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法院改革研究(以一个基层法院的探索为视点)
QQ咨询:
有路璐璐:

法院改革研究(以一个基层法院的探索为视点)

  • 作者:康均心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25696
  •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 页数:509
  • 定价:¥3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很多地方,无论是法院系统的改革还是检察系统的改革,都很注重吸收学术理论界的观点,学术理论界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这种互动现象,是一件好事情。这不仅构筑了一个畅通的对话平台,而且有利于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
    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是一所在司法改革方面颇有影响的基层法院。近年来,该院在院长段兰玲同志的带领下,依照*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精神,在当地党委和人大的支持下,在现有法律框架范围内,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获得相当的成效。
    文章节选
    允许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中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绝非幸事,可能会形成“循环诉讼”,对于一个不断处于改变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法院是无从审理的。所以对于此处也应加以修改完善。
    (三)关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传统的理论认为解决民事纠纷是人民法院的权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过法律将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的裁决权力授予行政机关。这种行政主体的居间裁决行为被称为行政裁决。具体而言,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以公断人的身份裁断两造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的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具有司法活动的特点,行政主体不是单纯地作出决定,而是解决民事纠纷,由此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三方而不是双方法律关系:作出裁决的行政主体、民事纠纷的双方主体。由于行政裁决是行政行为,因此具有一般行政行为所具有的效力,民事纠纷的双方如果对行政裁决不服,当然享有救济途径以摆脱行政裁决的效力对他的支配、束缚。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并且对行政权不拥有*终决定权的行政裁决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审查行政主体的行政裁决行为,但是一旦民事纠纷的双方主体对行政裁决不服,说明他们之间的民事争议依旧存在,并没有得到解决,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纠正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但主要目的在于使自己免受行政效力的约束,以便为自己的民事争议的*终解决创造条件。在这类诉讼中,民事争议双方始终围绕着自己的民事权利争论行政裁决的合法性,法院如果脱离了对双方主体权利义务的审查、判断,便无从判断行政裁决的合法性。行政诉讼法出台之后。 *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曾经在会见国外*高法院院长会议代表团时说,目前中国正在酝酿新的更深层次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肖扬院长的讲话表明,我国的司法改革已经深入到了体制层面。因此,对司法改革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论证,使每一个改革措施都能够很好地回应社会的需求,这确实是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思考的一个大问题。现在,在很多地方,无论是法院系统的改革还是检察系统的改革,都很注重吸收学术理论界的观点,学术理论界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这种互动现象,是一件好事情。这不仅构筑了一个畅通的对话平台,而且有利于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
    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是一所在司法改革方面颇有影响的基层法院。近年来,该院在院长段兰玲同志的带领下,依照*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精神,在当地党委和人大的支持下,在现有法律框架范围内,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获得相当的成效。
    目录
    序(1)
    前言(1)
    **章 法院改革的目标(1)
    一、我国法院的现状(1)
    (一)我国法院现实状况宏观勾勒(1)
    (二)我国现行司法语境中的法院(6)
    二、法院改革的目标(8)
    (一)法院改革目标的提出(8)
    (二)公正与效率主题解析(10)
    三、法院改革的步骤(22)
    (一)法院改革步骤的历程(22)
    (二)法院改革步骤的探索(26)
    (三)法院改革步骤的反思(30)

    第二章 立案制度改革(35)
    一、立案制度现状评析(35)
    (一)立案制度的现状(35)
    (二)立案制度评析(39)
    二、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41)
    (一)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改革背景(41)
    (二)立案庭在审判全流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6)
    (三)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必要性(50)
    (四)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内涵和成效(53)
    (五)实行案件审判全流程管理的意义(56)

    第三章 刑事审判制度改革(58)
    一、刑事审判制度现状评析(58)
    (一)刑事审判制度的现状(58)
    (二)刑事审判制度评析(60)
    二、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63)
    (一)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改革背景(63)
    (二)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5)
    (三)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适用(72)
    (四)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意义(76)
    (五)推行普通程序简化审应注意的问题(78)
    三、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81)
    (一)刑事简易程序的现状(81)
    (二)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85)
    (三)刑事简易程序的缺陷(86)
    (四)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92)
    四、实行圆桌审判制度(94)
    (一)圆桌审判制度的缘起(94)
    (二)实现少年刑事审判的目的(95)
    (三)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96)
    (四)彰显法律保护与人文关怀(97)

    第四章 民事审判制度改革(99)
    一、民事审判制度现状评析(99)
    (一)民事审判制度的现状(99)
    (二)民事审判制度评析(101)
    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103)
    (一)简易程序的现状(103)
    (二)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107)
    (三)改革简易程序的构想(109)
    三、民事证据制度改革(115)
    (一)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115)
    (二)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的缺陷(118)
    (三)改革民事证据制度的构想(120)
    四、民事裁判文书改革(123)
    (一)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23)
    (二)民事裁判文书的改革与完善(126)
    (三)关于法官后语的探讨(129)

    第五章 行政审判制度改革(132)
    一、行政审判制度现状评析(132)
    (一)行政审判制度的发展(132)
    (二)现行行政审判的立法缺陷(137)
    (三)现行行政审判的制度缺陷(138)
    二、行政审判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41)
    (一)行政审判的意义(141)
    (二)行政审判工作的现状(142)
    (三)行政审判存在的问题(144)
    (四)行政审判面临的机遇(145)
    三、扩大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149)
    (一)从可诉性行为到不可诉性行为(150)
    (二)从行政法律行为到行政事实行为(151)
    (三)从单方行为到双方行为(152)
    (四)从人身权、财产权到其他权利(152)
    (五)对行政不作为的司法审查(153)
    四、调整行政案件的管辖(156)
    (一)行政案件管辖的现状(156)
    (二)行政案件管辖的调整(162)
    五、完善行政审判程序(163)
    (一)关于合并审理(164)
    (二)关于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165)
    (三)关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167)

    第六章 执行制度改革(170)
    一、执行制度现状评析(170)
    (一)执行制度的现状(170)
    (二)执行制度评析(173)
    二、执行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77)
    (一)执行制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7)
    (二)执行制度改革是发展的要求(179)
    (三)执行制度改革是实践的要求(180)
    三、执行裁判权与实施权的分离(184)
    (一)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184)
    (二)执行权分立的重要性(190)
    四、执行方式的改革(192)
    (一)更新执行理念(193)
    (二)创新执行方式(195)
    五、探索财产刑的执行途径(201)
    (一)财产刑的执行现状(201)
    (二)罚金刑的执行现状(204)
    (三)罚金刑执行的完善(207)

    第七章 审判监督制度改革(212)
    一、审判监督制度现状评析(212)
    (一)审判监督制度的现状(212)
    (二)审判监督制度评析(217)
    二、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原则(225)
    (一)公正与效率原则(226)
    (二)维护裁判既判力原则(227)
    (三)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原则(228)
    (四)效益原则(229)
    (五)依法纠错原则(230)
    三、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构想(231)
    (一)重构审判监督制度的理念(231)
    (二)界定提起再审的条件(232)
    (三)明确提起再审的主体(234)
    (四)规定提起再审的事由和次数(237)
    (五)建立独立完善的审判监督程序(238)

    第八章 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24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现状评析(24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状(242)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评析(245)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之争(252)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论(252)
    (二)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论评析(253)
    三、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的构想(258)
    (一)健全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259)
    (二)明确审判委员会工作范围(263)
    (三)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方式(265)
    (四)强化审判委员会工作职能(268)
    (五)增强审判委员会履职能力(269)
    (六)正确处理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的关系(269)

    第九章 陪审制度改革(271)
    一、陪审制度现状评析(271)
    (一)陪审制度的现状(271)
    (二)陪审制度评析(274)
    二、陪审制度存废之争(277)
    (一)陪审制度废除论(277)
    (二)陪审制度保留论(279)
    (三)陪审制度存废论评析(280)
    三、陪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86)
    (一)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独立的需要(287)
    (二)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民主的需要(287)
    (三)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公正的需要(288)
    (四)陪审制度改革是司法廉洁的需要(290)
    (五)陪审制度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291)
    (六)陪审制度改革是弥补职业法官知识不足的需要(291)
    (七)陪审制度改革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需要(292)
    四、陪审制度改革的构想(293)
    (一)确立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294)
    (二)统一陪审制度立法(295)

    第十章 法官制度改革(301)
    一、法官管理制度(301)
    (一)法官管理制度的现状(302)
    (二)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306)
    二、法官责任制度(315)
    (一)法官责任制度的现状(315)
    (二)法官责任制度的缺陷(316)
    三、法官制度改革(317)
    (一)法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317)
    (二)法官制度改革的举措(320)

    第十一章 法官办公室(336)
    一、法官办公室的含义与性质(336)
    (一)法官办公室的含义(336)
    (二)法官办公室的性质(338)
    二、法官办公室的结构(340)
    (一)法官助理的配备(340)
    (二)法官助理的管理(342)
    三、法官办公室的职责(347)
    (一)法官的职责(347)
    (二)法官助理的职责(347)
    四、法官办公室的范型(352)
    (一)法官办公室范型的出现(352)
    (二)法官办公室范型的运转(354)

    第十二章 书记员制度改革(362)
    一、书记员的职责(362)
    (一)书记员职责的内涵(362)
    (二)书记员职责的比较(365)
    二、书记员的管理和使用(371)
    (一)我国书记员管理和使用的模式(371)
    (二)我国书记员管理和使用模式的弊端(372)
    (三)国外书记员管理和使用模式评析(375)
    三、速录员的管理和使用(378)
    (一)速录员的缘起(378)
    (二)速录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378)
    (三)速录员的管理和使用模式(380)
    四、书记员制度改革(381)
    (一)书记员制度改革的现状(382)
    (二)书记员制度改革的成效(385)
    (三)书记员制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387)

    第十三章 司法警察制度改革(390)
    一、司法警察(390)
    (一)司法警察的内涵(390)
    (二)司法警察的性质(392)
    (三)司法警察的地位(392)
    (四)司法警察的职责(393)
    二、司法警察制度(399)
    (一)司法警察制度的发展(399)
    (二)司法警察制度评析(401)
    三、司法警察制度改革(404)
    (一)司法警察制度改革的宏观考察(404)
    (二)司法警察制度改革的微观考察(405)

    第十四章 司法行政制度改革(410)
    一、司法行政制度现状评析(410)
    (一)法院司法行政制度的现状(410)
    (二)法院司法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412)
    (三)法院司法行政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413)
    二、司法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则(41s)
    (一)依法治国的原则(415)
    (二)从国情出发的原则(417)
    三、司法行政制度改革的构想(418)
    (一)理顺法院的对外关系(418)
    (二)健全法院的内部关系(420)
    (三)树立科学的管理思维(422)
    (四)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424)

    附录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规章制度摘编
    (2001-2002)(428)
    一、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428)
    二、立案工作的有关规定(432)
    三、立案庭职责范围和操作规程暂行规定(434)
    四、立案庭各工作小组职责规定(441)
    五、开庭排期暂行规定(446)
    六、庭前证据交换暂行规定(448)
    七、诉讼文书送达工作暂行规定(451)
    八、民商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操作规程(试行)(454)
    九、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便审理操作规程(试行)(458)
    十、刑事审判适用简易程序的暂行规定(462)
    十一、人民陪审员管理使用暂行规定(467)
    十二、律师阅卷须知(468)
    十三、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469)
    十四、选任审判长管理考核暂行办法(473)
    十五、追究裁判错误责任的暂行规定(477)
    十六、实廉政奖惩制度的办法(试行)(484)
    十七、对“法官办公室”办理案件实行监督检查的暂行规定(486)
    十八、审判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488)
    十九、审判长选任工作的实施方案(493)
    二十、择优选拔助审判员工作的实施方案(495)
    二十一、案件质量评查方案(试行)(497)
    二十二、部分部门副职职位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500)
    二十三、部分部门正职职位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503)
    二十四、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506)
    后记(508)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