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貂的营养与饲料
**节 水貂的消化特性
一、水貂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水貂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水貂的犬齿较门齿和臼齿发达,采食时靠舌吞食,不细咀嚼。胃的容积很小,呈横袋状,上口连接食管,称贲门;下口连接十二指肠,称幽门。胃的内层叫胃黏膜,黏膜上有胃腺,可泌胃蛋白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分解。肠道分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大肠(包括结肠、直肠、肛门)。大肠外观无明显界限。小肠内层较厚,有丰富的绒毛黏膜层,大肠外观有发达的纵行皱襞。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中完成,大肠主要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并使之形成粪便。
小肠黏膜上有丰富的腺体,可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及少量淀粉酶。胰腺也可分泌这3种酶,并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同时,肝脏中的胆汁通过胆管也流人十二指肠,胆汁可激活胰脂酶,促进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胰脂肪酶可将食物中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可将糖类分解成简单的葡萄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只有被分解成简单结构的物质才能被小肠中绒毛毛细血管吸收,然后再通过合成才能被身体所利用。食物在貂的胃肠中停留时间很短,约有两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