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区域科学发展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区域科学发展论

  • 作者:程必定 陈栋生 肖金成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82362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574
  • 定价:¥43.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根据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和未来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些专家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进行回顾与总结。2008年7月13~15日在合肥召开的“十七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区域经济学2008年学术年会”,就展现和交流了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交流的问题,都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大体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30年的实践与理论总结;(2)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群;(3)改革试验区与区域创新;(4)区域合作与产业发展;(5)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6)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7)县域经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8)区域生态、地域文化与区域政策。本书按以上专题将提交研讨会的论文编辑出版,每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对相关问题的*新研究成果,读者如能一阅,可能会有收益。
    文章节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30年
    走向科学发展之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
    陈栋生
    摘要: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按照“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突破,赢得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随即相继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逐步形成了完整���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勾勒了广袤大国走向地区普遍繁荣、共同富裕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两个大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区际良性互动机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人类历史的一瞬间;在中国,1978年以后的30年,却是历史性巨变的大时代。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5倍,将近25万亿元(249530亿元),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位跃居第四位。伴随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布局相应大跨度拓展,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一起,不断优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正朝着区域发展协调性日趋增强的方向前进。回望走过的路径,它不是径情直遂的一条直线,而是从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走着一条曲线形的“捷径”。
    ……
    目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30年
    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30年
    1978—2008影响人口流动的发展政策评价
    改革开放30年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性发展研究
    人民币地区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及其对区域绎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与城市群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途径
    城乡要素流动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道路
    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暨瑞典案例
    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模式与协调发展机制探讨
    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
    基于分形的苏中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研究
    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特征及其效应探讨
    构建安徽“三沿”城市经济圈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后
    改革试验区与区域创新
    泛长三角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
    滨海新区发展战略中津冀港口群发展协调性分析
    ……
    区域合作与产业发展
    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
    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
    县域经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域生态、文化与区域政策
    附录:十七大后中国区域经济研讨会综述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