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测量技术与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测量技术与方法

  • 作者:姜晨光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6528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22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内容包括测绘科学的基准系统、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距离测量、方位测量与坐标计算测量误差处理、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对**基础测绘工作和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测绘和工程建设领域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工程勘测工作者、工程施工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工作和学习参考,还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指导教材。
    文章节选
    第1章 测绘科学的其准系统
    1.1 测绘科学概述
    “测绘科学”常常被人们称为“测量”,实际上“测量”只是“测绘科学”的一部分内容,为了顺应人们的习惯,本书中也将“测绘科学”简称为“测量”。
    测绘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是人们*早创造的科学体系之一。测绘科学的发展时刻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步,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一直发展到了今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成为人类各种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依靠和技术手段。
    “逐水而居”是人类诞生以来的一种*朴素、*基本的居住地选择标准,这也就是古老民族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民族发源于恒河流域;埃及民族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民族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迪格里斯河流域),“逐水而居”面临的*大危险就是雨季的山洪暴发,因此,古人从“水往低处流”的自然现象中发明了*早的测绘名词“高差”。公元前27世纪建设的埃及大金字塔,其形状与方向的高度准确性说明当时就已有了放样的工具和方法。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进入了农耕时代,洪水泛滥使人们耕种的土地被淹没,洪水过后部落首领要给每个部落成员重新划定土地范围,因此,就诞生了原始的“测量”,这也是“地籍测绘”的*早雏形(据说在这一事件上古埃及*早)。中华民族*早的测绘记录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在《史记·夏本纪》中叙述有夏禹治理洪水的情景:“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用的测量工具(准是可揆平的水准器;绳是丈量距离的工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则是一种可定平,测长度、高度、深度和画圆、画矩形的通用测量仪器),由此可见,在公元前21世纪我们的先民已经能够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工作了。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转型期,部落战争风起云涌,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人们首先必须派出探子侦察地形,这就诞生了原始的“军事测绘”,探子对地形的描述就是一种“口授的地图”,因此,也就诞生了原始的“地图学”和“地形学”。历史记载,我国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诞生了地图(见《汉书·郊毅志》、《左传》、《山海经图》等典籍)。世界现存*早的纸质地图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公元前2世纪的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是迄今发现的*古老、*翔实的地图。
    ……
    目录
    第1章 测绘科学的基准系统
    1.1 测绘科学概述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地面上点位的表示方法
    1.4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5 普通测量的工作程序与原则
    第2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
    2.2 水准测量仪器与工具
    2.3 水准测量的常规作业过程
    2.4 普通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
    2.5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2.6 自动安平水准仪
    2.7 精密水准仪
    2.8 电子水准仪
    2.9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2.10 水准测量误差及消减方法
    第3章 经纬仪测量
    3.1 经纬仪测角原理
    3.2 经纬仪的构造
    3.3 电子经纬仪
    3.4 经纬仪的安置方法
    3.5 水平角测量方法
    3.6 竖直角测量方法
    3.7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8 经纬仪测角误差分析
    第4章 距离测量
    4.1 距离测量概述
    4.2 钢尺量距
    4.3 视距测量
    4.4 电磁波测距
    第5章 方位测量与坐标计算
    5.1 直线定向
    5.2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计算的基本法则
    5.3 磁方位角测量
    5.4 真方位角测量
    第6章 测量误差处理
    6.1 测量误差概述
    6.2 测量精度的评定标准
    6.3 误差传播定律
    6.4 等精度多次观测的数据处理
    6.5 不等精度多次观测的数据处理
    6.6 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第7章 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7.2 **平面大地控制网
    7.3 **高程控制网
    7.4 工程测量控制网
    7.5 导线测量
    7.6 小三角测量
    7.7 交会测量
    7.8 三、四等水准测量
    7.9 跨河水准测量
    7.10 高程控制网平差简介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8.1 地图类型
    8.2 地形图的基本架构
    8.3 地形图测绘方法
    8.4 地形图的绘制
    8.5 电子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8.6 航空摄影测量成图简介
    第9章 地形图的应用
    9.1 地形图的阅读方法
    9.2 地形图的选择
    9.3 地形图的应用
    9.4 地形图的图斑面积量算
    9.5 利用地形图进行土地整理
    9.6 地形图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9.7 利用地形图进行城市用地地形分析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