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艺美学教程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艺美学教程

  • 作者:曾繁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81395
  •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01日
  • 页数:262
  • 定价:¥22.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全书分导言和四个大的部分,共计十章。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文艺美学的产生、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部分为艺术审美经验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艺术审美经验的涵义”和“艺术的审美范畴”等;第二部分是关于艺术审美经验的本体问题,包括“艺术创作的审美特征”、“艺术文本的审美特征”、“艺术接受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的分类”等;第三部分是关于艺术审美经验的历史形态、民族形态及其传播问题,包括“艺术的发展形态”、“比较视域中的中西艺术”和“艺术的传播”等;第四部分是*后一章“艺术与人的审美化生存”,将整个论述*后归结到艺术的审美经验之本体论超越,点出了文艺美学课程和本教材着力于培养“学会审美地生存的一代新人”的主旨。
    文章节选
    **章 艺术的审美经验
    第二节 艺术审美经验的外延界定
    一、“艺术的”审美经验
    如前所论,我们已经将艺术的审美经验确立为*基本的审美事实,并对这一观点做出了例证和论证,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的审美经验”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个概念具有怎样的涵义?仅从字面上就可发现,这个概念在“经验”一词的前面有“艺术的”、“审美的”两个限定,因而是一个特指概念。下面,我们先清理一下这个特指概念所规定的外延边界,看看哪些“经验”属于“艺术的”和“审美的”经验的范围,然后再来确定这个概念的内涵。
    首先,艺术的审美经验是一种关涉“艺术的”审美经验,所有与艺术无关的经验,既使是审美经验,都不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的”审美经验。譬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然景物、种种社会现象、人的漂亮的面孔乃至某种高尚的品行所产生的审美经验,就不属于艺术的审美经验,因为这些审美经验与艺术没有直接的关联,它们不是在面对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但是,这样的界定马上又引出了一个更为麻烦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划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这里困难在于,被我们称为艺术的东西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它的指称边界既不是预先设定的,也不是困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艺术本身的变化而“伸缩”不定的。总之,艺术与非艺术的分界由于艺术本身的不断变化而很难划清。
    ……
    目录
    导言
    **章 艺术的审美经验
    **节 审美经验是*基本的审美事实
    第二节 艺术审美经验的外延界定
    第三节 艺术审美经验的内涵界定
    第二章 艺术的审美范畴
    **节 优美、壮美
    第二节 喜剧性(滑稽)、崇高
    第三节 丑与荒诞
    第三章 艺术创作的审美特性
    **节 艺术创作与艺术经验
    第二节 艺术创作中的想象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与理智
    第四节 艺术创作与物化传达
    第五节 艺术创作中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艺术文本的审美特性
    **节 艺术文本与审美经验
    第二节 艺术文本与符号和语言
    第三节 艺术文本的美学内涵
    第五章 艺术的接受
    **节 艺术接受与审美经验
    第二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客体
    第三节 艺术接受与接受主体
    第四节 艺术接受与审美价值的实现
    第六章 艺术的分类
    **节 艺术分类的原则
    第二节 艺术的类别
    第七章 艺术的发展形态
    **节 古代艺术
    第二节 现代艺术
    第三节 后现代艺术
    第八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西艺术
    **节 在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之间的中西艺术
    第二节 在人间与天国、在世与超世之间的中西艺术
    第三节 在“中和”与“和谐”、“对称”与“比例”之间的中西艺术
    第九章 艺术的传播
    **节 艺术传播对艺术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与艺术审美经验的嬗变
    第三节 电子传媒与当代媒体艺术的特征
    第十章 艺术与人的审美化生存
    **节 现代美育理论的诞生
    第二节 艺术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