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儿童文学原理
**章 儿童文学本质论
**节 儿童是什么
“儿童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难题,它的难度其实在“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难度之上。因为“儿童是什么”和“人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诠释者都是成人,面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人诠释的往往是自身的问题,但是,面对“儿童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人诠释的是他者。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是,时过境迁,童年的心思在成人的心里已经烟消云散。日本作家有岛武郎就说:“我们随着长大,逐渐远离了儿童的心灵。……我们明显地不能像儿童一样来感受和思考。”儿童研究难就难在这里。
我们之所以在一开始就直面“儿童是什么”这一难题,是因为对儿童文学的诠释必须从对儿童的诠释开始。对于一般的文学来说,是不能绕开对人的研究而去研究文学的,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就更不能先于研究儿童而去研究儿童文学。儿童研究是儿童文学研究的前提,是建立儿童文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世界儿童文学学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儿童研究的难度决定了儿童文学研究的难度,儿童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儿童文学研究的水平。儿童文学中很多难解的问题都与儿童的难解有关。任何对儿童文学的简单化、幼稚化的枯燥言说,原因一定可以归结到其理论系统不是发源自丰沛的儿童研究的源头,没有源头活水,怎么能出现儿童文学理论的花园绿洲?
研究儿童,应该意识到有两个儿童存在,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一个是成人的意识形态中的儿童,前者是客观存在,后者是主观意识,前者是个性化的实存,后者是普遍的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