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QQ咨询:
有路璐璐:

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88096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69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民委**��研项目。
    文章节选
    天峨县白定乡壮族政治及生活习俗的调查
    经济部分
    (一)农业
    1.生产力
    (1)农具
    白定乡壮族人民所使用的农具,因水田和畲地而有少许差别。
    耕种水、旱稻田所使用的农具有下面几种:
    犁——其式样与其他地方壮人使用的大致相同,但犁嘴和犁铧是连在一起的。当作翻土用的犁铧部分很短,使用时翻土的效用不很高。犁木都是本地人自制;犁嘴则由走村串户的贵州铸犁工匠到村来,利用破烂锅头或旧犁的废铁熔铸而成,也有一些人到贵州的场上(即集市)去购买回来使用。
    耙——专用于耙田。有7齿或6齿两种,长约2.8市尺左右,全是木质,由本地人制造供应。
    钉耙——专用于补田塍。有4齿,全是铁质,加一木柄便可使用。
    锄——专用于铲田塍。口宽约2.5市寸。长约1.2市尺。
    镰刀——主要是割禾时使用,割野草时亦要使用它。
    禾剪——专用于剪禾蔸。
    钉耙、锄和镰刀都是贵州的工匠代为打制,或到贵州的场上去买回来使用。
    打谷桶——专用于打谷。底狭、上宽,全用木板制成,本地工匠可自己制造。
    种畲地使用的工具,有下面几种:
    锄——用于锄生荒、熟荒和除草,也用于铲田塍,是耕田、种地均使用的一种工具。
    柴刀——斩除坡地上和畲地中的树木、柴火,都需使用它。
    小锄——呈三角形,亦需加一短小木柄才能使用,专用于除小米地中的野草。
    柴刀和小锄也是由贵州工匠打制供应的。在邻近贵州地方的布依族人民还有一种大致呈三角形的、用于除包谷地中杂草的锄,因为这里田多于畲,包谷种植很少,所以没有仿用。
    据当地几个老人说,上述这些工具使用已久,从样式上来说历来无改变,从种类上来说亦无增减。
    (2)劳动力的组合和家庭分工
    这里也同其他地区的壮族人民一样,在劳动中互相帮助是他们传统的美德。每年旧历二三月,各家都互相帮助挑粪下田;五月插秧的季节到来了,便请亲戚来帮忙,同村中自己已经插完田地或者尚无田可插者都去帮别家的忙。同村有人建造新屋,木匠将木架搭好后,各家便主动去帮主人盖茅草、编竹壁。因人多力量大,一问普通的房屋只需**的时间便盖上茅草和编好安好竹壁。同村中有老人逝世,村中的青年妇女便来帮主人家挑水,每一个青年男子都将一担柴送给主人家使用。若是嫁娶也都互相帮忙。这些互相帮助是属于一种“打背工”的性质,使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对当地人民的生产和较重大的日常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们虽有还工的习惯,但在还工时不一定按照对方帮工的日数去还工,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双方都不计较。
    在解放前,男女问如此分工的:田间的犁田、耙田、铲田塍、补田塍、挑粪和薅田等工作均由男性青年负担;扯秧和插秧则由女青壮年专门负责;畲地的耨草工作也是妇女的责任;剪禾和割禾则由两者一齐干。老年人和未成年的小孩多做放牧牲畜的工作。解放后,两性间的田问分工发生了大的变化,男性方面除了尚未学会扯秧和插秧技术外,其他的一切工作都参加了;女性除了尚未学会犁耙技术外,其余的工作也都参加了。
    家务方面也存在着男女的分工。纺织、缝制衣服、做布鞋、挑水和带小孩都由女性负担,其他工作不管是男是女,只要有空闲时间便去做。这种家庭分工会使生产技术易于熟练,对生产不仅无害而且还是有利的,但在长期分工劳作之后,男性方面受到了坏的思想意识地影响,因而反影响了家庭工作。如有些人认为挑水是妇女的天职,只有妇女才应当去挑水,男人是不肯干此工作的,因此有时家里没有水烧饭煮菜,男性仍袖手旁观,要等到妇女从外面归来后才去挑水,做饭煮菜,结果不是影响了工作,便是影响了休息。解放后,有些男人也挑水了,但有许多工作是属于技术性的,他们没有去学,也不会做,因此尚未参加。
    (3)肥料的堆积和使用
    解放前,这里人民使用的肥料种类极为简单,既不用牛骨粉、桐麸、花生麸、麻麸,也不用人粪,甚至连猪粪都不使用。除在撒秧的秧田中放牛粪和施绿肥外,其他的田全都使用牛粪。每年于春耕前的二三月便将牛粪挑到田中,每挑田(收一担谷子)施肥量多的达两担或两担以上,一般是一挑田施一担肥料,也有一挑田没有施足一担肥的。缺牛的人家也有全不施肥的。禾秧种下后,如果秧苗不好,便多薅一两次,以增加田中的肥效,极少有在田中继续加肥料的习惯,即使加肥亦多不再用牛粪,而改用绿肥。在畲地中,不管种植任何作物,全不施肥。即使是开生荒时铲除的草皮灰就在地中,稍微费一些劳力就可使用,但仍不去利用它,任其留放在那里,让风吹雨打而失散。虽然在稻田中使用的肥料种类简单,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又少,但这里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土质也较为肥沃,特别是畲地,即使不施肥也可使用三四年,种上的庄稼也长得不错。因此,他们对肥料的使用和堆积是不够重视的,堆肥的方法也较为简单。并且不懂沤肥,也不会为提高肥效而待其发酵后方才使用。以全乡较富也较大的归里屯来说,全屯今有48户人家,但直到现在,即合作化后的第二个年头,还无法找到一间专门堆肥的“灰房”来。牛栏中牛粪满了便将它挑出,放到牛栏外面来堆积,用草盖着,便不再去理会它了,等到使用时,便挑到田中去,这样就算是积肥。有的人家因牛栏过小,栏中牛粪溢出外面来,或随着牛的出入,牛粪亦常从栏中掉到外面,也不去处理它。牛和猪在村边巷中拉屎,满地皆是,也无人去收拣,就是缺牛少粪的人家也很少去拣粪积肥。1956年,合作化高潮的风吹到了这里,曾经一度掀起了积肥高潮,村头巷尾的猪粪、牛粪拣得干干净净。但到了1957年,又恢复了常态,在村边巷口,随地皆碰到零星失散的牛粪、猪粪和马粪。甚至有一条村边路,村中妇女早晚挑水必须由此经过,男女老幼、农夫农妇去田间干活时亦须由此路经过,而此路边有一段长约2米左右的地方完全蓄满了深达五六市寸的牛粪,而无人拣取,任其被风吹雨打日晒,随着雨水流人大河而失散,甚为可惜。
    (4)对水利的利用
    白定乡人民对水利有两方面的利用:一作水碾,一作稻田的灌溉。前者是较富有的地富家庭才能经营,全乡仅有4个,收益都归个人所有。后者是凡有田地可以灌溉的均可受益。这里的水利灌溉习惯于这样的经营和管理:每年于春节前,便由管理的人召集各户一起去修理堰坝和水沟。以后碰到雨水冲崩时,如所需的人工不多,少数人去参加工作便可修理好的,便由少数的田较多的人户去修理;如果冲塌面较大,少数人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的,为了迅速抢修,免受干旱,便由堰坝的专门管理人召集各户一起去工作。此外,每一个堰坝还雇用屯中一人做堰坝的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如补漏、补崩等。全屯各户均按照灌溉田面的大小平均分摊,筹足16挑(大秤600斤,折市秤900斤)谷子给他,作为一年的劳动报酬。
    (5)稻谷和其他各种作物的耕种情况
    白定乡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米、包谷、高粱、红薯和芋头,经济作物有艾粉、甘蔗、棉花、绿豆、黄豆、饭豆和芝麻等。现将各种作物的耕作方法简述于后:
    稻谷:每年于春耕前,便挑肥到田中,并于二、三、四月份便开始分别播撒各种自然条件不同的田地的秧种。2月撒的秧,因天气尚寒冷,需经1个月的时间才能插;3月和4月播种的秧,因天气已暖和,易于成长,仅需25天左右的时间便可插了。犁、耙、插等工作都集中到4月下旬至5月初这一段时间来做,5月份内便将所有的稻田全部插好,到八、九、十月便收成。这里的人民对稻谷生产经营的工序是较简单些。他们于前一年收成之后,便让稻田丢荒在那里而不去理睬它,到了4月下旬或5月初,即耕作的季节到来了,才将田犁起,经过五六天或十天八天后,又将它犁第二道,便注水人田进行**道耙的工序:耙后又将它犁起,第二天或第三天又将它耙平,便开始插秧了。插下后,经过两道的薅田工序便等待收割。无怪乎有些老人说:“我们的稻田耕作工作只需2个月的时间就做完了。”从表面看起来,经过三犁两耙然后才种植,工作似乎做得还细致,但因几次犁耙都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做完,原来繁殖于稻田中的野草,虽经犁耙翻倒下去,但来不及腐化,特别是一些野生杂草的种子还未完全丧失生机,这样将会增加以后除草工作的麻烦,也会使收成量受到影响。但因这里田地土质较肥沃,所以一般单位面积的收成量并不太低,据说一洼田(等于一亩)好的可收9挑多(折市秤约800多斤),普通的可收到8挑(折市秤700多斤)。又由于工序不太繁多,所以一个普通的劳动力于20~30个劳动日便可完成了一洼田从挑粪到收割的全部工作。
    ……
    目录
    天峨县白定乡壮族政治及生活习俗的调查
    一、经济部分
    二、政治部分
    三、生活习俗
    四、文教
    隆林各族自治县委乐乡壮族生活习俗情况的调查
    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生活习俗
    四、宗教信仰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经济部分
    二、政治部分
    三、生活习俗
    四、文教卫生和其他
    南丹县拉易乡壮族农业及副业生产状况的调查
    一、概况
    二、农业
    三、副业生产
    四、手工业
    五、商业
    南丹县月里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概况
    二、农业
    三、商业
    环江县龙水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
    一、地理环境
    二、民族
    三、经济状况
    四、政治与法律
    五、生活习俗
    后记
    修订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