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数控编程
2.1 数控编程基础
数控机床上加工工件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地进行加工。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又称数控编程)是指编程者(程序员或数控机床操作者)根据零件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编制出可在数控机床上运行以完成规定加工任务的一系列指令的过程。这一系列指令也称为加工程序。
数控加工程序可通过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来获得。手工编程是指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各个步骤均由人工完成,一般只解决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编程问题。计算机自动编程即计算机辅助编程,它是借助数控自动编程系统由计算机来辅助生成零件加工程序。
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要保证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合格零件,而且应使机床可靠、高效、安全地工作。为此,数控程序编制对编程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编程人员不仅应充分了解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了解数控机床的规格、性能,熟悉数控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及编程指令格式,而且对加工工艺能够全盘考虑。
一般数控编程的步骤如下。
(1)分析零件图样
主要是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及毛坯形状和热处理要求等,以确定该零件是否适宜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适合在哪台数控机床上加工。有时要确定在哪台机床上加工该零件的哪些工序或哪些表面。根据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可知对于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特别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
(2)工艺分析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也就是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刀具以及工装夹具、加工路线和加工工艺参数,确定加工定位基准、编程原点、对刀点等。
(3)数学处理
根据零件图和确定的加工路线、切削用量,计算零件轮廓数据,或计算出刀具**(或刀尖)运行轨迹和每个程序段所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