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传感器设计的理论基础
在《传感器通用术语》(CB 7665--1987)中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显然,传感器的功能是把输入的被测量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所以研究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即传感器的特性)是设计、研制和应用传感器的基础。
传感器的输入量可分为静态量和动态量,静态量是指常量或变化非常缓慢的量,动态量是指周期变化、瞬态变化或随机变化的量。输入量为静态量时,其输出输入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输入量为动态量时,其输出输入的关系称为动态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是传感器的基本特性,表征其性能的优劣。
然而,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并不能完全描述传感器的性能,在设计和选用传感器时,还应该考虑传感器的其他特性,如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可靠性、功耗、尺寸、重量、价格等。在以后各章中将根据具体的传感器设计将对这些特性进行介绍。
2.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建模
正确、合理地建立所研究的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无疑是设计、研制传感器的关键之一。建立传感器静态模型的方法通常有:解析建模方法、数值建模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
(1)解析建模方法是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或实验数据,用一个或多个函数关系式来描述传感器的输入量、输出量与结构和参数之间的关系。解析建模方法的缺点是要对实际情况作较大的简化,或仅能分析一些特殊的情况。
(2)数值建模方法是当传感器的结构比较���杂,或要求分析得比较准确和细致时,可以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例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3)计算机模拟方法是根据传感器的转换原理及测试系统的测量和数据处理过程,借助计算机直接计算和模拟其工作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