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领先法则
及时收手的扩张策略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压力始终是星巴克无法回避的。
早在2006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星巴克公布了一项大跃进式的扩张计划。根据该计划,在未来3~5年内,星巴克打算在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开设约1.5万家分店,年营业收入增幅达到20%,年利润增幅将保持在20%~25%之间。星巴克的*终目标,则是要在全球开设25 000家连锁店,就像在全球有近30 000家分店的麦当劳那样,使星巴克的门店无处不在。
这一疯狂扩张的战略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以至于美国流传着这样的笑话,如果美国某街道的星巴克门店失火,那么该门店的星巴克顾客必须撤离。撤离到哪里?马路对面的另一家星巴克。因为50米之外或马路对面肯定会有另外一家星巴克。这种大跃进式的扩张*终让星巴克尝到了苦头。
2007年,星巴克在美国业绩大幅下滑50%。2008年8月初,星巴克公司发布的2008年��三季度财务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6月29日的13周时间里,该公司净亏损670万美元。这是星巴克上市l以来的**亏损。舒尔茨作为星巴克的创始人不得不重新出马救火,着手关闭一些分店。
舒尔茨认为,由于过度追求扩张速度,店面设计粗糙,服务质量也在下降,而且由于过于密集的布局导致星巴克唾手可得,老牌的小资与中产**会觉得星巴克已蜕化为一个歇脚的地方,心中的品牌价值也就贬值了。这一切都导致了“星巴克体验”的平淡化,从而削弱了星巴克独有的品牌价值,从而导致星巴克的顾客大量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