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听听老子怎么说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听听老子怎么说

  • 作者:萧郎顾
  •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 ISBN:9787543043633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201
  • 定价:¥25.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43043633
    • 作者
    • 页数
      201
    •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01日
    • 定价
      ¥25.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老子一语“自然”,引来无数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释的越多,反而越使它扑朔迷离了。
    老子的本意未必有如人们想象的深奥。他所说的“自然”是“道”的根本,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就人本身来说,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就是“自然”,包括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但久经凡尘磨砺,难免受到影响,渐渐滋生了虚伪、奸诈、善变等恶习,*终将真性情、真感情埋葬。
    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超然物外,是老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或许我们很难摆脱琐事的羁绊,但只要心灵深处多—份诚实、多—份纯真、多—份善意,人生就会收获多—份的幸福和甜美。
    文章节选
    **章 老子和他的时代
    宗法与礼制
    老子生活的时代是东周,那时宗法和礼制已逐渐衰也微,周王室的权威日渐下降,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命令阳奉阴违,各自争雄。
    老子在周王室守藏室任藏书史官时,有机会接触各种书籍,因此在宗法和礼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原来的尊奉宗礼到后来的反对宗礼,他这一思想的转变,有着很深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周朝统治者将维护父权的“亲亲”“尊尊”的宗法观念作为建设政权的指导思想,并建立了一整套宗法制度,以维护统治和适应大规模的封邦建国的需要。所谓“礼”,*早只是一种祭拜鬼神的仪式。**产生后,统治者为了使天下人民臣服,遂将“礼”加以改进,使之成为规范人民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周礼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婚丧嫁娶到朝拜觐见,都有严格的礼制规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仍然是“亲亲”“尊尊”。人与人之间的尊卑之分,贵贱之别,长幼之序,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得逾越。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严格的礼制规范中生活。人民遵奉礼制,天下就不会出现纷争,也就达到了统治者的目的。
    但��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宗法和礼制演变成了统治者虚伪的面具和压迫人民的武器。
    老子在看清宗法和礼制的实质后,开始反对宗礼。他认为,人为制定的宗礼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这是违反人的本性和自然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统治者按照宗礼的规定对人民妄加杀戮和伤害更是违背天理的做法。
    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将社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新兴的封建势力获得了生存的空间。但是诸侯们弱肉强食的征伐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后,整个社会结构陷入混乱不堪之中。
    这所有的一切促使老子放弃传统观念,另辟蹊径,开始在反对宗礼的道路上探索。
    ……
    目录
    **章 老子和他的时代
    宗法与礼制
    分封与井田
    小国寡民
    治大国,若烹小鲜
    “无为”与“不为”
    第二章 圣贤出世
    出生故事
    童年往事
    “真、善”是其本性
    师从常枞
    第三章 坎坷仕途
    周都藏书史官
    收蝎渊,初遇孔子
    意外的婚事
    为官与弃官
    第四章 与孔子论道
    关于“礼制”的争论
    孔子再访与求荐
    隐居沛地,探求天道
    孔子问礼——蓬累而行
    第五章 传道与授徒
    南荣求养生
    柏矩游齐之事
    崔瞿问道
    士成绮访老
    谈生论死
    第六章 驱青牛,出函谷
    过雄关,墨迹永流传
    点化阳子居
    游历咸阳
    扶风情深,槐里义长
    第七章 老子这样说
    万物之本源
    人生之境界
    人生之追求
    大智与大愚
    柔弱胜刚强
    祸兮福之所倚
    生与死
    附录 《道德经》全文及解读
    上篇
    下篇
    编辑推荐语
    自即位以来,罔之前代哲王之道,宵夜遑遑,虑穹苍之切鉴。于是问道诸人,人皆我见,未达先贤。一日,试览群书,检间,有道德经一册,同便但观。晃数亲中尽皆明理,其文浅而意奥,莫知可通。 ——明太祖 朱元璋 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份*重要的哲学遗产。自然主义本身*可以代表大胆怀疑和积极假设的精神。自然主义和孔子的人本主义,这两极的历史地位是完全同等重要的。 ——胡适 老子的信徒们说老子本人曾化为佛,即是以人身而永远存在的上帝。老子的主要著作我们现在还有,它曾流传到维也纳,我曾亲自在那里看到过。老子书中有一段特别重要的话常被引用:道没有名字便是天与地的根源;它有名字便是宇宙的母亲,人们带着情欲只从它的不完全的状况考察它;谁要想认识它,应该不带情欲。 ——黑格尔 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柏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 ——康德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正确,老子当时就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很相似。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道德经》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样说,使人感到惊讶的问题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 ——汤川秀树 朴素、自然、豁达、飘逸、无欲、少智、守柔、退让。
    我们要追求“多”,老子却提倡“少”;我们要“前进”老子却让我们后退。在人生的“道法”上,“尊天道,顺自然”,才能获得心灵的从容、宁静和快乐。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