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扶阳概说
第二节 温热扶阳药特点
一、中药的性能
中药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几千年在人体无数次反复应用的丰富经验,对各种疾病的**具有肯定的**。其临床经验之可贵,在于它已超越了一般的动物实验,比动物实验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对人体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中药之所以能防病治病,是由于其具有的性能所致。中药的性能主要有性(四气)、味(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每一**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药性是根据实际**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是对****作用的高度概括。药味是表示**性能的一个标志。
1.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药性是从**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总结出来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2.五味五味是中药所含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气味。由于中药五种气味的不同,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辛味药有发散、行气等作用。如生姜风寒,薄荷发散风热,陈皮、木香行气健胃。甘味有滋补、缓和等作用。如黄芪、大枣等补气滋养,甘草、饴糖能缓解拘急疼痛、调和药性。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如金樱子涩精,五味子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等。涩味药与酸��药相似,故常酸涩并称。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苦味药有泻火、清热、燥湿、通泄等作用。如黄芩、黄连、黄柏清热**,大黄泻火**。咸味药有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如海藻软坚散结,芒硝泻下**。此外还有淡味药,其味不显著,有渗湿、利尿等作用。如猪苓、茯苓利尿消肿等。一般认为,“淡附子甘”,往往甘淡并称。所以习惯上称为五味,而不称为六味或七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