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九批判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九批判书

  • 作者:章启群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4212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219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文人笔挞文人、知识分子拷问知识分子的书,是对近些年来整个中国知识界种种怪诞情状的回应。学术娱乐化、文人市井化、思想侏儒化、教育数量化……这一切,如同惊雷不断撼动着深寂的书斋。
    作者对目前中国的思想、教育和学术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指出“斯文”作为文人特有人格的当代丧失。君子作为文人的理想人格,是“文”和“质”的统一,因为文,所以能琴棋书画,“风乎舞雩,咏而归”;因为质,所以能如孔融面诋魏武,梁漱溟“考验”**。
    而斯文的堕落又和教育的弊端纠结在一起,产生复杂的互动,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改革的困难。
    作者身处学林之中,临几振衣, “揭出了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既是省人,也是自省。
    文章节选
    一 我们的人文精神为何悄然离去?
    ——论知识分子与文化“书面文本”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在每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有一个“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可以推想,“何为知识分子?”大概也是读书人群体无意识中的秘密和情结。
    古代中国的圣贤对知识分子的界定和要求是很高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泰伯》)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甚至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士”,还是“君子”,再进一步就是“贤人”、“圣人”,即张载所要求那样的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集·近思录拾遗》)这与其说是界定了“知识分子”,不如说是界定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理想。当然,在中国,有很多知识分子是以此��为安身立命的准则和目标。所以,中国历史上救国救民、可歌可泣的忠臣烈士、英雄好汉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决不能说,不是忠臣烈士的读书人,甚至是像秦桧、周作人这样对民族有罪的人就不是知识分子。这说明,从一种政治理想或者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界定知识分子,是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
    ……
    目录
    序 优雅距离我们有多远?
    甲思想批判
    一 我们的人文精神为何悄然离去?
    ——论知识分子与文化“书面文本”
    二 学术性为何成为问题?
    ——从中国美学说起
    三 诗人自杀究竟有什么意义?
    ——评刘小枫先生的一个观点兼谈海子自杀
    事件
    附录一 从对传统文本的误读透视顾城事件
    附录二 中国美学:众里寻他千百度
    乙 教育批判
    四 当前中国教育的潜在破坏性分析及其对策
    五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从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念谈起
    六 教育杀人,罪犯买单
    ——追问傅成励血案的深层问题
    附录一 大学如何才是大学?
    附录二 北大的改革也需要大手笔
    附录三 中学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如何保证?
    丙 学术批判
    七 “实践美学”为什么走向终结?
    八 如何探讨中国艺术精神?
    ——质疑徐复观对于《庄子》“道”的理解
    九 “政治天文学”之说能否成立?
    ——与江晓原先生商榷兼谈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
    附录一 关于《庄子》的通信
    附录二 武则天与历史理·陛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