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概述
**节 起源与发展
棍术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种,它由于招式干练、套路明朗,自古就受到广大习武者的青睐。
一、起源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中,他们从无意识地在地上捡一根树枝、木棍,到有意识地选择制作一根棍来进行自我防御。而且,每逢闲暇或在庆典、祭祀场合,人们聚到一起蹦蹦跳跳,拿着棍子舞弄一番,这在当时虽谈不上是棍术,但已具备棍术的雏形。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先辈对棍的认识不断升华,制棍的方法也不断发展、提高,棍术逐渐形成。“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说明唐代时棍术已在寺庙中传习。宋代,社会中出现了以练习棍术为目的的民间团体。到了明代,拳家林立,棍术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形成许多不同的棍术流派,并有了棍术的图谱记载和论著,其中,**的少林棍、青田棍等流传至今。
二、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曾在战场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棍术慢慢“退役”了,但它并未“退休”,不过在功能方面发生了变化,在健身强体方面派上了好用场,摇身变成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成为一项武术比赛的正式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局把棍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汇总统一了棍术内容和技术规范,编制了棍术比赛的套路,或按照规则将棍法编成自选套路。此外,有一些传统的棍术仍在民间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