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
王幼平 王佳音
2007年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既包括了近年来田野考古发掘的报告或简报,但更多的是结合考古发现的区域性的旧石器文化或专题性问题的综合研究论文的发表。在远古人类的体质演化及其生存环境与年代学方面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
一 田野考古的收获
反映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发现,有介绍了2005年秋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担的南宁至昆明高速公路工程经过的百色市右江区六怀山遗址的发掘所获(《人类学学报》1期)。该遗址位于右江右岸的第四级基座阶地,堆积厚约11米,由砖红壤层、网纹红土层与砾石层等构成。石制品在砖红壤层和网纹红土层中都有发现。这种情况与盆地内其他旧石器时代较早的砾石工业的埋藏情况类似。发掘者认为该遗址的时代也可暂定为中更新世的早期。
百色盆地是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地区。近30,年来,在盆地内发现的旧石器地点数以百计,石制品更是数以千计,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面加工工具的发现。然而早期的发现多为调查采集,系统科学发掘工作则相对较少,已经发表的发掘报告亦不多。六怀山遗址发掘简报的发表为了解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内增加了新材料。透过这个遗址的发现可以看到,当时的人类在这里活动的时间较长,虽然留下的石制品数量并不多,但其文化特点仍很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