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点灯人丛书:商友敬语文教育漫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点灯人丛书:商友敬语文教育漫谈

  • 作者:商友敬
  •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 ISBN:9787544507608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274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4507608
    • 作者
    • 页数
      274
    •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01日
    • 定价
      ¥3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他们从四面入方走来,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点灯人”。
    他们试图用自己的阅读、实践和思考点亮一盏盏灯:做一个么样的语文老师、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回到母语,亲近文学,守护童年,回到清明的自我。
    文章节选
    读书生涯琐忆
    学话
    我从小怎么学说话的?记不得了。只记得家里人很多:上有祖父母,下有兄弟姊妹十个人,大家都说扬州话,我一生下来所学到的自然也就是扬州话,这是我的母语,以我母亲的话*标准。确实在我心目中,直到现在,她的话*好听,*柔美,*亲切。我庆幸自己落在这样一个语言环境里,言,它有一种磁铁一般的吸引力,学会了这一种华美而又纤丽的语吸引我在语言的海洋里徜徉,无往而不适。以后,不论我在哪里,只要听到有人说扬州话,就感到亲切。当我一个人自言自语的时候,我说的就是扬州话,甚至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口中喃喃自语的也是扬州话。这是母亲教给我的语言,它已成为我血肉身躯的一部分了。如今,我们的兄弟姊妹历尽沧桑重新聚首时,说的还是扬州话,我们好像又回到母亲的身边,尽管母亲早已不在了。——我写这些,只是说明了一个普通的道理:母语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存在方式,而**不只是一种“工具”。
    六岁进小学,一口柔美的扬州话成了我受欺凌的主要原因,因为我生活在上海,尽管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五方杂处,而苏北扬州人在这里是*被人贱视的,被辱骂为“江北猪猡”。我正在童年,学得快,不用一年,一口纯正的上海话就��会了。有了一日上海话就能合群,能与同学一起玩耍,我那时已经知道,被人排挤在外的滋味是很不好受很不好受的,我估计那时我一定哭过好几回。当然,与我同时上学的兄弟妹妹也都学会了上海话,在家里我们之这是“家”。
    后来,我的上海话说得很好,能说上海上层人物的礼貌语言,也能说市井之间的世俗语言,甚至能用上海话骂出一连串脏话。*妙的是我能说带有浦东色彩的、苏州色彩的、宁波色彩的、北方色彩的以及苏北色彩的上海话。这当然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关,也同我看了不少滑稽戏有关。我用这个例子证明另一个普通的道理:一个孩子的语言适应和同化的能力是很强的,可惜父母和老师对此都不怎么在意。
    渐渐地,我又学到了第三种语言——北京话(小时候被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这是我从电影、话剧、京剧和广播里学到的,尤其是听相声,既使人开心,又学到标准的北京话,真是一举两得。那时也有些老师用普通话上课,但大都不标准,所以在中小学的语文课上,我常被老师点中站起来朗读课文。为此,我应该感谢电影演员石挥、张伐、孙道临,感谢京剧演员萧长华、马富禄,更应该感谢相声大师侯宝林、马三立。
    学到了这三种方言,可以并行不悖地运用,到了家里对父母长辈用扬州话,亲切舒适;到了学校用上海话,与同学亲密无间;普通话则是一种比较庄重严肃的语言,在正规的场合如大会发言,表决心、喊口号以及朗读文学作品,则一定要用普通话。这三种方言充盈了我生活的三大空间,我就是在这“三大语言空间”中成长的。
    祖父的诗教
    先祖父佐成先生生于清末光绪元年,读过几年私塾,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经商。他在发达之后,自学读书,对经史典籍和诗词文学十分爱好。我是他的长孙,当然受他钟爱,在我四五岁时,他就教我识字读书,而我印象*深的是听他吟诗。
    老人在晚年,希望为自己营造一个“优游林下、诗礼传家”的生活环境,对一切俗务全不关心。书房里有两万卷古籍,《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是全的,金石字画也不少。所结交的皆是文人雅士,如诗人高吹万、词人冒广生、画家姚虞琴、学者金其源、翰林钱崇威……这样就自然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我们兄弟姐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润成长。
    每至黄昏时,祖父常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我坐在他身边的小板凳上,听他讲历史故事,或是吟诗。他吟诗当然是用的扬州话,很讲究抑扬顿挫,轻重徐疾。与其说是念给我听,不如说是念给他自己听。时间久了,我听出一些味道来了,他并不是一本正经地教我,而只是念,王维的几十首,孟浩然的几十首,我也跟着他轻轻地念。常常由于一两句好诗,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而使我仿佛跳出了上海滩的石库门,进入了山水佳处,进入了诗人的意境。祖父念诗,有一种腔调,以后我听别的老人念诗,尽管方言不同,这腔调是差不多的,无非是平声缓慢,仄声急促,形成明显的节奏感。尤其对押韵的那个字,念起来特别讲究,显出一种音乐的旋律美。这样,我就渐渐地进入到更难忘的是听祖父唱郑板桥的《道情》。
    道情是一种民间歌曲,清代文人郑板桥的十首道情极富诗意。祖父闲来无事就要哼唱一两首。如**首《老渔翁》:“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影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商老师摘录《郑板桥集》山。”我当时*同情是一首《小乞儿》:“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归,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在他的歌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的苍凉,既无奈,又有情。这是一种诗意,很浓很厚很醇很朴素的诗意。它影响了我的一生。如今我也步入老年,闲来无事,我也会哼唱几首郑板桥的《道情》,如今*欣赏的则是《老书生》:“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这种滋味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
    祖父的书斋
    祖父的书斋叫“恕斋”,取《论语》“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意思,所以他对我并不苛求,从来没有限定我一定要读什么书背什么书,只是让我随意地在他书堆里翻。
    那时的孩子生活很枯燥,没有电视,又不常看电影。看京剧的机会倒不少,因而对《长坂坡》里的“常山赵子龙”佩服得很,正值日本鬼子打进上海租界,我就想,如果常山赵子龙活在现代,一定能把小日本赶走。看见祖父的藏书百衲本二十四史里有《三国志》,就一定要看赵子龙的故事。祖父笑着解释说:“这是正史,那是演义,不同的。”但是我一定要看,他就把《三国志·蜀志》里的赵云传讲给我听,使我大失所望。后来又逼着他讲《诸葛亮传》这才有了点滋味。由此明白:祖父的书斋里藏着许许多多故事,只有学好了古文,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春秋两季的晴日,祖父要晒书,无非是把书箱盖子打开,对着太阳晒上一两天。晒完后,要按目录核对一下,有否缺失。我和弟弟友仁每年都要做两次这个工作,一个人读书名,一个点册数。《四部丛刊》共三千余册,是祖父藏书中的大宗,它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全,经史子集古籍中的*重要的著作搜罗齐备,基本不缺;二是精,编者张元济先生遍求海内各大藏书家的善本,加以影印而成,版本**可靠。我们每年核对书籍两次,等于上了古籍目录学的入门课,对古代文化典籍有了*初的认识,以后再找书读就方便得多了。可惜,由于自己不用功,不求上进,《四部丛刊》中我真看。其余的,也就是在《续编》里读过一些“淫词艳曲”,那倒真是好作品,但不敢让祖父知道。
    在祖父的零散藏书中,也有不少小说。*可珍贵的是有正书局石印本八十回《红楼梦》,都是工楷誊录的,漂亮极了,简直可以当帖临。我从12岁起,每逢寒暑假都要读一遍,直至初中毕业。后来才知道还有120回的本子,但读到后40回,殊感失望,味道不同。
    进入高中后,平时住校,星期六回家就睡在祖父书房里,发现了一部《聊斋志异》,越看越怕,越怕越想看,好像书中的妖狐鬼魅正在屋前屋后的窗外向我窥探,吓得我睡不着觉。接着,《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夜雨秋灯录》《谐铎》……什么笔记都看,从故事读到掌故。正如祖父骂我的:“正史读得不多,野史读得不少;正书不好好读,闲书拼命读。”不管怎么说,读浅近的古文我是没有问题了。——想不到,这些居然成了我以后教书的“本钱”。
    看戏
    京剧,在我们家称为“大戏”,以别于地方戏(小戏)。我大约是抱在母亲怀里时就看京剧了。脑子里隐约记得看梅兰芳演的《贩马记》,看到李奇在监牢里受苦的一段,我也跟着哇哇大哭,母亲就抱到剧场外的商店里买山楂糕吃。这个剧场就是上海**的天蟾舞台。
    我从小就在天蟾舞台看过不少戏,尤其是看梅兰芳的戏,可以不花钱,因为父亲在中南银行的同事包小蝶是梅先生的弟子,梅先生演戏时他要包几十个座位捧场,这票子就送给我父亲,这下我就有戏看了,但是功课一定要在下午做好,才能在晚上安心地看戏。
    其实我当时读书的磐石小学就在梅先生家的隔壁,梅葆玖也在那里读书,比我高两级。我常常隔着篱笆偷看他家的生活。“梅兰芳”三个字在我的心目中有很大的分量,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尤其是唱腔,在我看来昕来就是美的**。以后,我又崇拜上了潇洒飘逸的马连良和英武豪迈的盖叫天。20岁以前,我是一个十足的“戏迷”。先是看“白戏”,以后是自己花钱买票看,甚至连夜排队,而座位则从楼下的前排,一直“上升”到三楼。三楼坐着的虽是穷人,但都是“铁杆戏迷”,那里的叫好之声可以“声震屋瓦”,真是“绕梁三日而不绝”。
    高中时代,我常在周六周日到上海戏曲学校的小剧场看戏校学员的演出,票价才一角钱,但演得极其认真。京剧班的李炳淑、李永德、杨春霞、齐淑芳都不错,而昆曲班的蔡正仁、华文漪、张绚看京剧要读懂唱词,《大戏考》是少不了的,那时陆续出版的剧剧本叫《京剧丛刊》也大可一读。昆曲唱词更典雅,不易懂,好家里有一套线装的《缀白裘》,集中了昆曲**折子戏的科白唱词,使我大开眼界。读过《缀白裘》再听昆曲,我似乎有点内行”了。我回忆这些,与教书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觉得,此的关系太大了。一是文化修养,当然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是一脉相承的,一个语文教师有了这点修养,在讲台上的风貌就不相同。二是语言修养,京剧昆曲的唱词都十分讲究声和韵,而和韵正是我们的母语——汉语的灵魂。京剧的唱词虽然并不典,但是它圆润流利,念在嘴里好听,有韵味,是语言艺术的珍品。够欣赏它,进而掌握它的规律,并融化到自己的言语中去,你就成为一个富有语言能力的人,一个出口成章的语文教师。
    ……
    目录
    读书生涯琐忆
    学话
    祖父的诗教
    祖父的书斋
    看戏
    听书
    习字
    对对子
    看话剧
    听相声
    读报成瘾
    旧书店的“站客”
    **一本小说
    陆行旧事(上)
    陆行旧事(下)
    乘着歌声的翅膀
    听朗诵
    迷上新诗
    古典诗词入门书
    读文学史
    点读《史记》
    读书方法漫谈
    为什么读书
    打开窗户
    广交朋友
    激发情趣
    悟得理趣
    吟咏体味
    切磋琢磨
    融会贯通
    “活泼泼”的读书状态
    万里路就是万卷书
    从书名读起
    关于内容提要
    读序读跋
    章节目录
    披文入情
    因声求气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
    比较和鉴别
    读书笔记
    游泳的比喻
    登山的比喻
    闲书不闲
    文章的“诀窍”在哪里
    读《作文杂谈》札记
    开明传统人文精神
    言为心声——读《作文杂谈》札记之二
    “辞达而巳矣”——读《作文杂谈》札记之三
    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读《作文杂谈》札记之四
    多读多写自成才——读《作文杂谈》札记之五
    关于写作知识——读《作文杂谈》札记之六
    言志与载道——读《作文杂谈》札记之七
    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读《作文杂谈》札记之八
    思路与字面——读《作文杂谈》札记之九
    顺口和悦耳——读《作文杂谈》札记之十
    师生之间——读《作文杂谈》札记之十
    课内与课外——读《作文杂谈》札记之十二
    文言讲座
    学文言有什么用
    读诗(上)——唐以前的诗
    读诗(中)——唐诗
    读诗(下)——宋诗
    读词(上)
    读词(中)
    读散曲和民歌
    读《论语》
    读《孟子》
    读《庄子》
    读《韩非子》
    读《史记》
    读唐宋古文
    可靠的《文言读本》
    语文教育得失谈
    爱的平等平等的爱
    活泼泼的教育 活泼泼的人
    童心在母语中滋长——我的儿童阅读观
    小学语文教育得失谈
    语言·情感·想象——谈中小学的诗歌教育
    语文教学退思录
    说背诵
    一个教书人眼中的说书人
    六十年前的春风
    对话还是对立
    可亲可敬的孩子和老人
    大师们是怎样教书的
    用鲁迅的办法来教鲁迅的作品
    语文教师书目答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