他人发展的条件。在构想“自由人的联合体”时,提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在这里,所谓“人”,既是指社会中的每个人,也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所谓“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将摆脱那种终身固定于某种职业分工、使人的才能受到束缚的桎梏,每个人都可以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地选择和变换工作,全面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既为社会作出*大的贡献,又使自己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新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的充分的、*大可能的发展,是人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完全达到这个状态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
    (二)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
    随着人们对于和谐思想认识的深入,和谐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逐渐凸显,和而不同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规律,这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1.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在中国哲学中,先进的思想家们早就认识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正是在多样性的“和”中,万物才得以产生,而性质相同的简单统一的“同”,则会窒息世界的生机。事物生成的根本法则,就是天地的和谐统一。……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章 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底蕴
    一 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和谐思想源流
    (二)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
    (三)和谐社会的特征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
    二 和谐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一)和谐文化的特征
    (二)和谐文化的功能
    (三)建设和谐文化的着力点
    三 和谐社会文化精神的培育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崇尚宽容精神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育诚信精神
    (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尊崇法治精神
    (五)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鼓励创新精神
    第二章 科技文化及其当代特征
    一 科技文化的要素、层次与特质
    (一)科技文化的构成要素
    (二)科技文化的层次
    (三)科技文化的特质
    二 中西科技文化的历史流变
    (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进程及其特点
    (二)西方近现代科技文化及其特点
    (三)中西科技文化的系统比较
    (四)中西科技文化的分殊与整合
    三 中国科技文化的现实逻辑
    (一)人文文化的导引与科技文化的全息推进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与科技文化的横向演绎
    (三)创新文化的生成与科技文化的纵向进路
    第三章 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一 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时空境域
    (一)科技文化:人类文化家族里的后来者
    (二)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 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人性基础
    (一)科技文化与人的主体性的互动
    (二)科技文化与人的自我超越性的培育
    (三)科学技术活动中真善美的统一是对人类自由的积极追求
    三 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二)以价值增值为追求目标的发达的市场经济
    (三)合理化的制度安排
    (四)普遍化的社会交往
    四 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文化氛围
    (一)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为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价值观念的引导
    (二)人文文化的阐释发掘为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开显了存在意义的可能性空间
    (三)实用性文化与理想性文化的分离使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五 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建制支撑
    (一)科技文化的自身建制
    (二)科技文化的社会建制
    (三)科技文化的建制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社会本身的大发展
    第四章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融合
    一 人文与人文文化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
    (二)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
    (三)人文文化及其特征
    二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及其根源
    (一)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及其表现
    (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根源
    三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
    (一)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三)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四 走向和谐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高境界
    (一)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是和谐文化的显著特征
    (二)和谐文化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高境界
    (三)和谐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第五章 科技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定位
    一 和谐社会构建必须建立在以科技文化为基频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上
    (一)和谐社会构建需要文化的精神牵引
    (二)科技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频
    (三)和谐社会构瑭呼唤科技文化广泛弘扬
    二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的支撑
    (一)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
    (二)文化现代化实质上是传统文化吸纳科技文化的过程
    (三)弘扬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提出的历史性课题
    三 和谐社会构建呼唤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一)科技文化为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充实新的内涵
    (二)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源泉
    (三)科技文化通过为人们接受科学的世界观提供依据而不断提升先进文化
    (四)科技文化通过塑造主体、提高主体的素质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四 和谐社会构建必须提高以科技文化素质为基础的公民素质
    (一)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要求
    (二)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分析
    (三)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探讨
    第六章 科技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及其机理
    一 科技文化与人类实践方式
    (一)实践是人和人的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实践方式及其历史变迁
    (三)科技文化与人类实践方式的提升
    二 科技文化与社会人格
    (一)社会人格与人的发展形态的历史嬗变
    (二)科技文化与社会人格的健全
    三 科技文化与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
    (一)主动互动与被动互动
    (二)表层互动与深层互动
    (三)良性互动与非良性互动
    四 知识社会背景下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选择
    (一)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要求
    (二)中国社会的时空方位
    (三)中国社会文化选择的实现
    第七章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科技文化发展战略
    一 科技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的“软实力”
    (二)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科技文化发展战略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 我国科技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惯性中的消极因素对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阻碍
    (二)“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三)对科学技术与科学理性精神的片面理解
    (四)现行体制、机制和政策中的诸多弊端不利于科技文化的传播与普及
    三 关于我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一)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二)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